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如何用「三不朽」培養你成為將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要培養自己成為將軍,


可以用中華文化裡面的「三不朽」來指導自己每日的活動。


但核心是要把「三不朽」以西方的方式來實踐。


「三不朽」在中華文化裡面,是「立德」「立功」「立言」,


你可以看到,「立德」放在「立功」的前面,


「立功」又放在「立言」的前面。


「立德」放在「立功」前面,


導致台灣人常常「溫良恭儉讓」,很多機會都讓給別人;


而「立功」又放在「立言」的前面,


導致台灣人常常是「過度謙虛」,不懂得溝通自己的成就。


那要怎麼以西方的方式實踐「三不朽」呢?


其實,就是把這三不朽的順序反過來,


把「立言」放在「立功」前面,把「立功」放在「立德」前面。


首先要能「立言」,


你需要很會寫作,很會紀錄,很會溝通,


能夠潛移默化將周遭的人的想法與你同步,


再來要能「立功」,


你指路,他們實踐,一起做出成果,立下功勞。


你開始理解,你團隊的成員成功,就是你最大的成功。


最後要能「立德」,


也就是不居功,將Credit 多給合作的人,


當你有這個氣度,你的品德就會在人群中累積,


近悅遠來,你的軍隊也就愈來愈發達茂盛。

avatar-img
540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Threads上的朋友問到數學系的人是怎麼看數學? 在我的經驗上,在數學系一二年級的時候會覺得數學是神, 在數學系三四年級的時候,因為要找工作了,才發現自己變成神的祭品。 我想數學系最有價值的能力會是「數學建模 Mathematical Modeling」, 例如工程數學的內
▋CD法的基本原則 CD法,即Create by Doing,是一種即興創作的方法。這種方法鼓勵創作者隨意記錄當下的想法,而不必過多關注文章的結構或主題。這種自由寫作的方式能幫助創作者打破寫作的束縛,更加自然地展現思維過程。透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更好地捕捉瞬間的靈感,也能讓作者的想法在書寫中
1. 沒有聚焦在一本經典書籍或論文上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試圖閱讀大量的書籍和論文,認為這樣可以廣泛涉獵並提升知識水平。然而,這樣的做法常常導致學習成果分散,難以深入理解任何一個主題。事實上,選擇一本經典之書或一篇具有深遠影響的經典論文,並深入鑽研其內容,能夠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一個領
如果是來自比較數學與理論的學科, 尤其研究對象是人群的學科, 幾乎不可能自己重做一次實驗, 看看這些數學理論「是不是實際上好用」。 我那時候就體會到, 數學只是一種空中樓閣, 我們還需要有具體的實驗數據, 來把數學與世界接地。 而什麼領域既能有數學理論,
在計畫和實施之間,總會有一些不可預見的情況影響進程。為了能夠應對這些變化,我們需要兩個關鍵策略:預留足夠的餘量和準備B計畫。 ▋計畫的靈活性 許多人在制定計畫時,往往會追求完美。然而,無論計畫多麼詳細周全,實施過程中總會有意外發生。當遇到這些意外時,我們需要一個備用方案,也就是所謂的B計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Threads上的朋友問到數學系的人是怎麼看數學? 在我的經驗上,在數學系一二年級的時候會覺得數學是神, 在數學系三四年級的時候,因為要找工作了,才發現自己變成神的祭品。 我想數學系最有價值的能力會是「數學建模 Mathematical Modeling」, 例如工程數學的內
▋CD法的基本原則 CD法,即Create by Doing,是一種即興創作的方法。這種方法鼓勵創作者隨意記錄當下的想法,而不必過多關注文章的結構或主題。這種自由寫作的方式能幫助創作者打破寫作的束縛,更加自然地展現思維過程。透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更好地捕捉瞬間的靈感,也能讓作者的想法在書寫中
1. 沒有聚焦在一本經典書籍或論文上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試圖閱讀大量的書籍和論文,認為這樣可以廣泛涉獵並提升知識水平。然而,這樣的做法常常導致學習成果分散,難以深入理解任何一個主題。事實上,選擇一本經典之書或一篇具有深遠影響的經典論文,並深入鑽研其內容,能夠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一個領
如果是來自比較數學與理論的學科, 尤其研究對象是人群的學科, 幾乎不可能自己重做一次實驗, 看看這些數學理論「是不是實際上好用」。 我那時候就體會到, 數學只是一種空中樓閣, 我們還需要有具體的實驗數據, 來把數學與世界接地。 而什麼領域既能有數學理論,
在計畫和實施之間,總會有一些不可預見的情況影響進程。為了能夠應對這些變化,我們需要兩個關鍵策略:預留足夠的餘量和準備B計畫。 ▋計畫的靈活性 許多人在制定計畫時,往往會追求完美。然而,無論計畫多麼詳細周全,實施過程中總會有意外發生。當遇到這些意外時,我們需要一個備用方案,也就是所謂的B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先用基本“功”夯實,文武兼修,以功合一,成為通才。 再依興趣或生活所需發展與精進技術,成為專才。 最後形成完整論述與系統,高峰論談,好上加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寫作對於個人成長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師北宸寫作法和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及萬能寫作法的核心三元素。通過讓寫作成為利器,作者提倡讓寫作成為過好生活的最佳利器。
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教別人或是去分享我們所會的事情,而我們唯一能教別的人也只有我們已經會的事情。一旦能夠教,我們才能夠驕傲,所以成功一點都不難,我們只是重複的去教別人我們已經會的事情,我們不是在讓自己成為英雄,我們是在幫助別人成為更好的自己,自然而然你的生命就會往前推進。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先用基本“功”夯實,文武兼修,以功合一,成為通才。 再依興趣或生活所需發展與精進技術,成為專才。 最後形成完整論述與系統,高峰論談,好上加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寫作對於個人成長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師北宸寫作法和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及萬能寫作法的核心三元素。通過讓寫作成為利器,作者提倡讓寫作成為過好生活的最佳利器。
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教別人或是去分享我們所會的事情,而我們唯一能教別的人也只有我們已經會的事情。一旦能夠教,我們才能夠驕傲,所以成功一點都不難,我們只是重複的去教別人我們已經會的事情,我們不是在讓自己成為英雄,我們是在幫助別人成為更好的自己,自然而然你的生命就會往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