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與呼吸的探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關於呼吸,可以說的實在太多了,基本上要活著需要呼吸。而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這個月的主題是後彎,我們可以站著後彎、高跪姿後彎(駱駝式)、趴著後彎(蝗蟲式)、躺著後彎(橋式及輪式)。而這些後彎有一個呼吸上的共通點,就是因為前側充份的伸展,後側肌群用力地收縮,呼吸的時候只剩下側邊可以擴張。所以老師先預備了一系統的動作,打開側肋,幫助能在呼吸之中進入動作。


呼吸的可能性打開之後,就是整條脊椎的暖身,可以利用貓牛式,由骨盆核心啟動整條脊椎運動,此時要注意肩胛中間的位置必須飽滿,不可讓整個胸腔往地面掉落,肚子也不可垂下來。整個核心穩定,肌肉才有適當的張力能夠協調運動。而後由四足跪姿,膝蓋離地,進入下犬式,像貓咪一樣地伸懶腰,讓脊椎變成一個溜滑梯。


脊椎前後的熱身完成,即進入胸椎旋轉打開的動作。這個動作也能幫助胸肋活動度增加。


今天最後的動作,是以磚靠牆作為支撐,嘗試完成半輪的動作。還記得去年這個動作引起我好大的恐懼,今天我發現自己更有力量了,雖然還不能撐起完成式的半輪,但已經可以撐到頭頂地,向後看了。


另外,我也發現自己下課後,回想課堂上的動作,幾乎可以記起八至九成的動作。這些都是我以前辦不到的。


醫師誓詞裡說道:「身為醫業一員:. 我鄭重地保證將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 病人的健康與福祉將為我的首要顧念。」

我想我是很認真的看待這幾句話,直到有一天,我發現自並不懂得何謂健康?也不懂得何謂服務?然後我離開了,過程中有苦有樂,也有很多的茫然。但是冥冥之中,一切仍照著我的曾經立下的誓言在走。

為了更了解身體的健康,我學習瑜伽 ;為了更了解心靈的健康,我學習心理學和佛法。

感謝自己的認真,在醫學院和醫院累積了人生經驗,在學習能量心理學的時候打開宇宙的視野,在聖嚴書院佛學班建立佛學的架構,在接觸瑜伽的時候認識了自己身體的侷限和可能性,也體會到關於各種平衡的智慧。

