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建立親密感的元素

在原生家庭裡,我們就不斷地在塑造對親密感的定義,幼時包含可親性、回應性與情感投入程度,也就是當我需要時,主要照顧者是否在?是否會回應?是否重視我?


2.四種生存策略

童年在各種環境與互動之下,每個人會產生不同的內在信念,而這些信念則會衍生出生存策略,包含攻擊、逃避、沈默、討好等。


作為家裡的長女,父母從我小的時候就對我抱有許多期待,例如4歲開始背許多唐詩、背九九乘法表、唸雙語幼稚園。然而當我面對這些「壓力」時,妹妹們卻都在玩樂,吵架時還總是要被逼著禮讓,這點讓我相當不平衡。


儘管長大後手足之間的關係已然修復,但那些經歷使我自小就傾向自暴自棄——反正就算做得好,在家中的地位還是很低,那我為什麼要好好唸書?為什麼要當乖孩子?再加上父母面臨離異問題,因此國中時便經常晚歸,覺得面對家裡的這些都太痛苦了。


3.六種親密恐懼

針對親密感可以分為被遺棄的恐懼、擔心自己不夠好的恐懼、被背叛的恐懼、不得不順從的恐懼、失去自我的恐懼、得不到想要的愛的恐懼等六種,而這些都和童年的種種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我爸在我國中的時候開始常常徹夜未歸,起初我以為是和酒肉朋友們混在一起,後來開始認為爸爸是在外面有別的情人,於是我慢慢相信爸媽的感情,會在爸爸經常未歸的催化之下失衡,離異是遲早的結果,所以一直認為這件事即使發生,對自己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可是那天到來時,我內心依然止不住洶湧,而且原來出軌的竟然一直是媽媽。


長大後我總是懷疑另一半,更經常想著:「明明從來沒被背叛過,明明我以前一直都是提分手的那個,為什麼我還這麼不信任對方?」而且因為「逃避」的生存策略深植心中,當我產生質疑時,就會想要遠離對象,甚至開始思考和對方提分手的可能。


以前一直以為是自己看太多網路劈腿文(事實上這可能也是加深這個恐懼的原因),這件事在這本書裡,終於找到解答。原來當年爸媽離婚對我並不是沒有影響,國中的我在每一次撥出電話給爸爸的背後,都再再加深我對背叛的恐懼,直到發現原來是媽媽出軌後,「信任」這個因子在我的世界裡就徹底瓦解了。


但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忽略或厭惡這個恐懼,我們需要的是理解、接納,然後找到更好的生存策略。

