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速時短 12|一對一Meeting為什麼能降低溝通成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是否喜歡一對一的Meeting呢?


神速時短的第60頁提到,


一對一 Meeting 是建立人際關係最有效的方式。


2023年我在Meta 做Research Collaborator的時候,


的確我的Manager也都會安排定期的一對一Meeting。


可惜我一直不是很善長利用一對一 Meeting的時間。


由於是遠端開會,一對一的效果一直都不是很好。


但我在UCLA的線下一對一Meeting效果就非常好。


我可以給學生很具體的指示,


可以直接從學生的表情去看學生真正遇到問題的地方,


可以從對話中感受到學生真正的個性。


在實際的合作中,與合作者的關係相當重要。


因為在合作中總是會有頻繁大量的溝通,


而雙方如果關係好,


很多事情心領神會,溝通成本就很低,


相對的就能在溝通上花更少的時間,


為彼此都留下更多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


其實,合作久了以後,彼此都會形成一些默契,


建立足夠的信任,而之後就會持續保持好的合作關係。


外人看起來像是一個封閉的圈子,


但常常只是因為你自己沒有在裡面而已。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Look Again》這本書提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是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會對「不變化」的東西逐漸停止反應。 例如如果你每天上班的路線都一樣,下班的時間都一樣, 週末的娛樂都一樣,購物的習慣都一樣, 大腦就會開始對這些事情都失去反應。 也就是說,如果每天的場景都一樣
其實你會說出什麼,完全被與你對話的對象決定。 例如當討論寫作的技術, 與摯友朱騏對話,以及與GPT4對話, 會出現相當不同的對話內容。 與朱騏對話時, 因為我們都利用Obsidian實踐卡片盒筆記法以及精實寫作, 我們有許多共同的經驗,形成許多共同的語言,
《Look Again》這本書除了提到「習慣化」的概念,還定義了「去習慣化 (Dishabituation)」 去習慣化這個概念很有意思, 它涉及了你該如何「打破」對有害行為與環境的麻木。 當不好的事情一再發生在你的身上, 一般你可能就會習以為常,甚至不再試圖改變。 於
不習慣寫作的學生,常常會覺得寫作很花費時間。 但其實,寫作幫你省下的時間更加可觀。 當你需要不斷與各種人交流合作時,免不了頻繁大量的溝通。 此時,書面表達的價值就顯現出來。 書面表達不只是一種表達方式, 更是高效率管理讀者認知的工具。 將思考寫成文字,事實上是一種
《Look Again: The Power of Noticing What Was Always There》是2024年2月27日於美國出版的新書,目前台灣還沒有中文版。 這本書的中心話題是討論「習慣化 (Habituation)」, 也就是我們的大腦,對於重複的刺激,會逐漸失去反
神速時短的第48頁提到, 開示(Output)有三種方式:寫,說,問。 這答案看是簡單,但其實很有啟發,因為他體現出Output的多樣性。 寫的時候,你可以看著你寫的東西, 你可以慢慢寫,而你的身體,你的大腦會展現給你, 你現在是怎麼想的,邏輯是怎麼樣。 而寫的文
《Look Again》這本書提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是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會對「不變化」的東西逐漸停止反應。 例如如果你每天上班的路線都一樣,下班的時間都一樣, 週末的娛樂都一樣,購物的習慣都一樣, 大腦就會開始對這些事情都失去反應。 也就是說,如果每天的場景都一樣
其實你會說出什麼,完全被與你對話的對象決定。 例如當討論寫作的技術, 與摯友朱騏對話,以及與GPT4對話, 會出現相當不同的對話內容。 與朱騏對話時, 因為我們都利用Obsidian實踐卡片盒筆記法以及精實寫作, 我們有許多共同的經驗,形成許多共同的語言,
《Look Again》這本書除了提到「習慣化」的概念,還定義了「去習慣化 (Dishabituation)」 去習慣化這個概念很有意思, 它涉及了你該如何「打破」對有害行為與環境的麻木。 當不好的事情一再發生在你的身上, 一般你可能就會習以為常,甚至不再試圖改變。 於
不習慣寫作的學生,常常會覺得寫作很花費時間。 但其實,寫作幫你省下的時間更加可觀。 當你需要不斷與各種人交流合作時,免不了頻繁大量的溝通。 此時,書面表達的價值就顯現出來。 書面表達不只是一種表達方式, 更是高效率管理讀者認知的工具。 將思考寫成文字,事實上是一種
《Look Again: The Power of Noticing What Was Always There》是2024年2月27日於美國出版的新書,目前台灣還沒有中文版。 這本書的中心話題是討論「習慣化 (Habituation)」, 也就是我們的大腦,對於重複的刺激,會逐漸失去反
