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禪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生第二次禪七,功德圓滿!!

今年五月,國中的最後一個考試(會考)即將到來!同學們都在學校裡拼命讀書、準備考試,壓力山大。而我竟然花了七天的時間,安安靜靜地坐在禪堂裡,學習放鬆、放空、放下。這或許就是因緣的安排吧!

去年九月參加完人生首次的禪七後寫了一篇文章,當時放的圖片是去法鼓山的網站找的,我都不知道那張照片就是禪堂,想不到接續的這次禪七就是在禪堂,是我第一次在禪堂用功,讚!

禪七期間,法師的位置都是在最後面,而我這次禪七的位置就剛好坐在最後一排。以前在學校,大家都想坐在最後面,但在禪七裡呢? 嗯...所以我一進禪堂看到自己的位置時...(哈哈),只能告訴自己:「要好好用功ㄛ!」

這次禪七很特別,沒有看聖嚴師父的開示影片,但是有主七法師現場開示。禪七的第一天,法師就開示說:「大家都要像一張白紙一樣,無論以前打了多少次的禪七,聽過多少的開示,學過多少的禪修,都要以第一次學習的心態來學習。」。的確,如果帶著一張黑紙去禪七,這樣一來,無論在紙上寫多少字都看不到,這樣就學習不到事情了!

~ 禪修過程 ~

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什麼是放鬆? 又如何體驗放鬆?

禪七的前三天我發現坐的不是那麼好,因為明明同樣照著步驟,從體驗放鬆⇾體驗呼吸⇾放數字開始數息,為什麼都會感覺控制呼吸呢?而且打坐完都覺得肩膀痛、眉心痛,難道是沒有放鬆嗎? 直到第四天早上的小參時間問了法師,終於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法師真厲害~)所以其實我到禪七的最後兩天我才真正的體驗到放鬆的感覺。 那到底問題是什麼? 在小參室的時候法師讓我先放空,什麼都不要想,也不要去看自己的呼吸,十秒鐘後,法師讓我去感覺我的呼吸,那就是最自然最自在的呼吸。後來回去再重新地慢慢體驗,真的!感覺不一樣~ 其實,我都漏掉"體驗"這兩個字了,往往因為想要去找到"放鬆"的感覺,所以會刻意的用眼睛讓自己放鬆;用"大腦"叫自己放鬆,這樣的話身體就不是自然的放鬆。

雖然這次禪七還停滯在一個體驗放鬆的階段,但我覺得卻是在我禪修路上中的一個轉捩點。

~ 懺悔與感恩 ~

禪七期間,都會有一段慚愧懺悔的禮拜以及感恩禮拜,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因為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做了一些傷害別人、傷害自己的事情,無論是言語上還是肢體上的,但是可能我都忘了,甚至還覺得是對方的錯。所以在禮拜時,必須先對過往造的種種惡業起慚愧心,並在佛前求懺悔。我的心可能常常會記住一些事情,執著或放不下一些事情,那如果當下真正的懺悔過後,其實真的會有一點感覺,感覺到有一些事情好像就放下了,再加上感恩禮拜,不僅學會時時提起對人、事、物的慚愧懺悔與感恩,也會讓我感覺變得更輕鬆,在禪修的過程中,真的會少了一點阻礙,至少煩惱會變少。

~ 菩提心 ~

上個月參加完菩薩戒,這個月就來打禪七。主七法師開示說,我們除了要慚愧懺悔及感恩,也要有顆菩提心。在禪七期間,動作放慢、放輕、放柔,學著不去干擾別人。禪七結束後,學習如何把受用的方法分享給他人,幫助他人。不是覺得自己打了禪七很厲害,而是要讓我們手中的這盞燈,分享出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慈悲 ᛫ 智慧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xy淇_xiaoqi
3會員
36內容數
嗨,我是xy淇,歡迎你加入我的沙龍訂閱!✨ 我會持續的與大家分享我與大自然的日常生活,和xy淇一起走向大自然,與大自然做朋友,尋找萬物眾生給我們的寶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對法鼓山宗教文化的初次接觸和對新聞寫作課的感想。作者對法鼓山低調的宣傳方式提出疑問,同時分享了受到新聞寫作課啟發的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對法鼓山宗教文化的初次接觸和對新聞寫作課的感想。作者對法鼓山低調的宣傳方式提出疑問,同時分享了受到新聞寫作課啟發的心得。
Thumbnail
以下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的兩篇開示: 他先介紹佛法綱要,其次即談到淨土宗。因為老法師親眼看到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因此他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勸導大家下定決心,念佛求往生淨土。願大家真能一切放下,明白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障礙我們往生的。
Thumbnail
以下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的兩篇開示: 他先介紹佛法綱要,其次即談到淨土宗。因為老法師親眼看到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因此他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勸導大家下定決心,念佛求往生淨土。願大家真能一切放下,明白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障礙我們往生的。
Thumbnail
國中會考壓力山大,但我竟然花了七天的時間在禪堂裡學習放鬆、放空、放下。 時時刻刻都是妄念、每分每秒都在想,什麼時候才會想完呢?
Thumbnail
國中會考壓力山大,但我竟然花了七天的時間在禪堂裡學習放鬆、放空、放下。 時時刻刻都是妄念、每分每秒都在想,什麼時候才會想完呢?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參加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體驗,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坐禪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參加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體驗,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坐禪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祇園舉辦禪七,佛陀很開明,怕我年紀小坐不住,特別開放我隨喜參加,阿難一直鼓勵我,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體驗,結果,每天都在數日子。終於到了禪七最後一支香,舍利弗親自主持綜合座談。
Thumbnail
祇園舉辦禪七,佛陀很開明,怕我年紀小坐不住,特別開放我隨喜參加,阿難一直鼓勵我,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體驗,結果,每天都在數日子。終於到了禪七最後一支香,舍利弗親自主持綜合座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