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生活:說好練習 你的選擇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進入空巢期,有人抱怨"突然沒有被需要的感覺,好失落啊!",我說:"你被自己需要都來不及了,還有時間失落?"

因為前面這段日子,我們忘了自己有什麼需要,所以沒被自己需要過。媽媽進入空巢,就像打了新冠疫苗拿到黃卡被認證,只要繼續保護好自己,其它,真的都開始成他人的責任,不在我們掌控之中。

摘自{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 彭菊仙著。

raw-image


化被動為主動

空巢期跟退休一樣,當長期關注孩子和工作的任務解除,鎂光燈移到在自己身上時,你是感到混身不自在,還是"終於換我做主角"的心態?
眼看許多人退休後成了五等公民:等吃飯、等睡覺、等孫子下課、等孩子下班、等回診,其它的時間就無限發呆無聊沒事幹或是感慨時不我予的想當年。

內政部112年統計,台灣人平均壽命80歲,65歲法定退休後至少還有15年的光陰,更別說如果像我一樣選擇50歲離開職場,至少人生還有30年需要用心經營;與其將剩下的日子都拿來"等"別人,為他人的需要而努力,不如"做"自己,為自己的需要而邁步,看看會成就什麼樣的人生。


無意識的排斥感

"我什麼都不需要啦!"、"我不想出門,待在家比較舒服"、"那個我不會,不用浪費時間學"......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


職場在意效率和效能,經過多年的戰鬥訓練後我們對於"排斥"無效和風險不確定的工作嚴然成了自然反應。然而,當人生不再有明確業績目標要追時,你會發現自己仍然將"排斥感"運用得淋漓盡致 - 所有看不到成效、摸不清未來產出的人事物,一律先排斥再說。

在❰成功方程式(下)❱一文中介紹的【恆毅力】這本書提到,興趣是靠接觸後的練習而觸發,換言之,不接觸人事物,會降低你產生興趣的機會,進而生活更無聊、更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對事更提不起勁,被深深的排斥感給包圍。

我的父親非常迷人 - 斯文有禮,充滿智慧;打的一手好牌,麻將、撲克,都是專家的程度;朋友非常多,家裏總有招待不完的客人。牌友們非常愛跟父親打牌,因為他話很少,牌品超優,而且有賭神級的牌技,即使打十次牌有十一次都是父親贏,牌搭子仍排著隊上門;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 - 爸爸燒的一手好菜,獅子頭、東坡肉、蛋餃等等,連江浙菜館的大廚都比不上他的手藝,牌友們除了現場享受無限量的美食外,甚至還能打包外帶。

退休後,爸爸成天待在家,朋友約外出,他拒絶,說太麻煩;找打牌,他嫌吵,不想打;來吃飯,他說懶得動,不想煮......久而久之,朋友不再上門、不再聯絡,他每天在家跟媽媽大眼瞪小眼,挑毛病、找碴,搞得媽媽壓力大,漸漸不想跟爸爸待在一個空間,索性一個待客廳,一個關房間;孫子放學,媽媽忙著打點,爸爸就出一張嘴碎唸。時間再久,爸爸因為每天成天坐著不動,身體毛病愈來愈多;排斥出門看醫生,病痛弄得他不舒服,情緒上來便找人唸、找人罵;大家被罵怕了,不同住的我索性少回家,而同住的弟弟,成天跟爸爸吵架。迷人的爸爸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行動不便、情緒暴燥、見人就罵、成天喊著生不如死的老先生。
父親的退休生活,在怨念中因病而結束;而我,則在他離世後才發現,爸爸把"賺錢養家"當成自己生命的唯一價值和意義,而退休不單單讓他從職場中退離,更讓他從人生意義和價值感中退出,他以憤怒排斥他人的同時,背後隱含的卻是排斥無用的自己。


說好練習

要改變習慣性排斥,有一個正向練習叫做『說好練習』,即在一天或一段時間內,對於每件發生的人事物或情況,都說『好』,然後產生行動。

例如朋友邀請你參加聚會,雖然你心中想著:要出門好麻煩、跟人交際好無聊,仍然練習說『好』,接受邀請。

說好練習的前題是事件本身對你或他人沒有安全危害、沒有違反法律和善良風俗、是你能力可及只是不習慣做或沒有動力做的事。在說好之後,請仔細觀察自己的內心感受和行為、對方反應、相關人事物的變化等等。

