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藥廠走跳的 (尤其是有美國市場) 對於 US FDA form 483 一定不陌生,更有需多台灣藥廠都以 zero 483 為最主要的目標。
何謂 483?
所謂的 483 是由一個 US FDA 稽核員用來紀錄稽核觀察的表單,稽查過程沒有觀察事項需要被記錄,稽核員就不會在結束會議時提出 483 表單,簡稱 zero 483,最終 FDA 的稽查結果會分為3類 (NAI/ VAI/ OAI)。
- No Action Indicated (NAI): 稽核過程沒有發現不良事項或不好程序
no objectionable conditions or practices were found during the inspection (or the objectionable conditions found do not justify further regulatory action) - Voluntary Action Indicated (VAI): 稽核過程雖有發現缺失但不足以採取監管或官方行動 (需要15天內根據483紀錄的缺失進行改正),FDA接受受稽查公司對缺失483的回覆。
objectionable conditions or practices were found but the agency is not prepared to take or recommend any administrative or regulatory action - Official Action Indicated (OAI): 建議採取監管或官方行動。
means regulatory and/ or administrative actions will be recommended.
依據上列的稽查結果,OAI 是最為嚴重的 !!! 但為什麼公司會被判定為 OAI 呢?
稽核員會根據查廠過程來提出判定 OAI 的建議,但最終被判定 OAI 是複雜的過程需要多重單位參與並考量多種因素:基於稽查的證據、被稽核廠商 483 缺失的回覆 (尤其重要)、公司歷史紀錄、缺失對病人的風險、以及是否為重複發生的缺失,一旦稽查是被判定為 OAI,就會開始考慮需要啟動 regulator meeting 或是開出 Warning Letter (警告信)。FDA 網站上可以查看 US FDA 稽核時開出的稽核觀察。
FDA會於 inspection dashboard 系統每周更新已結案且被分類的稽核紀錄,但並不是每次的稽核都會被更新上去,如這些類型的稽查 (inspection conducted by states, pre-approval inspection, mammography facility inspections, inspections waiting for a final enforcement action以及inspections of nonclinical labs) 是不會被上傳系統。當然相關的 warning letter 內容也可以在 FDA 系統上查詢到。
這其實是 LoMei 公司的訓練內容擷取,已移除較敏感內容,QM 大大看到不要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