我是用書人,凱莉莉。 •背景:唸書時期為問題學生,後來愛上閱讀,並將讀過的書應用到生活與工作中。 •適合族群:喜歡閱讀、想將讀過的知識變成實際技能、對未來感到迷惘等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為什麼需要深度工作力? 2.但是,深度工作力真實存在嗎? 3.如果深度工作力這麼重要,那為什麼有些人沒做到,還是可以很優秀? 4.深度工作力的敵人
1.感受「非科學家心態」 你認為一個人性格的產生,是天生的基因註定,還是後天的人為、環境等因素所致呢?
本書介紹了逆思維的四種思考模式,提出了科學家模式的優勢以及多人之下的影響。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如何以科學家的態度面對凡事,以及避免陷入二分法的思考方式。
1.為什麼需要深度工作力? 2.但是,深度工作力真實存在嗎? 3.如果深度工作力這麼重要,那為什麼有些人沒做到,還是可以很優秀? 4.深度工作力的敵人
1.感受「非科學家心態」 你認為一個人性格的產生,是天生的基因註定,還是後天的人為、環境等因素所致呢?
本書介紹了逆思維的四種思考模式,提出了科學家模式的優勢以及多人之下的影響。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如何以科學家的態度面對凡事,以及避免陷入二分法的思考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如果在選擇一次自己的愛情觀也許會不一樣。 愛情觀幾乎跟自己童年經驗有關,從小到大生長在極度鬱悶、扭曲和不安全與信任感家庭長大,有些人會下意識形態在愛情觀尋求安全與信任,更嚴重無意識之間使用金錢方面想盡辦法控制對方的心與人(自己也許知道或無意識)如果自己招到對方背叛當事人(自己)就嚴重損害人格及生命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自信的陷阱》一書中提到,恐懼在進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提醒我們注意危險和威脅。在成長過程中,人們常常面對各種形式的恐懼,比如缺乏自信、焦慮、自我懷疑等,但總有人會告訴你「要堅強點」、「這都是小事」、「別像個寶寶一樣」、「沒什麼好怕的」等建議,似乎只有拒絕恐懼才能成為有自信的人。
父母疼愛孩子,有時並不是全然基於愛,在其背後其實也帶著恐懼。 害怕不對他們好,順從他們的心意,不陪伴著長大,他們以後長歪了便可能來恨你,用現在對孩子的愛來交換孩子以後對你的愛。 我們要陪伴孩子一起打獵多久,才肯放手讓他們去草原獨自拼博,這取決於有沒有教導好他們補獵的技巧,有沒有跟他們好好溝通,我
Thumbnail
愛 是一個抽象概念 即便家人因為我的出生感到快樂 他們並不懂如何去愛
Thumbnail
「我們追求親密?還是追求熟悉感呢?」 閱讀完《親密恐懼》,感慨地問了自己一句,究竟對愛情是什麼想像呢?人類總是想愛,卻恐懼著親密,這一定上帝給人類最大的玩笑吧,也是惡魔藏在潛意識裡最深的幽默吧。 上一本羞辱創傷討論的是羞恥的情緒,而周慕姿在這本則更強調恐懼,更補齊我們在親密關係裡的困境脈
【歐陽Talk書秀2月場】《親密恐懼》: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讀書會探討重點 1. 「親密恐懼」的成因 2.「親密恐懼」的類型與樣貌 3.探討影劇裡的「親密恐懼」 一、        親密恐懼的成因 為何親密恐懼 「親密感」的定義 在一段關係中,我們在所摸索、展現自
一直覺得人的行動是由兩個系統驅使的:恐懼同愛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儘管每個人都想要愛,很多人卻無法體驗到愛。那些來自過去、充滿罪惡感的恐懼,阻礙了我們在當下給予並接受愛。我們不可能同時感受到恐懼與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如果在選擇一次自己的愛情觀也許會不一樣。 愛情觀幾乎跟自己童年經驗有關,從小到大生長在極度鬱悶、扭曲和不安全與信任感家庭長大,有些人會下意識形態在愛情觀尋求安全與信任,更嚴重無意識之間使用金錢方面想盡辦法控制對方的心與人(自己也許知道或無意識)如果自己招到對方背叛當事人(自己)就嚴重損害人格及生命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自信的陷阱》一書中提到,恐懼在進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提醒我們注意危險和威脅。在成長過程中,人們常常面對各種形式的恐懼,比如缺乏自信、焦慮、自我懷疑等,但總有人會告訴你「要堅強點」、「這都是小事」、「別像個寶寶一樣」、「沒什麼好怕的」等建議,似乎只有拒絕恐懼才能成為有自信的人。
父母疼愛孩子,有時並不是全然基於愛,在其背後其實也帶著恐懼。 害怕不對他們好,順從他們的心意,不陪伴著長大,他們以後長歪了便可能來恨你,用現在對孩子的愛來交換孩子以後對你的愛。 我們要陪伴孩子一起打獵多久,才肯放手讓他們去草原獨自拼博,這取決於有沒有教導好他們補獵的技巧,有沒有跟他們好好溝通,我
Thumbnail
愛 是一個抽象概念 即便家人因為我的出生感到快樂 他們並不懂如何去愛
Thumbnail
「我們追求親密?還是追求熟悉感呢?」 閱讀完《親密恐懼》,感慨地問了自己一句,究竟對愛情是什麼想像呢?人類總是想愛,卻恐懼著親密,這一定上帝給人類最大的玩笑吧,也是惡魔藏在潛意識裡最深的幽默吧。 上一本羞辱創傷討論的是羞恥的情緒,而周慕姿在這本則更強調恐懼,更補齊我們在親密關係裡的困境脈
【歐陽Talk書秀2月場】《親密恐懼》: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讀書會探討重點 1. 「親密恐懼」的成因 2.「親密恐懼」的類型與樣貌 3.探討影劇裡的「親密恐懼」 一、        親密恐懼的成因 為何親密恐懼 「親密感」的定義 在一段關係中,我們在所摸索、展現自
一直覺得人的行動是由兩個系統驅使的:恐懼同愛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儘管每個人都想要愛,很多人卻無法體驗到愛。那些來自過去、充滿罪惡感的恐懼,阻礙了我們在當下給予並接受愛。我們不可能同時感受到恐懼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