從觀察『說好』後的自己與他人的情緒、行為,可以提升對排斥感的意識,透過得到不同於以往的發現,增加接觸新事物的可能性,也可能從他人的反饋中找到激勵自己持續降低排斥感的動力。


總結

排斥感在心理學的角度,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讓你因為將危險拒於門外而避免受傷。然而當排斥感成為一種無意識的自然反應時,可能會令你陷入另一種危機。

透過『說好練習』,拿回對排斥的選擇權,將會讓你有不同的啟發。一起來試試看吧!

歡迎留言給我,分享你的『說好練習』成果~

avatar-img
花路教練 Nicole的沙龍
21會員
37內容數
活成一朵花,人生處處是花路。 歡迎如花般精采的你,進來坐坐,一起分享花香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管聽再多、想太多,就是一句老話「坐而言不如起而行ㄅ!」所以24年的退伍決定,都是告訴自己是人生另一個階段的轉換,不是”退休“,持續找到生活的目標及動力才是最重要的事。
斜槓生活的各方各面 多麼一針見血的"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啊!! 向斜槓生活學習,持續找到生活的目標和動力~
希雅 Sya-avatar-img
2024/03/17
🦐🦐好喜歡花路姐姐的文章,融合自身故事,溫柔提醒,像暮鼓晨鐘,喚醒大家對自我的重視,謝謝姐姐分享🥰退休與否,人生還在前進,切換不同階段,接受變化,探詢的過程也很美❤️
Monica Sya 小蝦 謝謝小蝦的鼓勵,像是充電般,更有動力前進。在百歲人生的年代,傳統觀念的"退休"已不存在,亦不是"第三人生"可以簡單帶過:上學的第一人生大約25年,上班的第二人生也約25年,但平均壽命80歲,而且壽命還隨醫藥和科技進步愈來愈長,這往後的超過30年時間,是古人們從未經歷過的新時代。我很榮幸的以自身經驗在創造時代,為後人建立標竿,這心情興奮又期待~希望透過文章, 小蝦現在就可以開始為百歲人生的未來做準備啦~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3/17
我的經驗是對任何新的人事物存著好奇心,說好練習就會自然而然發生。
熟齡文青 熟齡文青不用"說好練習"啦, 你的好奇心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了呢!要多跟你學習積極生活和臣服的力量,讓一切自然而然的美好起來~
落日月臺是一個深入靈魂的體驗,讓你思考生命的意義,並尋找對自己和他人的關懷。透過情感豐富的互動,你可以回顧自己的成就,並向著更美好的目標前進。
透過灣聲樂團的音樂會,重新定義古典音樂。從讓心情沉澱到讓情緒宣洩,進而到發現靈魂在音樂中的愉悅和新體驗。這是一場能夠讓觀眾重新認識自己、享受靈魂級SPA的音樂饗宴。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重要性,在退休後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滿足感。作者以自身經歷和決心為例,勇敢地決定活出自己,不僅僅是孫子需要的奶奶。文章以幽默而深刻的方式訴說了橘青春的心態和精神。
落日月臺是一個深入靈魂的體驗,讓你思考生命的意義,並尋找對自己和他人的關懷。透過情感豐富的互動,你可以回顧自己的成就,並向著更美好的目標前進。
透過灣聲樂團的音樂會,重新定義古典音樂。從讓心情沉澱到讓情緒宣洩,進而到發現靈魂在音樂中的愉悅和新體驗。這是一場能夠讓觀眾重新認識自己、享受靈魂級SPA的音樂饗宴。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重要性,在退休後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滿足感。作者以自身經歷和決心為例,勇敢地決定活出自己,不僅僅是孫子需要的奶奶。文章以幽默而深刻的方式訴說了橘青春的心態和精神。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有天老闆跟同事聊起「退休」,當時同事22歲,他說退休後想要坐在門口嗑瓜子,當下老闆願意給他一週有薪假去體驗退休生活。 我呢?有天不需要為了賺錢而工作,我會繼續工作嗎?又會選擇什麼樣工作? 聽從交辦事宜的工作模式即將被打破,得為自己安排時間用在哪裡,那我想過怎樣的生活?
Thumbnail
王先生從任職30多年的稅務機關退休後,每天睡到自然醒,久而久之自覺生活枯燥乏味,想幫自己找些終身學習的課程充電,查詢了新竹市竹塹社區大學跟竹松社區大學的春、秋季課程,內容十分豐富,學費也便宜,一學期有18週課程,每週1堂課,如果是1學分的課程,18週學費也才1600元、2學分才2600元(實際收費標
Thumbnail
最近和身旁一些屆齡退休的長輩們聊天,發現「似乎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退休後找到生活重心是非常重要的!」真是好現象~
