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筆記] 柔軟和延展,看見非二元的世界真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常是帶著二元的眼界,非黑即白、非錯即對。分類法和二元對立的邏輯,確實可能快速建立我們對世事的基礎認知,但這樣的便宜行事,也容易忽略了世界萬物其實更多是處在光譜般未能明確定義、且隨時可能變動著的狀態。例如人的膚色及任何色彩,例如身高體重,例如任何物品的耐用度,等等。

raw-image


瑜珈再次讓我,透過自己的軀體,具體而微地體悟這個道理。

一個動作,未必只有做到、做不到,兩種結果。膝蓋微彎15度後,身體就能壓摺得更深。下一次或許是只需微彎13度。一點調整、一點伸展,側點身、手掌腳掌位置、身體翻開的幅度,一點點的微幅挪動,都開拓了身體的新可能,無須以標準答案比對,也不必否認當下的自己,接受未知、接受變動,每一刻都是新的練習。

raw-image


瑜珈課帶來的柔軟,不只在於物質上的筋骨,更多的是心靈上的釋放。對世界、對自己,隨著每一次的練習,似乎,都可以更柔軟一些看待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渡狼/DL
103會員
260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渡狼/DL的其他內容
2024/09/05
小琉球正熱鬧進行三年一度的迎王祭典,也是俗稱的王船祭、燒王船活動。身為在地子女,雖然不算是土生土長,倒也是「根」一樣的存在。因為今天(9/5)主要走我們宗族這段,所以早早就請了幾天假,從台北暫時脫離庸碌的都市生活,投身民俗文化以及鄉里鄉親活動氛圍,也算是每三年就提醒自己暫停一下、沈澱一下的小小抽離。
Thumbnail
2024/09/05
小琉球正熱鬧進行三年一度的迎王祭典,也是俗稱的王船祭、燒王船活動。身為在地子女,雖然不算是土生土長,倒也是「根」一樣的存在。因為今天(9/5)主要走我們宗族這段,所以早早就請了幾天假,從台北暫時脫離庸碌的都市生活,投身民俗文化以及鄉里鄉親活動氛圍,也算是每三年就提醒自己暫停一下、沈澱一下的小小抽離。
Thumbnail
2024/08/05
對積攢了一整天壓力的我們,求的大抵不是什麼心靈澄清的澈悟,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段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徹底地放鬆、徹底地聽聽身體的需求。暫時放下人際的紛擾和工作的壓力,許自己,半小時也好、15分鐘也沒問題,總之是一段純粹的自我時光,Me Time。
Thumbnail
2024/08/05
對積攢了一整天壓力的我們,求的大抵不是什麼心靈澄清的澈悟,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段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徹底地放鬆、徹底地聽聽身體的需求。暫時放下人際的紛擾和工作的壓力,許自己,半小時也好、15分鐘也沒問題,總之是一段純粹的自我時光,Me Time。
Thumbnail
2024/07/24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不會是「不知道要去哪所以去一下」的地方,但經驗體感上,30元的成人票價、不限時、交通方便,鄰近的圓山和民權西路也有不少餐廳,天氣沒有太熱還能逛逛花博公園(也常常有週末戶外擺攤可以逛),幾次安排體驗都非常好!
Thumbnail
2024/07/24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不會是「不知道要去哪所以去一下」的地方,但經驗體感上,30元的成人票價、不限時、交通方便,鄰近的圓山和民權西路也有不少餐廳,天氣沒有太熱還能逛逛花博公園(也常常有週末戶外擺攤可以逛),幾次安排體驗都非常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且充滿挑戰的現代生活中,追求身心靈的平衡成為了許多人的共同心願。而瑜珈輪(Yoga Wheel)作為一種相對新穎但卻極具效益的瑜珈工具,正在迅速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練習者探索更深層次瑜珈境界的良伴。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且充滿挑戰的現代生活中,追求身心靈的平衡成為了許多人的共同心願。