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菜,古即有之,小子淺陋,至今始知!
唐韓愈《孔公墓志銘》:“明州貢海蟲、淡菜、蛤蚶。”明楊愼《升庵經說·夏小正》:“寧波有淡菜,其形不典。一名殼菜,亦以形近。”淸李漁《風箏誤·婚鬧》:“且嘗新淡菜,莫厭舊蟶條。”參見“貽貝”。
淡菜不淡!
字典釋義:「貽貝的肉經燒煮曝灑而成的乾製食品。味佳美,以煮曬時不加鹽,故名。」
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啊!郎瑛在《七修類稿》也認為「淡菜」這個名字語義不通,而他提供另一種說法,他說南海一帶的蜑(ㄉㄢˋ)戶挖蚌是為了取珠,兼把蚌肉當作食物,由於隨手可得,像是菜一樣沒有價值,
略云:予嘗思之,命名不通。如以淡為啖固通,而菜字義亦不通。又嘗見昌黎集載,孔戣為華州刺史,奏罷明州歲貢淡菜,亦是此淡字,竟不能通。後見廣人云:「南海取珠者名曰蜑戶,蓋以蚌肉乃取珠人所常食者耳。賤之如菜也。」其義始通。
淡 切音 tam6, 蜑 tan6, 尾音一閉口一開口之細微差異而已! 以前字為常用字,因而在書寫時訛誤!此詞彙,一直延續至今,中文亦稱「淡菜」!而閩南語音則訓讀「淡」,為 tsiann2,是「淡而無味」的閩南語音! 這個音字據福州話互學團擬字,為「井」字的變音,切音Tsing2 -> tsian2->tsiann2! 以井水相對海水而言是淡味。《康熙字典》有針對此音造字,「上斬下食」!
福州話則承繼另一個用語「殼菜」!這個語彙也是淵源流長!語出:
宋邵博《聞見後錄》卷三十:“劉貢父呼蔡確爲‘倒懸蛤蜊’,蓋蛤蜊一名‘殼菜’也,確深銜之。”
劉貢父揶揄蔡確姓名,說是倒過來念的「蛤蜊」,是射其異名「殼菜」,倒置成「菜殼」!在普通話兩詞彙是不同音的,但是,用福州話(koouk55 cai213),閩南話 (khak-tshai3)來說,兩者是同音的!從這,可以體現方音需要保留與發揚的理據!有時候要跟古人溝通,方音是一把通關密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