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寫推薦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班上一個孩子的媽媽想讓孩子國中時去念數理資優班,需要老師寫推薦函。

我對於推薦函的認知是教授或是德高望重的學者專家撰寫的,如今,我有這個身份及能力,也可以替我的孩子寫推薦函了。我自己求學的過程中沒有推薦函的需求,但我知道申請入學或特殊招生時,推薦函有可能占一定的參考價值,所以我不會想敷衍馬虎。

據我觀察,這孩子對於數學跟自然科還算有些拿手,數學的平面與立體圖形在他腦袋運轉的速度頗快,而且從題目敘述轉換為數學算式運思的能力不錯,思考速度很快。就算遇到不會列式的題型,也能用圖解的方式幫助思考,表達腦中想法,對我來說,這樣也對啊,我也會給分。他對於自然科的生物與科學很有興趣,也很喜歡做實驗,常常拿相關系列的書籍閱讀。前一陣子我買知名動漫《工作細胞》的繪本時,也是想到「啊!xx會喜歡看!」。

之前跟同事聊天時,我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這些孩子真的特別優秀嗎?我覺得我填這些表格如果都勾選量尺高的,我根本在說謊。我覺得有的孩子在這些領域真的沒有特別突出,家長請我寫推薦函,我還是會照我的觀察來勾選指標,並不會因為想討好家長或想讓他有機會以這些管道入選而不據實勾選。更何況每個人對於優秀的標準都不同,質性描述很難客觀呈現到底程度是如何,說不定我覺得還好,但家長認定他的孩子就是好棒棒。而量化的數據也因為各師各班各校標準不同而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化測驗依據。不過,就這段時間跨進教育界以來的經驗,其實多數反而都是我的評分慣性而導致分數會略高一些,我相較來說分數會給比較甜。

我填好拿給孩子時,認真的跟他說:

「老師填的這些內容,是我所觀察出來的,這些選項都是代表你真的做到這樣的程度。」

我指著我勾選的評分量尺,示意他在我心中是很不錯的。孩子在一旁專心的聽著。

:「老師跟你說,有可能你以後上了國中會發現學的這些不是你喜歡的了,覺得不有趣了,但都沒關係。因為老師教會了你閱讀,培養了你的閱讀習慣,那就去大量閱讀吧,去看看相關的書籍,去看你喜歡的,有興趣的,這也是學習啊,學習不是只有課本啊。」

