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精神情勒大師出沒請注意

團隊精神情勒大師出沒請注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對團隊精神的定義是什麼?


愈來愈多公司講求團隊合作,而不是大家各司其職,自掃門前雪。團隊合作用意當然是希望大家能協作,創造更大的效益。


不過要能成就團隊合作,很重要的一點是所有成員要有向心力,彼此能互相信任跟尊重,否則就很容易產生團隊爭鬥,或扯後腿的現象。


而團隊沒有向心力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家對什麼是「團隊」的想法不同。


是展現團隊精神? 還是用團隊精神情勒?


X 團隊要在兩周內做出一份分析報告向高層匯報,X 團隊就針對這份報告討論大家初步的看法,並分工各成員要負責哪個子項目。由於這份報告是臨時額外分派的工作,所以團隊必須在原有工作之外,另外安排時間完成這份工作,也就是說大家必須加班處理這份臨時事項。


於是問題就來了。


團隊成員 A 認為即使在分工後,大家還是要「同時一起」做報告。這意味著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大家必須「在一起工作」。


但團隊成員 B 的看法就不同了,B 認為經過討論達成對報告的初步共識,並完成分工後,就在訂好的期限內,各自找時間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完成後再一起檢視討論,中間有問題也可以再一起討論解決。


畢竟每個人做事效率不同,有些人對於自己分派到的工作沒有任何問題,但他需要比別人長一點的時間完成,分工的部分就可以各自安排時間進行。


A 成員則認為全部的團隊成員都必須全程同進退,有人還沒有完成分工的部分,其他人就要在旁邊陪他,縱使他根本沒有任何問題需要別人幫他解決。


B 成員則不認同這種想法,畢竟大家不是來當保母,為什麼有人自己分配到的工作沒做完,其他人要在旁邊做陪伴的角色? 如果是工作上有任何問題需要大家一起討論,那當然是需要聚在一起,發揮團隊的力量共同解決。但如果只是在旁邊默默坐著等待某一位團隊成員完成工作,根本是浪費其他人的時間,更何況還是要其他人加班等他。


當 A 成員和 B 成員因為這樣而出現意見分歧時,A 成員便不斷攻擊 B 成員沒有團隊精神,持續洗腦大家我們是一個團隊,就是要一直在一起工作。


但把所有人綁住就是團隊精神嗎?


團隊精神的用途是驅動團隊成員們互相幫助,為共同目標努力。但如果大家對團隊精神的定義不一致,甚至利用團隊精神惡意牽制他人,恐怕團隊精神就不是一種正向驅動力,而是成為一種情勒的工具。


