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朋友在Instagram上發限時自己終於逃離雷隊友的環境,轉到充斥一群優異隊友的環境裡,我心裡是有共鳴的:搜搜關鍵字,可以看見別人評點出15個你應該要避開的雷隊友,乍看這些資訊真受用,又多了一個分析人種性格在職場明哲保身的能力…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解讀,這種種類全面的文章應該也反映了人人都可以是雷隊友啦!
職場其實沒有所謂的雷隊友,
只有看不慣與不了解彼此工作方式與個性的隊友們,也許我們能從轉念與溝通開始。
我對同事R也有相同不滿的心情,我們同部門,一起為公司產品設計包裝,
剛進公司沒多久,我就可以觀察出他產出快速,也非常有效率。
某些任務上我們工作的方式相反,他做事快速、效率的地方,我反而注重細節、小心翼翼,遵循一定的流程與時程;某些任務上我則是快手快腳,他則是相反。
在我加入公司的前期,我既看不慣他的做法、也不習慣他要求我與他一樣快、做法一樣。但共事的期間,我意識到他希望我能跟他一樣快速,一方面是怕主管責罵他沒有扮演好Mentor的角色、另一方面則是他自己很喜歡教導或出於好意幫助他人。
客觀來說你心中的雷隊友,
只是工作風格、步調、以及點出來的技能樹與你不同罷了。
抱怨與訴苦是我們最後的下下下策,
在那之前,請至少先試試看和你的隊友或主管溝通。
回到我與同事R的故事,我們到現在還是有許多部份需要磨合,但在我提出「其實我很在意每一天我都只能接到需要當日完成的任務」後,我們找到了一種默契:他知道我在意時程,所以會告知我要什麼時候完成或提前問我能不能協作;我也知道他對於設計與流程有期望的規範與要求,所以我也會盡可能配合他的方式來完成。
我們兩種在跑任務上的方法雖不同,但複製主管的話:你們兩個在我的評估中是多元的搭配。我們能力上雖不同,但能在某些關鍵時刻上互補學習(雖然我是不知道我夠不夠格給我的同事學習XD...)
在我們相互與同事或家人朋友間抱怨自己與雷隊友共事時,也許我們想抱怨的從來就不是同事多麼雷,而純粹是想釋放自己沒能找到好方法與對方開起溝通調整的遺憾的情緒。
比對前後的工作環境,讓我有新的啟發,這多元的職場叢林,可以在某些職場環境中看到一群"一模一樣"的人做著一樣或不同的工作;或者看到一群性格與工作風格"完全迥異"的人做一樣或不同的工作。
不知道大家習慣在哪種環境工作呢?
話說,才第三篇而已竟然就周更失敗了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