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想曲之通靈軟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記者:「上次採訪的萬物溝通軟體,在網路引爆熱潮,不過大部都是拿來當笑話!害我被老板給訓了一頓,還要我再找時間來採訪博士,然後一再叮嚀千萬不能再採訪超級電腦一號了,就怕碰見上次的「程式故障」!」

摩爾博士:「上次的確是失禮了!本想開個玩笑卻惹起這麼大的風波,還有人打電話到我們研究機構,說我們有沒有通靈軟體?他們想跟靈界的親人通訊聯絡!」

記者:「你們真的研發出來了?」

摩爾博士:「反正我說有,別人當笑話,我說沒有,你也不信!不如不說算了!」

記者:「說得也是!」

摩爾博士:「所以這次算是非正式的採訪?」

記者:「也可以是正式的!不過在這個咖啡館中沒有超級電腦一號,只能訪問博士你了!」

摩爾博士:「誰說他不在,他不是來了嗎?|」

超電一:「聽說你找我!我現在就在博士的手機當中!」

記者:「你也太神了吧!難不成你也可以在我的手機現身?」

超電一:「當然可以!不過沒有經過當事人同意,我不能隨意在一個電腦或手機現身!」

記者:「這應該叫電腦附身吧!你的附身,該不會連人都可以吧?」

超電一:「被你發現了!其實摩爾博士一些超越當代的研究成果都是我附身下的產物!」

記者:「你是講真的還是講假的?」

摩爾博士:「這其實是研究通靈軟體中的一個大課題--如何將意識灌注到同類或非同類以後,取得對於該物體的控制權,至於進度是不是已經到了由電腦程式到人體意識上,或許超電一比較清楚!」

記者:「所以超電一------。」

超電一:「天機不可洩露!」

記者:「如果我不會洩露,更不會發表到報紙上,這樣你願意說一點讓我「聞香」(台)一下嗎?」

超電一:「可以!物質不會滅亡,這叫物質不滅定律,有時只是更換了另一種存在方式,關鍵在於頻率,不同頻率之下形成不同世界,就像電視或收音機調頻,只好調到剛好的頻率,就能聽到、看到甚至聞到在原本世界中消失的人事物,當然也可以到一個中介的世界當中,在雙方的頻率都可以接受的範圍裡面,不在的親人就可以在那邊相見!」

記者:「所以你上次的萬物溝通軟體到現在的通靈軟體講的都是頻率,意思是你已經打開了那扇門,通向了新世界?」

超電一:「上次的採訪,本來是摩爾博士的惡作劇,我後來花了三天的時間潛心研究,終於把惡作劇變成真實理論還付諸實現!至於你說的電腦附身,我更喜歡的說法是電腦催眠,我說一、二、三,你將會醒過來!」