而瑜珈輪(Yoga Wheel)作為一種相對新穎但卻極具效益的瑜珈工具,正在迅速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練習者探索更深層次瑜珈境界的良伴。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一個動作,未必只有做到、做不到,兩種結果。膝蓋微彎15度後,身體就能壓摺得更深。下一次或許是只需微彎13度。一點調整、一點伸展,側點身、手掌腳掌位置、身體翻開的幅度,一點點的微幅挪動,都開拓了身體的新可能,無須以標準答案比對,也不必否認當下的自己,接受未知、接受變動,每一刻都是新的練習。
Thumbnail
一個動作,未必只有做到、做不到,兩種結果。膝蓋微彎15度後,身體就能壓摺得更深。下一次或許是只需微彎13度。一點調整、一點伸展,側點身、手掌腳掌位置、身體翻開的幅度,一點點的微幅挪動,都開拓了身體的新可能,無須以標準答案比對,也不必否認當下的自己,接受未知、接受變動,每一刻都是新的練習。
Thumbnail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Thumbnail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Thumbnail
在觸康健二階課程,學員們探索更多調和技巧的世界,除了基礎的見招拆招外,還有「五行一點調和」、「經絡輪一點調和」等新概念的加入。同時,在緩和技巧方面,學員們學習到了「行經解新痛」、「肌梭細胞」、「腱感受器」、「穴位觸點」、「腦脊髓液促流法」等實用技巧,這些技巧為調和提供了更多選擇。
Thumbnail
在觸康健二階課程,學員們探索更多調和技巧的世界,除了基礎的見招拆招外,還有「五行一點調和」、「經絡輪一點調和」等新概念的加入。同時,在緩和技巧方面,學員們學習到了「行經解新痛」、「肌梭細胞」、「腱感受器」、「穴位觸點」、「腦脊髓液促流法」等實用技巧,這些技巧為調和提供了更多選擇。
Thumbnail
國中時期,在一次非常意外的情況下,我發現我的五根腳指頭是緊縮彎曲的,尤其是右腳特別嚴重——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這意味著甚麼? 在接下來的許多年,我陸陸續續發現我的某些身體姿勢,似乎有一些不太自然的地方,包括: 1.  坐在椅子上,我兩邊的肩膀會上拱、內縮,整
Thumbnail
國中時期,在一次非常意外的情況下,我發現我的五根腳指頭是緊縮彎曲的,尤其是右腳特別嚴重——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這意味著甚麼? 在接下來的許多年,我陸陸續續發現我的某些身體姿勢,似乎有一些不太自然的地方,包括: 1.  坐在椅子上,我兩邊的肩膀會上拱、內縮,整
Thumbnail
一提到瑜珈的體位法練習,多數人聯想到的可能是提升靈活度、肌肉力量……等身體方面的素質,不過體位法的效用並不僅於此。在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的應用中,我們時常把體位法練習作為建立「內在資源」(Inner Resources) 的一種方式,以及提升心理認知層面的「自我效能」。
Thumbnail
一提到瑜珈的體位法練習,多數人聯想到的可能是提升靈活度、肌肉力量……等身體方面的素質,不過體位法的效用並不僅於此。在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的應用中,我們時常把體位法練習作為建立「內在資源」(Inner Resources) 的一種方式,以及提升心理認知層面的「自我效能」。
Thumbnail
瑜伽的練習目的是達到身心的調和與平衡,而手倒立作為一種瑜伽體位法,重要的是作為實現合一的手段之一。練習手倒立或其他任何體位法,重要的是通過練習達到身心的和諧與平衡。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體式,都應該是通往自我認識和內心平靜的途徑。
Thumbnail
瑜伽的練習目的是達到身心的調和與平衡,而手倒立作為一種瑜伽體位法,重要的是作為實現合一的手段之一。練習手倒立或其他任何體位法,重要的是通過練習達到身心的和諧與平衡。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體式,都應該是通往自我認識和內心平靜的途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