:「嗯。」他點點頭。

:「老師寫出這些可是絞盡腦汁,把我以前學過的都盡量挖出來了呢,你真的有像老師寫的這麼棒嗎?」

:「嘻嘻,有啊,我超棒!」那孩子瞇著眼笑,如此說著。

:「嗯,老師也覺得,你真的好棒。」我十分肯定的回道。

我覺得他剛說的那句話,沒有任何一點浮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媗日-avatar-img
2024/03/30
記得當年考數資時,也有推薦函☺️
唯哞老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31
媗日 原來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啊😆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3/30
🤗
avatar-img
唯哞小學
42會員
95內容數
唯哞老師創辦的學校
唯哞小學的其他內容
2024/08/28
明天是返校日,又是一批新的學生到我這裡,當導師就是如此,兩年一輪,來來又去去。 雖然上一屆已經畢業了,但總會不時想起他們,想到時,嘴角都無意識的上揚,一個人傻笑著。 我想,是你們還沒離開吧 一、 前幾天跟同事在聊工作上的事項,我問他重新粉刷黑板是要先上網填報修嗎?結果手機注音選字,把「是要」二
Thumbnail
2024/08/28
明天是返校日,又是一批新的學生到我這裡,當導師就是如此,兩年一輪,來來又去去。 雖然上一屆已經畢業了,但總會不時想起他們,想到時,嘴角都無意識的上揚,一個人傻笑著。 我想,是你們還沒離開吧 一、 前幾天跟同事在聊工作上的事項,我問他重新粉刷黑板是要先上網填報修嗎?結果手機注音選字,把「是要」二
Thumbnail
2024/07/31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2024/07/31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2024/07/21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2024/07/21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因為我曾見過友校某生的「升學備審資料」, 資料中有好多她在學三年期間,每場上台報告後,收到的『同學回饋單』! 那讓我驚豔不已: 老師的評價 vs 同學的評價,如果你是教授,你較信誰說的?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在每次報告後,收到『同學回饋單』,就像在方格裡的格友留言那樣!
Thumbnail
因為我曾見過友校某生的「升學備審資料」, 資料中有好多她在學三年期間,每場上台報告後,收到的『同學回饋單』! 那讓我驚豔不已: 老師的評價 vs 同學的評價,如果你是教授,你較信誰說的?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在每次報告後,收到『同學回饋單』,就像在方格裡的格友留言那樣!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學校家長日,是童年很刺激的片段,一個平庸的小學生的小小故事。
Thumbnail
學校家長日,是童年很刺激的片段,一個平庸的小學生的小小故事。
Thumbnail
這次,我們邀請到一位家長來分享她最近遇到的難題: 就讀小三的兒子,從學校帶回一個堪稱命題作文的日記題目, 但似乎沒有提供足夠的引導,讓小孩與家長都超級崩潰! 到底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這次,我們邀請到一位家長來分享她最近遇到的難題: 就讀小三的兒子,從學校帶回一個堪稱命題作文的日記題目, 但似乎沒有提供足夠的引導,讓小孩與家長都超級崩潰! 到底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班上一個孩子的媽媽想讓孩子國中時去念數理資優班,需要老師寫推薦函。 我對於推薦函的認知是教授或是德高望重的學者專家撰寫的,如今,我有這個身份及能力,也可以替我的孩子寫推薦函了。我自己求學的過程中沒有推薦函的需求,但我知道申請入學或特殊招生時,推薦函有可能占一定的參考價值,所以我不會想敷衍馬虎。
Thumbnail
班上一個孩子的媽媽想讓孩子國中時去念數理資優班,需要老師寫推薦函。 我對於推薦函的認知是教授或是德高望重的學者專家撰寫的,如今,我有這個身份及能力,也可以替我的孩子寫推薦函了。我自己求學的過程中沒有推薦函的需求,但我知道申請入學或特殊招生時,推薦函有可能占一定的參考價值,所以我不會想敷衍馬虎。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妳昨天怎麼沒有出現?今天一來就收到一些暖心問候, 沒想到孩子已經牢記每位練習生出現的日子,被記得的感覺,好棒:) 好有趣的日誌 今天隨機拿了幾本日誌觀看,剛好阿亮老師也來說明一些注意事項,但拿起筆的我總是愣了好幾秒才下手,字要不要糾正呢?要抓這麼嚴格嗎?還是看的懂就好…孩子看到自己的日誌被圈這
Thumbnail
妳昨天怎麼沒有出現?今天一來就收到一些暖心問候, 沒想到孩子已經牢記每位練習生出現的日子,被記得的感覺,好棒:) 好有趣的日誌 今天隨機拿了幾本日誌觀看,剛好阿亮老師也來說明一些注意事項,但拿起筆的我總是愣了好幾秒才下手,字要不要糾正呢?要抓這麼嚴格嗎?還是看的懂就好…孩子看到自己的日誌被圈這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發現,這學期的聯絡簿多了一張孩子自己的姓名貼呢? 在經過半個學期的小班生活後,孩子們都逐漸成熟、懂事,學會的能力也更多了, 因此老師開始讓孩子們在下午用完點心後,練習自己整理書包。 在這之前,都是由老師協助整理,因此部分孩子會覺得卡卡的、 餐袋放不進去或是書包的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發現,這學期的聯絡簿多了一張孩子自己的姓名貼呢? 在經過半個學期的小班生活後,孩子們都逐漸成熟、懂事,學會的能力也更多了, 因此老師開始讓孩子們在下午用完點心後,練習自己整理書包。 在這之前,都是由老師協助整理,因此部分孩子會覺得卡卡的、 餐袋放不進去或是書包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