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的一部分,就是將自己的所有面向都蒐集起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社恐者會對某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場合裡,都抱持著明顯的消極思考。


比如,參加朋友聚會,明明聊得很愉快,卻總是覺得「很累,想早點回家」,又擔心自己的反應太異樣,會很失禮;跟大家相處明明很開心,卻總是覺得有些拘謹,因為太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所以到最後都感到精疲力盡。


「好介意周遭投射而來的目光」,「還是一個人獨處比較自在」,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過相同的心聲?


在「社交恐懼症不孤單生存指南」中,克萊兒花了很長的時間,都在對抗並隱瞞她的病情,直到醫生在病例上白紙黑字地寫著:「急性社交恐懼症」,她才因為對自己的病情,有準確的認識,而感到如釋重負。


那麼,社交恐懼症為什麼會發生在她身上呢?事實上,它很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反覆回想白天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不經意間就陷入負面思考迴圈「假如,那時候我有那樣做就好了」,一旦開始過度地在意,內心的小劇場,便會不知疲憊地重複播放,簡直就像在挑錯字似,我們內在的糾察隊,會不停來來回回地放大那個問題。


嚴格來說,如果你自身的狀況,有符合「社交場合所引發的恐懼或憂慮」,並且這件事已經影響你的生活,帶給你極大的困擾,和強烈的恐懼感,那麼,首要之務,我們都得先放下自我批判,並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接下來,便是向專業的醫療人員尋求協助。



✍️常見的生理症狀



✅臉紅

✅顫抖跟手抖

✅冒汗

✅噁心感

✅口乾舌燥

✅肌肉緊繃

✅結巴與口齒不清

✅頭暈

✅老是需要跑廁所



✍️常見的心理及情緒症狀



✅出現負面念頭:「大家是不是都不喜歡我?」或是「我真是笨死了,我無可救藥了」。


✅強烈害怕自己會丟臉:「等一下上台報告萬一出糗了怎麼辦?」


✅過度分析過去的事:「我剛才說的話,是不是刺傷對方了?要是他討厭我了怎麼辦?」


✅糾結於自己的表現,無法輕鬆自在的享受當下:「我剛才的回應是不是很無趣,好尷尬。」


✅對還沒發生的事情,做出糟糕的推測:「我絕對完蛋了,我什麼都做不好。」


✅厭惡自己、批評自己、強烈譴責自己:「我怎麼那麼笨,我好討厭我自己,我想要一個人躲起來。」


✅缺乏安全感,感到羞愧、不快樂:「他是不是對我的話不高興了,我好沒有禮貌,要是我不那麼做就好了。」



✍️了解想法的來龍去脈


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和事件,你是否容易感到焦慮?或許,是某一次的人生經驗帶給你難以啟齒的感受,讓你感覺不舒服,於是杏仁核便發揮作用,把類似的社交經驗,放進你的危險清單。


是的,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儘管我現在仍舊走在克服的路上,盡可能地最小化自己的焦慮,但我認為,我願意和自己的「社恐」和平共處。


曾經,在某次師生的聚餐裡,老師當眾點名說:「Citta,你好安靜,你都不跟大家說話。」


我當時就像被下了「緘默」的咒語,無論如何都無法開口。張開兩片唇瓣說話,在那個情境裡,對我而言,就是那麼沉重、那麼的難。


我的記憶像泛黃掉色的舊照片,悠悠地褪回到國中時期。那時候,英文小考不及格的我,被當眾叫出來,站在台上,被英文老師憤怒地指責說:「大家看到沒有,這群人以後都是社會的敗類跟垃圾!」


厭惡那時候的自己,逐漸演變成迴避社交場合的狀況,從此,我只能僵住來反應,而這也成為我後來跟許多「權威者」互動的心魔。


恐懼跟焦慮從來不是我們應該對抗的敵手,它是我們自身情緒的一部分。如果,現在的你正飽受社交恐懼症所苦,你並不孤獨。



raw-image




✍️與焦慮共處



克萊兒在書中是這麼說的:「你無法像施展魔法般,逼迫你的焦慮速速退去,社交恐懼症或許會永遠存在於你的性格之中,但它不見得可以控制你的生活。」


你得先接受這幾個觀念:


