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學生如何有效管理情緒波動】 ── 1. 情緒命名 2. 情緒理解 3. 情緒評估

更新於 2024/08/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碩博士階段的學術研究常常伴隨著高壓和不確定性,情緒波動成為許多研究生面臨的常態。然而,情緒並非簡單地分為“好”或“壞”,而是一種不斷流動的狀態。正如李松蔚老師在情緒管理課程中所提到的,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更自然、更靈活地應對這種流動,從而達到更好的情緒狀態。


▋情緒命名


作為碩博士學生,在繁忙的研究工作和生活壓力下,學會準確地命名你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當你感到壓力、焦慮或自我懷疑時,能夠清楚地描述這些情緒,有助於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它們。


例如,當我自己還在攻讀博士學位時,初期的焦慮感主要來自於不確定性的研究進度和對未來的擔憂。這些情緒一旦被命名,便能夠更清楚地被識別,從而找到應對的方法。


▋情緒理解


接下來,理解情緒的來源對於碩博士學生尤為重要。你可能會發現,許多負面情緒往往與過高的自我期望、不確定的研究結果或是學術壓力有關。理解這些情緒從何而來,可以幫助你找到更具體的解決方案,而不是讓情緒淹沒你。


在我攻讀統計學博士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將焦點放在日常的小進步上,而不是急於達到終點。這種對情緒來源的深刻理解,使我能夠更平靜地面對學術壓力和挑戰。


▋情緒評估


最後,學會評估情緒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是碩博士學生管理情緒的重要技能。當你感到情緒波動時,問問自己:這個情緒是否足以影響我的研究進度?它會持續多久?這些評估能夠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是否需要採取措施來應對,還是可以放下這些情緒,繼續前進。


例如,在完成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我曾經因為一個實驗結果不如預期而感到沮喪。但通過情緒的記錄和評估,我意識到這只是短暫的失落,不應該過於影響我的研究進度。這種紀錄和評估的習慣,使我在面對挑戰時更有自信,並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借鑒過往的經驗。


總結來說,情緒管理對於碩博士學生至關重要。它並不是要抑制或忽視情緒,而是要通過命名、理解和評估,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處理學術生活中的種種挑戰,達到更穩定的情緒狀態,從而在研究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順利。