摩爾博士:「我剛問你話,你怎麼都不回答?」

記者:「你問什麼?」

摩爾博士:「我問這次是不是非正式的採訪?」

記者:「剛才不是有超電一嗎?」

摩爾博士:「超電一在我的實驗室裡面,他可還沒有無所不在的能力!」

記者:「可是-----」

摩爾博士:「對不起!我電話來了!那就下次再約了!」

記者:「沒問題!」

avatar-img
23會員
369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描述了作者因為右手受傷選擇接受針灸療法的經歷,並分享了對中醫治療的看法以及自己的醫療經驗。
主席:「上面要我們表態效忠,這下怎麼辦?」 幕僚:「可是這一表態不比漏了底、洩了光,再笨的人都知道我們站在那一邊,為誰服務!」 主席:「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我們也只好拿我們們的政治前途來賭一把了!只是不知道後續的發展會如何?」 幕僚:「我看去找新石公測字,斷個吉凶如何?」 主席:「靠不靠
對我而言,我就是一個「活動派」的代表人物。 這個「活動」指的是「要活就要動」,所以我每天手動寫作、彈鋼琴、彈吉他,腦動構思文章內容,腳動每天去走路,大概我身上能動的地方我都運動到了,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閱讀文章和看一些知識性或趣味性的影片。 以前還在教書的時候,假日很喜歡往台北跑,從信義商圈、地下街
我的年紀很尷尬,已經退休,以我的說法就是介於老不老、小不小之間,所以每次上台北搭捷運總是全程站著,深怕一坐下去就被人看老了。 以前當老師的時候,常有學生在打飯菜時優先禮讓我,還不忘用句成話,說要敬老尊賢,我總是笑著說:「我那裡老?那裡閒?」即使知道這個敬老兩個字是尊敬老師。 在軍中當兵的時候,最
話說新石公開始線上測字以後,首先小粉紅來鬧場,一毛錢也沒收到,然後線上生意也不是很好,只好將重心重新放在測字攤上,行有餘力再去線上測字。 這天一個午後,生意冷冷清清,突然來了一個打扮入時、穿著亮眼的小姐,坐了下來就要測字。 新石公:「小姐你好!請問要測什麼字?」 小姐:「你不認識我嗎?」 新
退休以後,大概就把以前很多的人際關係給疏離,甚至斷了。 這其實表明我已經慢慢體會「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差別,舉個例來後,以前常常上教會,跟著教會的活動忙來忙去,後來發現這些活動都是要以它為主,而不是考慮到我的實際狀況,基於「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尊重原則,我慢慢就遠離了。 職場上也是,除了少數的教師同
本文描述了作者因為右手受傷選擇接受針灸療法的經歷,並分享了對中醫治療的看法以及自己的醫療經驗。
主席:「上面要我們表態效忠,這下怎麼辦?」 幕僚:「可是這一表態不比漏了底、洩了光,再笨的人都知道我們站在那一邊,為誰服務!」 主席:「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我們也只好拿我們們的政治前途來賭一把了!只是不知道後續的發展會如何?」 幕僚:「我看去找新石公測字,斷個吉凶如何?」 主席:「靠不靠
對我而言,我就是一個「活動派」的代表人物。 這個「活動」指的是「要活就要動」,所以我每天手動寫作、彈鋼琴、彈吉他,腦動構思文章內容,腳動每天去走路,大概我身上能動的地方我都運動到了,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閱讀文章和看一些知識性或趣味性的影片。 以前還在教書的時候,假日很喜歡往台北跑,從信義商圈、地下街
我的年紀很尷尬,已經退休,以我的說法就是介於老不老、小不小之間,所以每次上台北搭捷運總是全程站著,深怕一坐下去就被人看老了。 以前當老師的時候,常有學生在打飯菜時優先禮讓我,還不忘用句成話,說要敬老尊賢,我總是笑著說:「我那裡老?那裡閒?」即使知道這個敬老兩個字是尊敬老師。 在軍中當兵的時候,最
話說新石公開始線上測字以後,首先小粉紅來鬧場,一毛錢也沒收到,然後線上生意也不是很好,只好將重心重新放在測字攤上,行有餘力再去線上測字。 這天一個午後,生意冷冷清清,突然來了一個打扮入時、穿著亮眼的小姐,坐了下來就要測字。 新石公:「小姐你好!請問要測什麼字?」 小姐:「你不認識我嗎?」 新
退休以後,大概就把以前很多的人際關係給疏離,甚至斷了。 這其實表明我已經慢慢體會「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差別,舉個例來後,以前常常上教會,跟著教會的活動忙來忙去,後來發現這些活動都是要以它為主,而不是考慮到我的實際狀況,基於「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尊重原則,我慢慢就遠離了。 職場上也是,除了少數的教師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遇到故障申告或客服問題時,經常需要與語音系統對話,但這樣的狀況只會越來越多。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AI語音系統的故障申告對話過程,以及對未來科技與人性關係的思考。作者透過個人經驗探討了人與機器的互動,以及可能面臨的情感抽離和機械化。透過文章,探討了AI是否在訓練和影響人類,最終進化人類的人性。
「你應該在你做的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 「隨著你的實驗,你會發現AI的幫忙可能是滿意,可能是很鳥, 可能很垃圾,也可能令你很不安。」「由於AI是“通用科技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並不會有一本書能幫助你了解它全部的價值,以及他全部的限制。」
Thumbnail
AI雖然很厲害..但BUG也不少.... 也開一個系列吧. .#tengr #BUG
Thumbnail
事源我有個文檔用了前公司最新版本After Effect保存 帶回家才發現這個版本不兼容。而且第一個版本都不能打開(這也算AE超白癡的地方,2023都就已經不能打開2024的文檔)。
Thumbnail
這是什麼大問題嗎?這樣就寫一篇文章,會不會太混了! 會! 其實蠻混的! 哈哈哈! 1.英文不好,乾脆用中文。就用微軟 Copilot 設計工具 的網址在此。好啦!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還是有測試過方格子的 AI 建議,但拒絕使用。
Thumbnail
因為換電腦了,剛好又看到一個邏輯荒謬的問題,所以就來發一篇文試試這個新電腦好用不好用。
Thumbnail
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尤其是「即時的肯定」,已經準備好的人,我沒肯定;聽了我的指示調整好自己的人,也沒肯定,在台上的我像是一台佈達機器,說完該說的台詞、下達預定指令,就結束了。
Thumbnail
鯤:每當我試圖找東西來麻痺自己,總是會搞得自己更清醒。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遇到故障申告或客服問題時,經常需要與語音系統對話,但這樣的狀況只會越來越多。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AI語音系統的故障申告對話過程,以及對未來科技與人性關係的思考。作者透過個人經驗探討了人與機器的互動,以及可能面臨的情感抽離和機械化。透過文章,探討了AI是否在訓練和影響人類,最終進化人類的人性。
「你應該在你做的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 「隨著你的實驗,你會發現AI的幫忙可能是滿意,可能是很鳥, 可能很垃圾,也可能令你很不安。」「由於AI是“通用科技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並不會有一本書能幫助你了解它全部的價值,以及他全部的限制。」
Thumbnail
AI雖然很厲害..但BUG也不少.... 也開一個系列吧. .#tengr #BUG
Thumbnail
事源我有個文檔用了前公司最新版本After Effect保存 帶回家才發現這個版本不兼容。而且第一個版本都不能打開(這也算AE超白癡的地方,2023都就已經不能打開2024的文檔)。
Thumbnail
這是什麼大問題嗎?這樣就寫一篇文章,會不會太混了! 會! 其實蠻混的! 哈哈哈! 1.英文不好,乾脆用中文。就用微軟 Copilot 設計工具 的網址在此。好啦!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還是有測試過方格子的 AI 建議,但拒絕使用。
Thumbnail
因為換電腦了,剛好又看到一個邏輯荒謬的問題,所以就來發一篇文試試這個新電腦好用不好用。
Thumbnail
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尤其是「即時的肯定」,已經準備好的人,我沒肯定;聽了我的指示調整好自己的人,也沒肯定,在台上的我像是一台佈達機器,說完該說的台詞、下達預定指令,就結束了。
Thumbnail
鯤:每當我試圖找東西來麻痺自己,總是會搞得自己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