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痛!」醫療人員對不同性別病人的疼痛偏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人對疼痛的敏感度不同。我算是很能忍痛的人,甚至在生產的時候,還曾經被醫師命令「你痛要叫,不然我沒辦法配合你用力!」但是我聽過有長輩在生產的時候從頭叫到尾,還要求她的老公要站在旁邊讓她毆打...orz


所以,我不曾有因為疼痛而去急診的經驗。唯一一次真的痛到想掛急診,卻已經因為極度的疼痛失去行動能力,只能自己想辦法熬過那個痛了。


對於痛到要掛急診的人,應該都會希望能夠讓痛痛快點消失吧?但是,醫師與護理師是否會開立處方,讓病人的痛痛快點離開呢?


最近的一個研究發現,醫師與護理師比較傾向於忽視女性病人的疼痛!


這個研究是在美國與以色列進行的。研究分兩部分,一部份是分析21851份電子出院記錄(美國4275份,以色列17576份),另一部份則是進行一項控制實驗,測試醫護人員對男性與女性患者疼痛程度的判斷。


在分析電子出院記錄方面,以色列的資料顯示,女性患者只有38%會得到止痛藥處方,低於男性的47%。而且,即使控制了患者報告的疼痛分數、特徵、醫師特徵與急診室特徵,性別差異還是存在;且這種性別差異在不同年齡組的病人以及各種疼痛程度中都有。


另外,研究團隊發現,不論是提供何種止痛藥(研究中分為類鴉片類與非類鴉片類),女性患者能得到止痛藥的可能性都比較低;而護理師記錄女性患者的疼痛分數的可能性(37%)也低於男性(41%)。


美國醫院的資料分析,也有類似的結果:女性只有26%得到止痛藥處方,但是男性卻有31%得到處方。而且,即使是中度到嚴重的疼痛,女性患者得到止痛藥處方的可能性還是比男性低。而且,在女性患者報告的疼痛分數與男性沒有顯著差異的情況下,女性患者得到止痛藥處方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


由於醫院的情境可能不同,有可能會影響到醫護人員的判斷;所以研究團隊又進行了控制實驗。在這個實驗裡,他們邀請了109位醫護人員,其中96%是護理師,85%是女性。


研究團隊向醫護人員呈現一個臨床情境:一名病人因為背痛來急診,病人說自己的疼痛程度是9分(滿分是10分)。這個病人可能是男性或女性。然後,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疼痛的評分(滿分100)。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結果發現,當患者的性別是女性時,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只有72分;但是若患者的性別為男性,評分則上升到80.37分。


綜合上面兩個研究可以看到,醫護人員對女性的疼痛評分較低,且也比較不會記錄在病歷上。為什麼會這樣呢?


研究團隊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社會上本來就存在著認為女性會誇大報告他們的疼痛的這種偏見。人們認為,因為女性比較情緒化,所以她們就是那種有一點點痛就會哇哇叫的人,所以不需要對她們的抱怨太當真。


另外,有些女性可能會覺得,一點痛就要求止痛藥很丟臉,所以即使痛到去掛急診,她們也比較不會主動開口要求要開止痛藥。


這個結果讓我覺得有點驚訝,因為女性其實經歷疼痛的機會比男性高:偏頭痛在女性的罹患率比男性高、更不用提女性專屬的經痛與生產痛。但是在臨床,女性的疼痛卻有更大的機會被忽視與低估。


真是令人難過啊...


參考文獻:


Guzikevits, M., Gordon-Hecker, T., Rekhtman, D., Salameh, S., Israel, S., Shayo, M., Gozal, D., Perry, A., Gileles-Hillel, A., & Choshen-Hillel, S. (2024). Sex bias in pain management decis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1(33), e2401331121. https://doi.org/10.1073/pnas.240133112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8/06
謝謝老師分享,這真的是令人感到心痛的消息……既知如此,有沒有可突破的方法呢?
葉綠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6
❦ 莊小昕 首先,因為這是國外的研究,或許應該先研究一下臺灣社會是否也有這種偏見。如果有,接下來大概就是需要對醫護人員進行教育了。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34會員
76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每個人對疼痛的敏感度不同。 但是,大家如果痛到要去掛急診,應該都會希望醫師讓自己的疼痛快點消失吧? 糟糕的是,最近的研究發現, 如果你是女性,醫護人員對你的疼痛比較不會當真喔!
Thumbnail
每個人對疼痛的敏感度不同。 但是,大家如果痛到要去掛急診,應該都會希望醫師讓自己的疼痛快點消失吧? 糟糕的是,最近的研究發現, 如果你是女性,醫護人員對你的疼痛比較不會當真喔!
Thumbnail
第一次說要照一般胃鏡的人,通常第一句話是問,會不會痛?其實照胃鏡完全不會痛,那為什麼照過胃鏡的人都說很痛?
Thumbnail
第一次說要照一般胃鏡的人,通常第一句話是問,會不會痛?其實照胃鏡完全不會痛,那為什麼照過胃鏡的人都說很痛?
Thumbnail
精神因感到壓力而長期處於緊張和焦慮狀態,會導致肌肉繃緊,進而影響身體健康,是心理影響了生理。作者分享自己性格容易緊張,令肩膊的肌肉時常拉緊,因而導致疼痛和影響了手臂的活動能力,並答應自己會依從醫生的拜託,學習放鬆自己。
Thumbnail
精神因感到壓力而長期處於緊張和焦慮狀態,會導致肌肉繃緊,進而影響身體健康,是心理影響了生理。作者分享自己性格容易緊張,令肩膊的肌肉時常拉緊,因而導致疼痛和影響了手臂的活動能力,並答應自己會依從醫生的拜託,學習放鬆自己。
Thumbnail
「檢傷需要幫忙!」護理師急忙地大喊, 混雜著鬧哄哄及一個女人歇斯底里的尖叫聲。
Thumbnail
「檢傷需要幫忙!」護理師急忙地大喊, 混雜著鬧哄哄及一個女人歇斯底里的尖叫聲。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