剛剛好的完美主義

2024/03/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朋友詢問「接案執行時會不會有完美主義的發生,還是說都以業主為主,不會有完美主義,如何克服?」

我試著拆解上述原始提問,這題牽涉到兩個議題,與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 Q1:如何看待完美主義可能的影響?
  • Q2:接案時該聽業主的要求,還是自己的專業?


raw-image


如何跳脫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源自於我們想把事情做好,對於作品、專案或產出有所期待,實際上「量化」指標容易衡量,「質化」指標較難界定,到底什麼是剛剛好?


以日更創作為例,我很喜歡席間夥伴們提出幾個概念: 「真心就好,持續最重要」、「先求有再求好」、「日更切半執行,比方說一開始不求30篇,先做到一半,15篇,甚至7.5篇」,目標在於培養創作的習慣,慢慢鍛鍊輸出的肌肉,公開發表取得市場回饋,持續迭代優化加速前進。


「市場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有時候我們想像中的完美,不見得是市場要的,唯有經過測試,持續優化作品,才能稱得上「穩健走在市場上,而非在空中幻想」。


「變動」是專案唯一不變的事


無論你是受僱或自僱者,專業工作者該如何做商業決策?

我認為的「基本功」包含了解客戶需求及期待,建立「價值判斷優先序」,以你的專業為客戶分析不同決策可能的機會及風險。

以專案前、中、後期階段為例:

首先建立基本心態,「變動」是專案唯一不會變的事情,我們可以做的事,儘可能降低不確定性,提高確定性。


1.執行前:發揮調查員情報蒐集技能

透過需求訪談、定義範疇、目標期望等, 詢問客戶「他想像的樣子是什麼?」陪伴並引導客戶釐清他真正的需求、挖掘他沒有說出來的內在動機。


2. 執行中:提高確定性,降低不確定性

即便有前期研究及需求訪談,實務上可能遇到需求異動狀況,那是因為客戶有時不確定真正想要的東西,常見於最新趨勢應用、實驗性質強的專案等,就算能清晰描述,中間可能因應時局、發展現況而做滾動式調整。


【愛蜜莉觀點】2原則:批次交付、回歸專業

💡原則1💡

專案執行過程建議分階段性供素材、作品或初步方案,持續對焦再次確認需求,用專業為客戶分析每個選擇可能帶來的影響,建議紀錄他當下決策或決議留存,確保雙方認知一致,避免不必要的溝通落差。

💡原則2💡

出資的甲方意見可以納入評估參考,同時乙方務必善盡職責,提供專業建議諮詢,若一味依照客戶需求來執行,不見對專案成果有利,如一開始說的,客戶有可能不確定他真正想要的需求,可能會出現潛在風險,例如需求異動偏移原先範疇、重工、回到上一版本等。


3.執行後:滿意度問卷回饋校準下次航向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無差別期望」的概念,每個專案結束後,建議進行客戶滿意度問卷調查,蒐集回饋意見及優化方向,也可以藉此了解哪些是無差別項目,白話文就是你多做了,客戶沒有特別感覺,因為你原本提供服務,早已滿足甚至超乎他的期待。

對於提升滿意度及品質分數影響微乎其微,下次執行評估是否繼續投入資源(如金錢、心力、時間等)。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