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振作的米莉,為攢生活費及學費繼續從事家庭幫傭的工作,這是她拿手的兼職,日常生活的清潔、烹飪、托嬰,乃至臨時交辦事項都能盡其所能地滿足對方。奈何見識過形形色色的雇主,對於逆來順受處遇已經見怪不怪,新工作是服侍頂級社會的執行長道格拉斯。
課堂上教授分享的旁觀者效應,一言蔽之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所帶來的遺憾,值得社會心理學家當作案例教材。以社工為目標的米莉現在走上人生正軌,還有男友扶持,管好自己分內的職責就是最好的使命,但是多管閒事的本性與過去的經驗激起米莉「戰鬥或逃跑反應」,好奇是一種人性,但路見不平就是一種義務。被稱為溫蒂的女主人待在「客房」泣不成聲,引來米莉關切,但當事人非但不領情,道格拉斯還再次告誡遠離她,究竟是何種病入膏肓的不治之症拒人於千里之外,還是另有隱情苦衷不足為外人所道?
戰慄的直覺湧上肌膚,芒刺在背的米莉要以何種身分及智慧面對之?且看《家弒絕招》如何出招。
台灣今年發生有執照的保母虐童致死與社工沆瀣一氣案件,已列為國民法官審理案之一,若能及時介入就能阻卻憾事。家庭應當是愛的搖籃、安全的避風港,而不是姑息養奸、麻木不仁的場所;請適時利用家暴暨婦幼保護專線113尋求協助,包括但不限於生理性、經濟性,精神上不法侵害亦然(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9年法律座談會刑事類提案第9號研討結果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