*完全不需要感到羞愧

*社交恐懼症其實很普遍

*情況不會一夕好轉,但你要堅持下去

*小心不要退回之前的生活型態

*小心提防網路討論區


當不安的焦慮鈴聲大作時,不要把它當作你的缺陷,焦慮不是反派,它只是在提醒我們,因為你太想表現得完美,所以忽視了對自己的照顧。


接受自己的焦慮,並不代表要接受對自己的責備,無論我們面對的是什麼場合或情境,我們都可以學習用尊重自己的方式,拿回心智的主控權,不再強化無望的感受。


改變從來都是漸進的,請允許過程自然開展,然後,我們就能接納所有的情緒,而不沉浸其中。

27會員
83內容數
閱讀、瑜珈、日記書寫、和大自然接觸,這些都是協助自己靜心,認識自己的方式。當我們沉浸其中時,我們更能在日常生活裡,享受灑落的陽光,和呼吸清爽的微風、清新的空氣。 繼續昂首闊步的走下去,生命一定會開始改變的,即便中途有短暫的停頓,或是倒退,但只要你堅持,足夠相信自己,現在播下的種子,有朝一日肯定會開花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療癒的酒精墨水畫體驗療癒的酒精墨水畫體驗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經常身處於壓力和焦慮之中,尋找方式來療癒身心,找回平靜和平衡。近年來,酒精墨水畫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正逐漸受到關注。這種療癒的體驗不僅可以幫助人們紓解壓力,還能啟發創造力,提升心理健康。本文將介紹療癒的酒精墨水畫體驗,探討其特點以及如何帶來放鬆和
Thumbnail
avatar
MF Academy
2024-04-04
《療癒的飲食與斷食》「好久不見,妳瘦了嗎?!」所謂「飲食男女」,人類對於食物與性愛的追求是本性,但隨著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的抬頭,飲食方式開始慢慢出現變化,少油少糖少鹽的概念以及有機蔬果在逐漸普及大眾,改變的動機除了追求外貌身型的美觀之外,促進身體的內部良好循環與健康維持也是大家首重的要點。
Thumbnail
avatar
茱莉亞
2024-03-19
〔療癒的神奇寶貝〕在身心靈學習與療癒的過程 我遇見了神奇寶貝的一切 是美妙的一場奇遇記 過往工作有機會接觸精油 當時我是做代銷業者 將精油效用了解透徹只是基本 在那個時期正流行自然療法 連發明家蘋果執行長賈伯斯 也在生前選擇自然療法 做為醫治的選項 讓生命以最自然的方式 平靜走到人生盡頭
Thumbnail
avatar
瘋愛
2024-03-05
療癒的飲食與社交|圖文日誌分享最近生活和心境的真實寫照。包括飲食的改變對生活的影響,以及對社交活動的一些糾結
Thumbnail
avatar
喬安納
2024-02-10
療癒的軌跡2020.12.30 原來自我療癒,靈魂對議題的順序與進程有自己的安排,我們要做的只是有願意療癒、願意面對自己的心。 在第一次清理家族業力時,雖然在老師的冥想帶領下,有進入、並看見爸媽各自身後所揹負的業力與框架,當時只是”看見”,並無法真心原諒與接納。 之後各種想趕快清理自己,好讓自己輕盈舒服
Thumbnail
avatar
Maxin美心
2024-01-31
療癒的真正意義我們現在說的「療癒」,似乎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吃美食,買可愛的商品,看「療癒」的直播。但這種「療癒」,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吃完美食,看完直播,隔天起床,還是空虛寂寞。 真正的療癒,是「重歸圓滿」 (whole),作用在心靈層次。當與生命源頭合一,心靈不再有分裂、罪疚、恐懼 = 圓滿 。
Thumbnail
avatar
Allie
2023-12-05
療癒的書籍讀後感:<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書中記錄了兩個同樣經歷許多苦難的人-達賴喇嘛&南非大主教屠圖,以對談的方式講述了人生如何在逆境中保有喜悅。 *養成精神免疫力-人總會生病,人的心一樣會生病,當有情緒時,別太自責,只需經歷它,平時可透過冥想或運動鍛鍊精神免疫力,讓自己在經歷逆境時多一些力量。 *享受生活中的當下-悲傷或苦痛也許都是
Thumbnail
avatar
Emilia Tsai
2023-11-21
療癒的書籍讀後有感- <一日浮生-十個探問生命意義的故事>作者:存在主義 心理治療大師 – 歐文.亞隆 書中用10個案例,融合在充滿哲學氣息的治療對話中,讓每個故事的案主以及讀者得以獲得心理的療愈。 "一日浮生"本身便充滿哲理,取自<沉思錄>一書的概念,"等時候到了,你將忘記一切;等時候到了,所有人也都將忘記你。" 人來到這世界上,就像是
Thumbnail
avatar
Emilia Tsai
2023-11-19
療癒的Buc-ee's紅帽海狸加油站海狸長著一個天真憨厚喜感臉,很適合叫菜市場風味的湯姆之類的,但偏偏他的名字有點特別,唸熟以後我連他的名字都愛上,巴可嘻~~~~~斯。
Thumbnail
avatar
Laiquid
2023-11-16
療癒的書寫昨天帶著煩惱的事睡去,今日醒來的時候,原本想著會不會繼續心煩而懶洋洋,不過也許一夜無夢,好好睡了一覺,感覺有精神許多,想了一下便決定起床書寫。
Thumbnail
avatar
claire
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