神速時短的第48頁提到, 開示(Output)有三種方式:寫,說,問。 這答案看是簡單,但其實很有啟發,因為他體現出Output的多樣性。 寫的時候,你可以看著你寫的東西, 你可以慢慢寫,而你的身體,你的大腦會展現給你, 你現在是怎麼想的,邏輯是怎麼樣。 而寫的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一場想要互動性高一點,多方交流與討論,但人數又不能太多,否則太多意見會聊不完。 這場會著重於參與者的經驗分享,一樣會有基本的講座,只是內容會依現場狀況調整,盡量找有共鳴且能幫助大家的內容,期望每個人都能順利找到另一半!
Thumbnail
專案工作型態很需要「溝通」,特別是每次交替時期需要與新的合作對象建立關係的時候,對方可能是你從不認識的同事或主管也可能是廠商。除非你是專職的專案經理,否則這種突然爆增的「初次溝通」聯繫的工作、會大量壓縮到你專案執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達到高效率的溝通,我們可以朝兩個面向來思考看看...
#誠實書寫練習 #Day194 聚在一起,但因為自己本身反應慢,和她們在一起時是「沒有機會講話的」,要找機會插話的相處模式讓我不習慣。 雖然現在疏離,但我們有過很美好的友情回憶。 寫於20240712(週五)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像我這種會打了又刪、刪了再改、改了再重打的人.... 很容易把轉過頭說一句話的時間,硬生生拉長為十分鐘。
Thumbnail
其實我對於蝦聊沒什麼意見,幹話是日常所需,也很療育,但次數多了、時間長了,還是發現自己消耗了,怪了,若真是回神工具,我怎麼還是這麼累? 早上回覆個案問題時,我發現自己對於一行一行離散的資訊、橫切豎轉、斷崖式的紀錄有點不耐了,當然,不耐是我自身有心理需求,因為,我目前手邊有事要忙,但對方不
Thumbnail
現代商業世界中,有效的會議管理至關重要。本文探討會議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制定明確議程、時間管理、決策流程和溝通技巧的提升來改善會議效率,減少時間浪費,提高企業競爭力。
Thumbnail
每天花1小時維繫情誼,將帶給你無限的美好。你將擁有更親密的友誼、更健康的心理狀態、更豐富的回憶,同時還能擴展社交圈子、改善溝通技巧,增強自信心。這個簡單的習慣將在你的人際關係和生活中開啟一個全新的篇章。現在就行動起來,每天花1小時,讓幸福的人際關係充滿你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強調了在維繫關係時要著重於品質,消除了「搞砸與否」和「失敗與否」的概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一場想要互動性高一點,多方交流與討論,但人數又不能太多,否則太多意見會聊不完。 這場會著重於參與者的經驗分享,一樣會有基本的講座,只是內容會依現場狀況調整,盡量找有共鳴且能幫助大家的內容,期望每個人都能順利找到另一半!
Thumbnail
專案工作型態很需要「溝通」,特別是每次交替時期需要與新的合作對象建立關係的時候,對方可能是你從不認識的同事或主管也可能是廠商。除非你是專職的專案經理,否則這種突然爆增的「初次溝通」聯繫的工作、會大量壓縮到你專案執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達到高效率的溝通,我們可以朝兩個面向來思考看看...
#誠實書寫練習 #Day194 聚在一起,但因為自己本身反應慢,和她們在一起時是「沒有機會講話的」,要找機會插話的相處模式讓我不習慣。 雖然現在疏離,但我們有過很美好的友情回憶。 寫於20240712(週五)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像我這種會打了又刪、刪了再改、改了再重打的人.... 很容易把轉過頭說一句話的時間,硬生生拉長為十分鐘。
Thumbnail
其實我對於蝦聊沒什麼意見,幹話是日常所需,也很療育,但次數多了、時間長了,還是發現自己消耗了,怪了,若真是回神工具,我怎麼還是這麼累? 早上回覆個案問題時,我發現自己對於一行一行離散的資訊、橫切豎轉、斷崖式的紀錄有點不耐了,當然,不耐是我自身有心理需求,因為,我目前手邊有事要忙,但對方不
Thumbnail
現代商業世界中,有效的會議管理至關重要。本文探討會議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制定明確議程、時間管理、決策流程和溝通技巧的提升來改善會議效率,減少時間浪費,提高企業競爭力。
Thumbnail
每天花1小時維繫情誼,將帶給你無限的美好。你將擁有更親密的友誼、更健康的心理狀態、更豐富的回憶,同時還能擴展社交圈子、改善溝通技巧,增強自信心。這個簡單的習慣將在你的人際關係和生活中開啟一個全新的篇章。現在就行動起來,每天花1小時,讓幸福的人際關係充滿你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強調了在維繫關係時要著重於品質,消除了「搞砸與否」和「失敗與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