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歲高中生做出下載量第一的地震APP|論如何在職場中保持競爭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聯合新聞網

圖/聯合新聞網

新聞背景:

最近餘震不斷,17歲高中生林子祐靠著看YouTube影片,自學程式開發出「台灣地震速報」App,目前已累積超過32萬次下載,成為了熱點新聞。

在大家驚嘆於這位高中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奉獻社會的熱心的同時,我看到了背後隱藏的現代職場人重大危機,以及需要被扭轉的價值觀念


未來將不可避免的更強調「自主學習能力」

在科技迅速變革的時代,我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會快速過時。這與過去掌握一項技能,可以維持生計一輩子,大不相同。我們需要保持對周遭事物發展的敏感度,積極主動地學習新技能,以免被時代淘汰。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淘汰速度將越來越快。即使現在的我僅25歲,能如魚得水掌握最新科技,有時也會對拒絕與時俱進的年長者感到生氣,但如果我們不保持警惕、學習新技術,了解新一代的趨勢,很快我們也可能成為我們曾經討厭的「大人」。

現在的孩子已經開始自主學習,學習外語已經司空見慣,而程式語言更成為必修項目。但是,目前有多少青壯年在職場上掌握程式語言的能力呢?過去這幾年,程式語言已逐漸成為職場的主流必備技能。現在,懂得使用AI工具加速工作效率,在AI時代已開始被強調,如果不及時跟進,現在的年輕人也很可能很快陷入「中年危機」。

我們習慣於和比我們年長的人討教,但是在這個變革速度這麼快的年代,為了不讓自己淘汰,我們其實更需要看現在的小朋友們都學的是什麼,才能避免自己被淘汰。


從只跟前輩請教,到前後輩彼此學習

回顧職場招聘需求的演變,便能發現這樣的轉變是必然且必須的。

過去二十年,隨著全球化發展,英語能力受到重視,投遞工作時將英語檢定成績(例如全民英檢、多益、托福成績)放入履歷已是基本。然而,對於青壯世代的職場人來說,他們那個年代的外語並不是必要的技能。時過境遷,隨著新進員工擁有更優秀的外語能力、年輕有活力、還便宜,假如過去20年間這些青壯世代沒有危機意識,督促自己學習新技能,或是打造不可逾越的由經驗累積的高牆,職場人的中年危機是否便形成了呢?

傳統的價值觀念告訴我們,在職場裡的上進,是要趕快向前輩學習,學會前輩的做事方法,才能快速熟練,逐步做到主管,再把那一套方法傳遞給下面的新人。

也因此,向後輩學習不是我們的本能,我們潛意識裡認為「我比你年長、更有經歷,因此懂得比你多、會的技能比你多」,在快速變遷的年代,這樣的價值觀需要被扭轉!

我認為,現在的職場,已經從只跟前輩請教,到前輩、後輩必須彼此學習的階段:

  • 向前輩請教,才能得到關乎你當下能否創造價值的技能
  • 向後輩學習,學習新工具,避免在未來被時代洪流所淹沒。 
打破階層意識,才能以更謙卑的態度學習到新技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二次主動消失發生在我確定離職之後。那時網路上已經充斥著許多裸辭,開始做自媒體的博主。「裸辭開始做自媒體」似乎是個很自然而然的選項,畢竟離開正職、每月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大家都想趕快抓住一個扶木,有新的收入渠道,而自媒體因門檻較低,顯而易見是大家會先嘗試的選擇。然而我卻沒這麼做...
儘管確定了方向,不再如畢業初期那般迷茫,卻面臨與上學時截然不同的壓力——背水一戰的心理壓力及社會期待的壓力。心理壓力來源於對自身的期望,面對曾經走過失敗的海外升學道路,又要再勇闖一遍,不免有質疑自己的能力,及害怕再經歷一次失敗的恐懼...
聽起來很聳動,我卻親身實踐了兩次,第一次發生在2020年——疫情元年,我也是該年的大學畢業生。疫情的打擊造成就業困難指數級上升。度過大學四年如此多風光時刻之後,我竟然在畢業找不到出路,對我而言是個致命的打擊。那麼我是如何谷底翻身的...
麥肯錫Next Generation Woman Leaders計畫旨在幫助職業女性提升領導技巧,增強創新思維,並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女性領導者能夠互相學習交流,共同成長。我有幸在2021年參加此計劃,從我的角度分享為什麼推薦參與。
關於INSEAD畢業典禮前一天,我被同學評為Top 3 「最難忘的人」,雖然當下很錯愕,但回想起來,應當是我一直以來的「直言不諱」和「做自己」翻轉了歐洲同學對亞洲女性「乖乖牌」的印象...
2023年夏,當我和身邊人說我要離開新加坡醫療管理顧問的工作去寫書,大家都覺得我瘋了。一來這是一份外人眼光人人欣羨的高薪工作,二來時下經濟環境惡劣,各類大公司裁員消息不斷,按常人思維,我應該好好苟住眼前的工作,而我居然選擇反其道而行。看似魯莽的行為,卻是深思熟慮的決策。
第二次主動消失發生在我確定離職之後。那時網路上已經充斥著許多裸辭,開始做自媒體的博主。「裸辭開始做自媒體」似乎是個很自然而然的選項,畢竟離開正職、每月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大家都想趕快抓住一個扶木,有新的收入渠道,而自媒體因門檻較低,顯而易見是大家會先嘗試的選擇。然而我卻沒這麼做...
儘管確定了方向,不再如畢業初期那般迷茫,卻面臨與上學時截然不同的壓力——背水一戰的心理壓力及社會期待的壓力。心理壓力來源於對自身的期望,面對曾經走過失敗的海外升學道路,又要再勇闖一遍,不免有質疑自己的能力,及害怕再經歷一次失敗的恐懼...
聽起來很聳動,我卻親身實踐了兩次,第一次發生在2020年——疫情元年,我也是該年的大學畢業生。疫情的打擊造成就業困難指數級上升。度過大學四年如此多風光時刻之後,我竟然在畢業找不到出路,對我而言是個致命的打擊。那麼我是如何谷底翻身的...
麥肯錫Next Generation Woman Leaders計畫旨在幫助職業女性提升領導技巧,增強創新思維,並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女性領導者能夠互相學習交流,共同成長。我有幸在2021年參加此計劃,從我的角度分享為什麼推薦參與。
關於INSEAD畢業典禮前一天,我被同學評為Top 3 「最難忘的人」,雖然當下很錯愕,但回想起來,應當是我一直以來的「直言不諱」和「做自己」翻轉了歐洲同學對亞洲女性「乖乖牌」的印象...
2023年夏,當我和身邊人說我要離開新加坡醫療管理顧問的工作去寫書,大家都覺得我瘋了。一來這是一份外人眼光人人欣羨的高薪工作,二來時下經濟環境惡劣,各類大公司裁員消息不斷,按常人思維,我應該好好苟住眼前的工作,而我居然選擇反其道而行。看似魯莽的行為,卻是深思熟慮的決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在我打字的當下還在不停地搖晃,辛苦花蓮的朋友了,今晚肯定不好過。 一個大地震發生後,在接下來的數天、數週甚至數個月內,都有機會發生餘震。因此希望在台灣的朋友,或是你身邊如果剛好有外國朋友,請提醒他們接下來容易有餘震,請多注意。 安卓一堆地震app,ios系統呢? 由於ios的app開發成本
校園裡總有一些自以為見過世面不可一世的89 偶爾到福利社請同學喝飲料就把同學收成小弟把自己當成大哥來經營 上週三的大地震,班上也算見證了大哥如何丟下小弟和勿理老師自顧奪門而出的經典畫面 有幸在教學現場目睹這一幕,也算解了這些年上課睡覺叫不醒考試一分鐘畫完卡的不快 大自然的力量教會我們
Thumbnail
https://www.technice.com.tw/new-submissions/?openExternalBrowser=1&p_code=F123966007 為了讓年輕學子能夠順利踏入科技產業、掌握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科技島要開闢「學長姊帶路」專區,讓業界前輩分享求職與任職的珍貴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日本石川縣的強震至今造成了嚴重的損傷,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日本地震,帶你了解國際時事的同時又能培養英文閱讀習慣。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日本石川縣的強震至今造成了嚴重的損傷,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日本地震,帶你了解國際時事的同時又能培養英文閱讀習慣。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日本石川縣的強震至今造成了嚴重的損傷,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日本地震,帶你了解國際時事的同時又能培養英文閱讀習慣。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日本石川縣的強震至今造成了嚴重的損傷,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日本地震,帶你了解國際時事的同時又能培養英文閱讀習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在我打字的當下還在不停地搖晃,辛苦花蓮的朋友了,今晚肯定不好過。 一個大地震發生後,在接下來的數天、數週甚至數個月內,都有機會發生餘震。因此希望在台灣的朋友,或是你身邊如果剛好有外國朋友,請提醒他們接下來容易有餘震,請多注意。 安卓一堆地震app,ios系統呢? 由於ios的app開發成本
校園裡總有一些自以為見過世面不可一世的89 偶爾到福利社請同學喝飲料就把同學收成小弟把自己當成大哥來經營 上週三的大地震,班上也算見證了大哥如何丟下小弟和勿理老師自顧奪門而出的經典畫面 有幸在教學現場目睹這一幕,也算解了這些年上課睡覺叫不醒考試一分鐘畫完卡的不快 大自然的力量教會我們
Thumbnail
https://www.technice.com.tw/new-submissions/?openExternalBrowser=1&p_code=F123966007 為了讓年輕學子能夠順利踏入科技產業、掌握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科技島要開闢「學長姊帶路」專區,讓業界前輩分享求職與任職的珍貴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日本石川縣的強震至今造成了嚴重的損傷,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日本地震,帶你了解國際時事的同時又能培養英文閱讀習慣。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日本石川縣的強震至今造成了嚴重的損傷,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日本地震,帶你了解國際時事的同時又能培養英文閱讀習慣。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日本石川縣的強震至今造成了嚴重的損傷,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日本地震,帶你了解國際時事的同時又能培養英文閱讀習慣。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日本石川縣的強震至今造成了嚴重的損傷,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日本地震,帶你了解國際時事的同時又能培養英文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