這些文字和實踐,就拿來獻給此生的自己,謝謝自己一直認真勇敢而誠實的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默的沙龍
18會員
36內容數
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8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是一門藝術。」-佛洛姆 正好在閱讀《愛的藝術》的這段時間裡,看了文溫德斯和役所廣司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重新去認識愛也重新認識禪。
Thumbnail
2024/04/08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是一門藝術。」-佛洛姆 正好在閱讀《愛的藝術》的這段時間裡,看了文溫德斯和役所廣司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重新去認識愛也重新認識禪。
Thumbnail
2024/04/02
今天上完第110堂瑜伽課,我回顧自身的歷程和經驗,整理出三個調整身體的重要元素:覺察、呼吸和方法。內容包含我對這三個元素的理解,希望我的覺察和分享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
Thumbnail
2024/04/02
今天上完第110堂瑜伽課,我回顧自身的歷程和經驗,整理出三個調整身體的重要元素:覺察、呼吸和方法。內容包含我對這三個元素的理解,希望我的覺察和分享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
Thumbnail
2024/04/01
法鼓山推廣大事關懷的理念,將聖嚴師父相關開示內容分為四類39部。 我邀請正在陪伴家人經歷癌末的朋友,一同共修,我也將自己的體悟和心得書寫下來。
Thumbnail
2024/04/01
法鼓山推廣大事關懷的理念,將聖嚴師父相關開示內容分為四類39部。 我邀請正在陪伴家人經歷癌末的朋友,一同共修,我也將自己的體悟和心得書寫下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瑜伽作為一種身心靈療癒的活動,強調透過不斷的自我練習來達到全人健康。作者分享了在忙碌生活中如何藉由瑜伽來調節情緒和身體狀態,並推薦了一本名為《瑜伽療心室》的書籍,指出書中的方法能幫助讀者認識自我、設定界限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瑜伽作為一種身心靈療癒的活動,強調透過不斷的自我練習來達到全人健康。作者分享了在忙碌生活中如何藉由瑜伽來調節情緒和身體狀態,並推薦了一本名為《瑜伽療心室》的書籍,指出書中的方法能幫助讀者認識自我、設定界限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每秒每刻我們都會很自然地呼吸,但呼吸也有大不同? 經常聽到別人說腹式呼吸法,到底是什麽來的呢? 今天來探討腹式呼吸法。
Thumbnail
每秒每刻我們都會很自然地呼吸,但呼吸也有大不同? 經常聽到別人說腹式呼吸法,到底是什麽來的呢? 今天來探討腹式呼吸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醫師在忙碌的一天後,如何透過瑜伽來平衡身心能量。 文章提到了醫師用瑜伽來幫助身體的恢復,並分享了在瑜伽課程中遇到老師帶領的練習也是自己需要的部分。通過練習瑜伽來引入經絡呼吸的調整,以及能量引導最需要的治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醫師在忙碌的一天後,如何透過瑜伽來平衡身心能量。 文章提到了醫師用瑜伽來幫助身體的恢復,並分享了在瑜伽課程中遇到老師帶領的練習也是自己需要的部分。通過練習瑜伽來引入經絡呼吸的調整,以及能量引導最需要的治療。
Thumbnail
透過呼吸運動進行自我療癒,讓身體與內心同步,相互調適。對自己好一點,走在自己的選擇裡,透過放鬆的體驗,練習持續著生活,讓放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呼吸。
Thumbnail
透過呼吸運動進行自我療癒,讓身體與內心同步,相互調適。對自己好一點,走在自己的選擇裡,透過放鬆的體驗,練習持續著生活,讓放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呼吸。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一個動作,未必只有做到、做不到,兩種結果。膝蓋微彎15度後,身體就能壓摺得更深。下一次或許是只需微彎13度。一點調整、一點伸展,側點身、手掌腳掌位置、身體翻開的幅度,一點點的微幅挪動,都開拓了身體的新可能,無須以標準答案比對,也不必否認當下的自己,接受未知、接受變動,每一刻都是新的練習。
Thumbnail
一個動作,未必只有做到、做不到,兩種結果。膝蓋微彎15度後,身體就能壓摺得更深。下一次或許是只需微彎13度。一點調整、一點伸展,側點身、手掌腳掌位置、身體翻開的幅度,一點點的微幅挪動,都開拓了身體的新可能,無須以標準答案比對,也不必否認當下的自己,接受未知、接受變動,每一刻都是新的練習。
Thumbnail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Thumbnail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Thumbnail
從貓式基本動作、單舉、行走、貓牛式 你獲得的效果是 #潛沉靜心 頭頸一直線的覺知 背部肌肉 全身筋膜 健康不見得要多努力去追求 而是能一天天地 在看似微小卻真正有益的事上踏實地做,那就對了 瑜伽可動亦可靜。相對於操練式瑜伽,「出乎於心」的瑜伽則可活絡身心,亦即:身體上可暢通氣血,情緒
Thumbnail
從貓式基本動作、單舉、行走、貓牛式 你獲得的效果是 #潛沉靜心 頭頸一直線的覺知 背部肌肉 全身筋膜 健康不見得要多努力去追求 而是能一天天地 在看似微小卻真正有益的事上踏實地做,那就對了 瑜伽可動亦可靜。相對於操練式瑜伽,「出乎於心」的瑜伽則可活絡身心,亦即:身體上可暢通氣血,情緒
Thumbnail
一提到瑜珈的體位法練習,多數人聯想到的可能是提升靈活度、肌肉力量……等身體方面的素質,不過體位法的效用並不僅於此。在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的應用中,我們時常把體位法練習作為建立「內在資源」(Inner Resources) 的一種方式,以及提升心理認知層面的「自我效能」。
Thumbnail
一提到瑜珈的體位法練習,多數人聯想到的可能是提升靈活度、肌肉力量……等身體方面的素質,不過體位法的效用並不僅於此。在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的應用中,我們時常把體位法練習作為建立「內在資源」(Inner Resources) 的一種方式,以及提升心理認知層面的「自我效能」。
Thumbnail
呼吸時,你會想要控制吸吐氣的節奏嗎?當關注自己的呼吸時,有什麼樣的身體感覺呢?
Thumbnail
呼吸時,你會想要控制吸吐氣的節奏嗎?當關注自己的呼吸時,有什麼樣的身體感覺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