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不太對,卻還是把東西吃光光,這是為什麼?——淺談病從口入之前的一道防線

2024/04/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2024年三月底在台北爆發「寶林茶室中毒案」,迄今已造成二死以及二十餘人輕重症。

此事件中,有兩個點值得關注;

而其實,這兩點均出自一種「惰性」的「沿用心態」。






#單只沿用一字,影響甚鉅

一字之差,即可令數不清的店家受牽連、受罪。

一般媒體正是出於惰性的「沿用心態」,才會一開始就把 Bongkrekic acid 寫成「米酵菌酸」。

因為已經有人這樣用了,加上是緊急頭條,那就先寫成這樣吧。

但是,跟 Bongkrekic acid 相關的是「椰」,與「米」 根本無關。

說是米酵菌酸,讓人不敢吃米製品,影響民生甚鉅。

幸好有些人即時指出翻譯錯誤,如今正名為「邦克列酸」總算安定民心。


#比起瑜伽所稱悅性、激性與惰性,更重要的是⋯⋯

第二個點是,我們自身也都有「惰性」與「沿用心態」。瑜伽飲食的科學把食物分為悅性、激性與惰性,這只是一種分類原則。

此案讓我們看見了:即使你選擇的是所謂悅性食物,但更重要的是———你本身的「覺性」啊。覺性並非什麼玄妙,它就在你面對每日飲食時,自身所感所覺。

知覺,是透過眼、耳、鼻、舌、身(皮膚)等感官所「感知」到的「覺」。那個「覺」離真相比較近,但是很多時候,人反而選擇丟掉「覺」,甚至還把感官屏蔽掉。

大多數人都曾有過的生活經驗是,無論外食或在家吃,明明「感覺東西不太對」,卻還是把它吃光光⋯⋯若吃完後竟然無事,就沾沾自喜:我腸胃還不錯,什麼都能消化!若吃完後腹瀉、噁心,心中也會很清楚:就是那個什麼什麼⋯⋯惹的禍!

雖然只短短一瞬間,可是,身體本能的確給過你警訊,但為什麼我們會忽略?多半都還是會把有問題的東西吃下肚?


#因為人都有「假我」

據報載,有受害者表示他一開始就覺得這盤炒粿條「顏色較深」、「第一口吃下去就覺得醬料很苦」!

眼睛已經看到顏色不對勁,還是吃;吃了一口,是苦的,也還是繼續吃。

這是為什麼?

這就是你的內在還有別的聲音———#假我的聲音


身體、感官均有其本能直覺,會警告你:有危險!但是,「假我」也有話說:


「雖然味道苦,可是粿條本身沒什麼味道,不要沾太多醬料就好。」

「就算不好吃,但一份要兩百多,還是要吃完才對吧。」

「苦一點沒關係啦,不然是要倒掉嗎!」

「要跟店家反應,很麻煩吔。」

「不要鬧事啦,大家都在看⋯⋯」

「要是店家堅持說有點苦是正常的,那我不是太丟臉了!」

「若不吃掉,還要重新去找吃的很麻煩吔⋯⋯」


這些話,你也覺得有一點熟悉嗎?

就是這些話屏蔽了、掩埋了你的原初本能、直覺,讓人對「毒」張開了口,就此病從口入。

「假我」的問題是,它很會編故事,讓你「怕麻煩」,讓你感覺良好地走進布幕後面,但那後頭其實藏著地獄。


#直覺與假我,如何分辨?

讀到這裡,你看出來了嗎:這些內在感覺或聲音其實是有「先來後到」之別的。


#出於身心本能、直覺的真實,往往「先來」,通常「不是語言文字」,而是眼看、嘴嚐、鼻嗅而得的「不悅」。它不囉唆,轉瞬即逝。


#出於假我的則往往「後到」,是「敘述式」的,是裝載很多語言文字的故事體,要多長有多長,而且聽起來頗具說服力。(註)


#識破假我的詭計之後⋯⋯

理性的人會相信大腦、假我的分析,感性的人卻也未必聽懂聽從自身的警覺。

不管有沒有出事,那個「能判斷出食物不太對」的當下是非常珍貴的!

靜心時,你是否曾想:若能回到那個感覺一閃時的那一個 MOMENT⋯⋯

若時光能倒流,若知道吃了那個以後會噁心、嘔吐、瀕死、被搶救、被送進加護病房⋯⋯

那第二口,甚至要自我麻痺到把苦苦的粄條全吃光光這種事,你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在不斷輪迴流轉的生活現場,你一定還會不斷遇見此類狀況題。

然而,這一切的防患於未然,必須是一個願意學習「心的智慧」的人,

才能透過一點一滴的練習,逐漸能分辨出在那些內在聲音之中,哪些是真實直覺,哪些是假我編造?


需要練習#頭腦的暫停鍵,以便在認出假我後,有效終止「沿用心態」慣性。

需有#行動力,才能遠離現場,安全脫身。



(註)江信慧著(2023),《智慧瑜伽》,商周出版,第五章〈假我〉、第六章〈沒有假我〉


PS很多瑜伽經典要人修練到「沒有假我」,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假我正是人之所以存在的一個要件。


#章成禪師所指出的:「緊縮自我的意識狀態」,這正是假我的問題———不斷地自我否定、擔心、怕麻煩⋯⋯反而去否定那一刻的真實⋯⋯

「假我」、「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生命、生活不斷輪迴的根本原因!


「消融自我」的另一個說法就是:恢復你正確的「覺察力」!

看出是假我在編造,才能更有覺,也才能做出正確行動。


有興趣的朋友,除了上述拙作可為參考之外,更有益你成長的來源其實是《奉獻》一書。


章成、M.FAN合著(2020),《奉獻》,商周出版













3會員
36內容數
如果你正為飲食所苦;如果你正為體質所苦;如果你正為疾病所苦;請試試這套瑜伽飲食療法。不管你是不是正在練瑜伽,這套來自古文明印度的飲食,均適用於任何人。 運用印度韋達養生飲食,你可以調整體質,免受不平衡之苦。認識自己的體型,你會知道如何預防疾病,對付疾病,甚至可以預知自己容易得什麼疾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