Thumbnail
如果不投資的話,很難支付退休後的生活。 有人問,如果退休後,一個月只能花4萬元,你甘心嗎?難道你就不會想過一個月可以花費10萬元的退休生活嗎? 我針對這題的答案,就是醒醒吧! 如果你現在只能領4萬元的月薪直到退休,怎麼敢奢求退休後,失去了工作收入,還敢肖想有4萬元以上的開銷水準? 這不是
在退休之後,人們常常會陷入對於生活方向的焦慮,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開始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退休後的經驗,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心得。
Thumbnail
爸媽退休了,原本把上班與責任當作人生做重要的事的他們,找不到人生方向與重心,除了每天打開股市去看今日漲幅,或看著時下新聞隨口回應幾句,大部分的重心就放在生活小事裡,念著小事的規矩,希望小孩聽他們的話行事。 問他們說:『人生還有什麼其他想做的事嗎?』爸便會回答:『把房子一個一個處理掉,減輕負擔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空巢期和退休後,人們常常忘記自己的需要,導致失落感和排斥感。提出了從被動轉為主動、正向練習『說好練習』來改變排斥感的建議。
Thumbnail
退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本文探討瞭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退休,以及如何規劃退休生活,避免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的快速萎縮。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有天老闆跟同事聊起「退休」,當時同事22歲,他說退休後想要坐在門口嗑瓜子,當下老闆願意給他一週有薪假去體驗退休生活。 我呢?有天不需要為了賺錢而工作,我會繼續工作嗎?又會選擇什麼樣工作? 聽從交辦事宜的工作模式即將被打破,得為自己安排時間用在哪裡,那我想過怎樣的生活?
Thumbnail
王先生從任職30多年的稅務機關退休後,每天睡到自然醒,久而久之自覺生活枯燥乏味,想幫自己找些終身學習的課程充電,查詢了新竹市竹塹社區大學跟竹松社區大學的春、秋季課程,內容十分豐富,學費也便宜,一學期有18週課程,每週1堂課,如果是1學分的課程,18週學費也才1600元、2學分才2600元(實際收費標
Thumbnail
最近和身旁一些屆齡退休的長輩們聊天,發現「似乎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退休後找到生活重心是非常重要的!」真是好現象~
Thumbnail
如果不投資的話,很難支付退休後的生活。 有人問,如果退休後,一個月只能花4萬元,你甘心嗎?難道你就不會想過一個月可以花費10萬元的退休生活嗎? 我針對這題的答案,就是醒醒吧! 如果你現在只能領4萬元的月薪直到退休,怎麼敢奢求退休後,失去了工作收入,還敢肖想有4萬元以上的開銷水準? 這不是
在退休之後,人們常常會陷入對於生活方向的焦慮,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開始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退休後的經驗,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心得。
Thumbnail
爸媽退休了,原本把上班與責任當作人生做重要的事的他們,找不到人生方向與重心,除了每天打開股市去看今日漲幅,或看著時下新聞隨口回應幾句,大部分的重心就放在生活小事裡,念著小事的規矩,希望小孩聽他們的話行事。 問他們說:『人生還有什麼其他想做的事嗎?』爸便會回答:『把房子一個一個處理掉,減輕負擔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空巢期和退休後,人們常常忘記自己的需要,導致失落感和排斥感。提出了從被動轉為主動、正向練習『說好練習』來改變排斥感的建議。
Thumbnail
退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本文探討瞭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退休,以及如何規劃退休生活,避免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的快速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