avatar-img
52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我們的工作時間愈來愈長?」 「問題的源頭在生產工具本身。 生產工具愈進化,愈高級,效率愈高,愈好用, 我們就用得愈多,所以工作時間就愈長。」 「工具不僅為你解決問題,還會在你始料未及的地方,推開新的可能性的大門。」 「這扇大門一但推開,就再也關不上了,只會把門撐
1. 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捨本逐末: - 有些同學熱衷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一年內讀了多少本書,或者是短時間內讀完了多少書籍,似乎這樣的紀錄能夠證明他們的學習成果。然而,閱讀的真正價值並不在於你讀了多少本書,而在於你從這些書中獲得了什麼樣的啟發和理解。單純追求閱讀數量,往往會導致浮躁的學習態
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來說,建立有效的知識管理系統是完成學術研究的重要一環。然而,Niklas Luhmann 的卡片盒筆記系統卻與現代知識管理專家所推崇的方法有著顯著的差異。理解這些差異,不僅能幫助你建立更有效的筆記系統,還能避免現代知識管理中的一些常見誤區。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 盧曼的卡
「“謬見 (Misbelief)”是人們看(View)世界,理解(Reason)世界,向他人描述(Describe to Other)世界時,所遭受的“失真的視角 (Distorted Lens)”。」 「“謬見 (Misbelief)”也是一個過程,像是一個“漏斗 (Funnel)”,讓
1. 過度自信於自己設計的實驗: - 許多博士生在剛開始研究的時候,對自己設計的實驗抱有過高的期望。他們認為,只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必然能夠得到突破性的結果。然而,這種「盲目的自信」往往忽視了實驗設計中的潛在問題,例如變數控制不嚴謹或假設不夠合理。這導致他們在面對實驗失敗時不願意承認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學習往往被認為是嚴肅的、集中的活動,如閱讀文獻、撰寫論文、參加學術會議。然而,日本作者荒木博行與海老沢潮在《独学の地図》中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學習不僅限於課堂和研究,而是發生在我們體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學習可以被定義為「體驗前後的差異」,這一觀點對碩博士生具有特別的啟示性,讓
「為什麼我們的工作時間愈來愈長?」 「問題的源頭在生產工具本身。 生產工具愈進化,愈高級,效率愈高,愈好用, 我們就用得愈多,所以工作時間就愈長。」 「工具不僅為你解決問題,還會在你始料未及的地方,推開新的可能性的大門。」 「這扇大門一但推開,就再也關不上了,只會把門撐
1. 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捨本逐末: - 有些同學熱衷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一年內讀了多少本書,或者是短時間內讀完了多少書籍,似乎這樣的紀錄能夠證明他們的學習成果。然而,閱讀的真正價值並不在於你讀了多少本書,而在於你從這些書中獲得了什麼樣的啟發和理解。單純追求閱讀數量,往往會導致浮躁的學習態
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來說,建立有效的知識管理系統是完成學術研究的重要一環。然而,Niklas Luhmann 的卡片盒筆記系統卻與現代知識管理專家所推崇的方法有著顯著的差異。理解這些差異,不僅能幫助你建立更有效的筆記系統,還能避免現代知識管理中的一些常見誤區。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 盧曼的卡
「“謬見 (Misbelief)”是人們看(View)世界,理解(Reason)世界,向他人描述(Describe to Other)世界時,所遭受的“失真的視角 (Distorted Lens)”。」 「“謬見 (Misbelief)”也是一個過程,像是一個“漏斗 (Funnel)”,讓
1. 過度自信於自己設計的實驗: - 許多博士生在剛開始研究的時候,對自己設計的實驗抱有過高的期望。他們認為,只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必然能夠得到突破性的結果。然而,這種「盲目的自信」往往忽視了實驗設計中的潛在問題,例如變數控制不嚴謹或假設不夠合理。這導致他們在面對實驗失敗時不願意承認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學習往往被認為是嚴肅的、集中的活動,如閱讀文獻、撰寫論文、參加學術會議。然而,日本作者荒木博行與海老沢潮在《独学の地図》中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學習不僅限於課堂和研究,而是發生在我們體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學習可以被定義為「體驗前後的差異」,這一觀點對碩博士生具有特別的啟示性,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1. 命名情緒: - 當你有情緒時,給情緒「命名」(如快樂、開心、幸福、憤怒、愧疚、焦慮、心虛)。這是理解情緒的第一步,能幫助你更清楚地辨識和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命名情緒讓你能夠客觀地看待它,而不會被情緒淹沒。 2. 理解情緒來源: - 理解這個情緒與「什麼事」有關,並找到
李松蔚老師在這講中,提供了一個3步驟框架,來幫助你我紀錄情緒。第一步:當你有情緒時,給情緒「命名」。(快樂,開心,幸福,憤怒,愧疚,焦慮,心虛)第二步:理解這個情緒與「什麼事」有關,是從哪裡來的。第三步:評估情緒的「大小」,是不是很嚴重,是不是一直持續,還是一下就沒了。
Thumbnail
情緒管理和情緒穩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的關係,首先,情緒管理是促進情緒穩定的工具,透過學習來辨認、理解並有效地應對情感,可以減少情緒波動,在壓力或情緒挑戰出現時,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情緒穩定能夠支持情緒管理,當個人處於情緒穩定狀態時,能夠更容易有效地應用情緒管理技巧 當個人能夠有效地應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情緒管理工作坊的文章,內容包含了如何學習覺察情緒與辨識情緒,並透過課程方式練習轉化情緒並調節壓力。並提及四種面對人生苦難的境界,以及過往經驗對於每個人面對情緒的影響。
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嗎? 你能準確地分辨情緒間的差異嗎? 你或是周邊的人是否有情緒管理上的問題或是困擾呢?   以上這些問題對你來說是容易回答的嗎?       (圖片出處:https://www.firstcry.com/intelli/articles/all-about-child
Thumbnail
你好,讀者朋友 很高興你提出這個問題,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話題,特別是在目前這個高壓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情緒的挑戰,無論是工作上的壓力,還是生活中的挫折,都可能導致內心的消耗。 如果不加以管理,這些情緒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身心健康。接下來,我會從多個角度來分享一些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1. 命名情緒: - 當你有情緒時,給情緒「命名」(如快樂、開心、幸福、憤怒、愧疚、焦慮、心虛)。這是理解情緒的第一步,能幫助你更清楚地辨識和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命名情緒讓你能夠客觀地看待它,而不會被情緒淹沒。 2. 理解情緒來源: - 理解這個情緒與「什麼事」有關,並找到
李松蔚老師在這講中,提供了一個3步驟框架,來幫助你我紀錄情緒。第一步:當你有情緒時,給情緒「命名」。(快樂,開心,幸福,憤怒,愧疚,焦慮,心虛)第二步:理解這個情緒與「什麼事」有關,是從哪裡來的。第三步:評估情緒的「大小」,是不是很嚴重,是不是一直持續,還是一下就沒了。
Thumbnail
情緒管理和情緒穩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的關係,首先,情緒管理是促進情緒穩定的工具,透過學習來辨認、理解並有效地應對情感,可以減少情緒波動,在壓力或情緒挑戰出現時,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情緒穩定能夠支持情緒管理,當個人處於情緒穩定狀態時,能夠更容易有效地應用情緒管理技巧 當個人能夠有效地應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情緒管理工作坊的文章,內容包含了如何學習覺察情緒與辨識情緒,並透過課程方式練習轉化情緒並調節壓力。並提及四種面對人生苦難的境界,以及過往經驗對於每個人面對情緒的影響。
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嗎? 你能準確地分辨情緒間的差異嗎? 你或是周邊的人是否有情緒管理上的問題或是困擾呢?   以上這些問題對你來說是容易回答的嗎?       (圖片出處:https://www.firstcry.com/intelli/articles/all-about-child
Thumbnail
你好,讀者朋友 很高興你提出這個問題,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話題,特別是在目前這個高壓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情緒的挑戰,無論是工作上的壓力,還是生活中的挫折,都可能導致內心的消耗。 如果不加以管理,這些情緒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身心健康。接下來,我會從多個角度來分享一些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