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遍荷蘭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直接。當荷蘭人對外介紹自己的文化時,也會特別強調他們就是個很直接的民族。但這又代表什麼意思呢?這時就會牽扯到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的差別。
這個概念最初是由美國人類學家 Edward T. Hall 提出。高語境文化國家,像是日本、台灣等,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較為含蓄迂迴,交談當下的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也都涵蓋在溝通的內容中。反之,低語境國家,像是美國、加拿大等,他們溝通時想傳達的主要訊息就在精確的語言本身,不需要多加揣測背後可能的含義。高語境文化更強調群體的和諧,低語境文化則重視個人主義。
荷蘭對比於台灣,其文化屬於低語境文化。這也代表當荷蘭人在溝通時,他們所說的就是他們所想的。這也是為什麼在荷蘭的職場上他們更喜歡你直接的表達意見,也更要求你在職場上的能見度。這裡指的能見度不是埋頭苦幹努力工作就會被看到喔,你需要用各種方式講出來,不論是每週的進度會議,或是專案後的成果報告,你要想辦法讓全世界知道這是你的努力。
而這樣的文化可能對於內向、高敏感,或是兩者皆是的內向高敏感人會是一種負擔。身為內向高敏感的人的我在一開始踏入荷蘭職場時也有過很長的陣痛期,會因為環境所產生的無法負荷的情緒而把自己拉進無底的內耗深淵中。
在荷蘭工作五年,好像終於摸索出了一個能融入這個文化又能好好照顧自己情緒的方式。
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我都認為內向和高敏感是我人生的絆腳石。身邊的人也會對我說:「你就是太敏感又總是想太多。」好像這樣的人格特質就是我人生所有問題的根本。
但不論內向或是高敏感都不過只是一個人格特質,是這個社會為它們貼上負面標籤。在這個追求活潑外向的吵雜世界,擁有這些人格特質的我們難免又更覺得格格不入。再加上高敏感的人格特質,又會因為世界的眼光、他人的情緒和環境變化搞得神經耗弱。
念商學院的時候,那是一個非常競爭的環境。所有的社交場合、公司博覽會等都是大家爭先恐後表現自己的時刻,而我卻發現我自己一個人躲在廁所裡,期待這些表面的社交趕快結束。活動結束後,我發現自己除了鬆了一口氣外,更對於這樣的自己感到厭惡。
很希望那時候有人可以跟我說,這些都不是缺點,你只是需要一點指引讓你有更好的方式來平衡外界和內在的世界。
記得,藏在那些安靜靈魂下的,是各式各樣的才藝和專業技能。
內向的人擅長聆聽和觀察,可以在當團隊因為分歧的意見爭論不休時提供有效的分析,推進團隊做出最終選擇。而高敏感人能感知他人的情緒,很適合擔任管理職或是團隊中的調解人。這樣的性格優勢搭配上其他的專業技能,更能讓內向高敏感人走出屬於自己的職涯道路。
不是講話最大聲的才是最厲害的,所以不用為講而講。但這也不是要你就靜靜待著等待大家發現你的好,而是要理解善用自己的優勢,用讓自己自在的方式在對的時間向群體表達意見、展現能力。這樣就能讓大家看見你、滿足荷蘭職場所重視的能見度,久而久之,大家更會向你主動尋求幫助。
而我自己發現我的自我優勢是在某次和主管一對一的面談中,她和我說,我發現你很擅長和人溝通,你的共情能力很好也讓組員們很願意和你分享問題。這也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高敏感也可以是我的超能力。
你不可能讓每個人喜歡你,但你要喜歡你自己。很簡單的道理,但我卻一直到出社會好幾年後才悟出點什麼道理。
對於我這個高敏感人而言,坦蕩地面對批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會對於批評如此的介意,很大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當他人給予批評時,我會對於自己的缺點被暴露而羞愧得無地自容。但那是對於自己很不切實際的要求,因為有誰能是完美的呢?
但我也是在這兩年才開始知道如何接受他人有建設性的批評,並積極的對其加以改進。我覺得當我可以看見我自己的好的同時,我也可以更接受自己的不好。所以先從喜歡自己開始吧!
「我不太會聊天,他坐在我旁邊會不會覺得很無聊。」
「我沒有那麼活潑外向,我還是不要去破壞氣氛好了。」
這些是常常在我腦中出現的聲音。但那些都是自己的幻想。偶然在網路上讀到,世界上的人是按 1:2:7 的比例組合而成。百分之十的人討厭你,百分之二十的人喜歡你,最後的百分之七十則是對你一點關心都沒有的人。通常你在這麼想的同時,大部分的人可能在想著今天晚上要吃什麼。
此外我也相信你的念頭會投射在現實世界中。當你腦海中充斥著這些對自己的負面想法時,你也會下意識地做出相對應的行爲,久而久之別人也會開始用你看待自己的眼光看你了。所以下次如果對自己又產生負面想法時,試著換句話說吧!像是 —
「我是個好聽眾,他會很開心的和我分享一切他想說的。」
「去一下也可以讓大家認識工作之外的我,還可以和同事加深感情,真好!」
你不用全然的改變自己,去逼迫自己對於一切不在意,甚至壓抑自己的情緒。身為高敏感人,對於周遭環境的一切有強烈的感受都是正常的。
所以我當然還是會因為工作有負面情緒,但讓我從自己的內耗跳出來的就是我工作之餘的興趣愛好。我喜歡上跳舞後,有好一陣子幾乎每天都在跳舞,而跳舞所帶給我的能量高到可以輕鬆拋開一切的不愉快。後來我也開始上皮拉提斯,甚至嘗試我從來都沒想過的慢跑。
在保持工作生活平衡的同時,你就能感受到,原來生活不用只有工作,也不用為了工作而把你其他部分的生活也搞得烏煙瘴氣。你不是你的工作!
這些是我這幾年在荷蘭職場上因為自己的高敏感性格受挫後,摸索出的一套心靈準則。此外我也想藉此和所有和我一樣曾在或還在為自己的高敏感性格煩惱的人說,你不用刻意將自己變成一個低敏感人,因為本來的你已經很好了。
現在在荷蘭有很多的國際企業總部,也因為如此,這裡的職場文化也因為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變得更多元包容,但若能學習他們的職場應對方式,同時更了解自己的個人特質還有底線,還是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上輕鬆很多。在力求工作表現的同時,也可以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情緒。
我現在還是一個高敏感人,有時候還是會因為別人的批評玻璃心碎滿地,但我現在知道如何修補自己的玻璃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