avatar-img
Open Career
54會員
62內容數
Open Career會透過職場問題分析,和大家一起開拓對於職場問題的思考與應變能力。也會透過職涯訪談,邀請來賓分享職涯經歷,開啟多元職涯視野,透過這些分享,打破自我職涯限制與框架,建立自我優勢。合作來信: [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Open Career 的其他內容
績效考評工具中,有一種評估方式叫做 360 度評估。360度評估中有一個面向是同事間互評,用意在於同事間實際共事時間長,之間的溝通與其他工作上的接觸合作機會最多,能彌足主管沒有看到的死角,給出更多視角的回饋。 績效評估中加入了同事的意見,看起來能讓人得到更全面的回饋,但是凡事總是有個但是。評估
剛到新部門報到,首要角色就是成為一個敏銳觀察者。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需要先足夠了解這個環境,以防一不小心活在自己想像的泡泡裡。
報到的第一天,A 和另一位也是錄取同一份職缺的新人B 被叫到會議室和主管面談,討論往後的工作安排。 一開始不免俗地簡單自我介紹與聊聊對於往後職涯的想法。接著進到工作安排環節時,主管表示有兩項工作任務要分配給他們,簡單說明這兩份工作的內容後,便詢問他們各自的意願。
講到面試的決勝點,大部分的人會想到學歷、經驗、人格特質等各種硬實力&軟實力,但可能還遺漏了一點就是經濟壓力。
有一回在該月份新進x職級以上的員工,收到一場與高層主管面談的邀請。名義上是增進交流,實際上大概是來會會這些拿著優渥薪水的新人有幾把刷子。
績效考評工具中,有一種評估方式叫做 360 度評估。360度評估中有一個面向是同事間互評,用意在於同事間實際共事時間長,之間的溝通與其他工作上的接觸合作機會最多,能彌足主管沒有看到的死角,給出更多視角的回饋。 績效評估中加入了同事的意見,看起來能讓人得到更全面的回饋,但是凡事總是有個但是。評估
剛到新部門報到,首要角色就是成為一個敏銳觀察者。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需要先足夠了解這個環境,以防一不小心活在自己想像的泡泡裡。
報到的第一天,A 和另一位也是錄取同一份職缺的新人B 被叫到會議室和主管面談,討論往後的工作安排。 一開始不免俗地簡單自我介紹與聊聊對於往後職涯的想法。接著進到工作安排環節時,主管表示有兩項工作任務要分配給他們,簡單說明這兩份工作的內容後,便詢問他們各自的意願。
講到面試的決勝點,大部分的人會想到學歷、經驗、人格特質等各種硬實力&軟實力,但可能還遺漏了一點就是經濟壓力。
有一回在該月份新進x職級以上的員工,收到一場與高層主管面談的邀請。名義上是增進交流,實際上大概是來會會這些拿著優渥薪水的新人有幾把刷子。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病人住進加護病房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敗血性腦病變,都不會動了,可是護理人員們卻發現每天晚上的某個時間,他的右手就會突然舉起來去掐自己的脖子,力道之大,得他們兩個人阻止才壓得下來,到最後不得已只好把那隻右手給約束起來,但只要時間一到,那隻右手就會開始拉扯欄杆像要再舉起來一樣⋯⋯
那男人拿了張黑白泛黃的照片給我,畫面拍攝的是一農舍場景,有竹簍、木桶,還有曬衣竿,尋常鄉村背景,熾熱的夏天,兩個小男孩穿著汗衫在庭院內玩耍,他們人手一把木棍,抬頭望向那顆在空中被拋擲的西瓜,像在比賽誰能在降下的瞬間精準地剖開一樣。 畫面最前方站著另一個男孩,從形貌來看一眼便能看出不是本地人,他穿著
網路上流傳過幾個有關恐懼的心理測驗,列出四扇門、四種森林或是六個隧道,讓人選感覺最恐怖的,根據所選的答案分析你正害怕或逃避的是什麼,乍看答案會覺得好準,不過當你細讀每一扇門後就發現,其實每一種都怕,如選冰窖的是害怕失望和受傷,難道他不害怕選荒廢樓梯間的死亡,或破敗小木屋的窮困?
這病人住進加護病房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敗血性腦病變,都不會動了,可是護理人員們卻發現每天晚上的某個時間,他的右手就會突然舉起來去掐自己的脖子,力道之大,得他們兩個人阻止才壓得下來,到最後不得已只好把那隻右手給約束起來,但只要時間一到,那隻右手就會開始拉扯欄杆像要再舉起來一樣⋯⋯
那男人拿了張黑白泛黃的照片給我,畫面拍攝的是一農舍場景,有竹簍、木桶,還有曬衣竿,尋常鄉村背景,熾熱的夏天,兩個小男孩穿著汗衫在庭院內玩耍,他們人手一把木棍,抬頭望向那顆在空中被拋擲的西瓜,像在比賽誰能在降下的瞬間精準地剖開一樣。 畫面最前方站著另一個男孩,從形貌來看一眼便能看出不是本地人,他穿著
網路上流傳過幾個有關恐懼的心理測驗,列出四扇門、四種森林或是六個隧道,讓人選感覺最恐怖的,根據所選的答案分析你正害怕或逃避的是什麼,乍看答案會覺得好準,不過當你細讀每一扇門後就發現,其實每一種都怕,如選冰窖的是害怕失望和受傷,難道他不害怕選荒廢樓梯間的死亡,或破敗小木屋的窮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