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的新櫃子」 圖文/黃雅鈴、月婉綺

「教室的新櫃子」 圖文/黃雅鈴、月婉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新學期開始,教室陸續有新資源和物品進入,

老師也抽空利用時間,將教室布置和整理好。

這天,老師在下午的時間,準備來組裝新的餐櫃,

孩子們看到都紛紛的來詢問老師在做什麼,

對於老師正要做的事情都感到很好奇。

  所以老師跟孩子特別說明組裝餐具櫃的物件和工具,

也讓孩子可以在過程中來幫忙老師扶板子或是協助固定,

一起為教室盡一份心力。而在組裝完成後,

孩子們看到新的餐具櫃都覺得很漂亮呢!也很期待正式使用的那天哦!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0會員
3.4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午餐音樂漸漸變小,小朋友收拾整理好自己的餐桌後……. 芮甯:老師,我可以去仿寫區嗎? 老師:可以。 惇嶸、禹安、睿綸:老師,我們也想去仿寫區。 老師:好喔! 老師跟著孩子來到仿寫區,小朋友依照老師介紹的步驟, 拿出一張紙,看著語詞區,一筆一劃的將文字仿
開學至今已經第四週了,我們幼幼班的新生加入蒲公英家也將近一個月了, 多數的孩子都已成功渡過適應期囉!而讓孩子能盡快渡過的原因, 除了是和班級老師慢慢建立出的信任感以外,穩定的作息活動, 也是讓孩子適應學校生活頻率的最好方法。 而在每天的作息時間內,我們會透過轉銜活動, 來銜接各個階段的
起床歌響起,教室裡的小朋友像是小螞蟻一樣,開始整理自 己的棉被,一一完成下午該完成的事情,接著孩子進到學習區開始整理, 每個人都有負責的區域,完成後就是孩子期待的桌遊時間。 這個星期開放的桌遊是不同圖樣與片數的拼圖,在開放時,老師一一 介紹了每組拼圖,在操作時的小技巧,聆
孩子們升上中班正式邁入第三個禮拜,在這幾個禮拜當中, 老師發現孩子們「主動性」變高了,都非常願意主動幫忙老師, 以及給予身邊的人協助。   這幾天,孩子們在廣場遊戲結束後,聽到老師說要收拾就會開始加快動作, 分工合作的一起完成。玩球的人會把球放到收納的地方, 玩遊具和騎車的人則是會
早上的廣場時間傳來了一陣敲打的聲音,是什麼呀? 吸引了還在哭泣的孩子們也引起了幼小班孩子們的注意, 原來是老師在摩伊斯村敲敲打打啦,孩子們都加快喝水的腳步, 期待趕快去試試看。 珉晴:老師,這是什麼聲音啊? 老師:這是摩伊斯村敲敲打打的聲音喔,你們想要去敲敲看嗎? 小朋友:想~ 老
開學第二週了,身為大班的孩子們已是蒲公英家最大的孩子了,也開始學習當哥哥姐姐。看見這學期來了弟弟妹妹,不禁想起自己剛來蒲公英家的樣子,曾經也是被照顧的身分,到現在也開始學習照顧弟弟妹妹。 有了從小被哥哥姐姐們照顧的經驗後,孩子們也開始學習模仿同樣的方式來照顧弟弟妹
午餐音樂漸漸變小,小朋友收拾整理好自己的餐桌後……. 芮甯:老師,我可以去仿寫區嗎? 老師:可以。 惇嶸、禹安、睿綸:老師,我們也想去仿寫區。 老師:好喔! 老師跟著孩子來到仿寫區,小朋友依照老師介紹的步驟, 拿出一張紙,看著語詞區,一筆一劃的將文字仿
開學至今已經第四週了,我們幼幼班的新生加入蒲公英家也將近一個月了, 多數的孩子都已成功渡過適應期囉!而讓孩子能盡快渡過的原因, 除了是和班級老師慢慢建立出的信任感以外,穩定的作息活動, 也是讓孩子適應學校生活頻率的最好方法。 而在每天的作息時間內,我們會透過轉銜活動, 來銜接各個階段的
起床歌響起,教室裡的小朋友像是小螞蟻一樣,開始整理自 己的棉被,一一完成下午該完成的事情,接著孩子進到學習區開始整理, 每個人都有負責的區域,完成後就是孩子期待的桌遊時間。 這個星期開放的桌遊是不同圖樣與片數的拼圖,在開放時,老師一一 介紹了每組拼圖,在操作時的小技巧,聆
孩子們升上中班正式邁入第三個禮拜,在這幾個禮拜當中, 老師發現孩子們「主動性」變高了,都非常願意主動幫忙老師, 以及給予身邊的人協助。   這幾天,孩子們在廣場遊戲結束後,聽到老師說要收拾就會開始加快動作, 分工合作的一起完成。玩球的人會把球放到收納的地方, 玩遊具和騎車的人則是會
早上的廣場時間傳來了一陣敲打的聲音,是什麼呀? 吸引了還在哭泣的孩子們也引起了幼小班孩子們的注意, 原來是老師在摩伊斯村敲敲打打啦,孩子們都加快喝水的腳步, 期待趕快去試試看。 珉晴:老師,這是什麼聲音啊? 老師:這是摩伊斯村敲敲打打的聲音喔,你們想要去敲敲看嗎? 小朋友:想~ 老
開學第二週了,身為大班的孩子們已是蒲公英家最大的孩子了,也開始學習當哥哥姐姐。看見這學期來了弟弟妹妹,不禁想起自己剛來蒲公英家的樣子,曾經也是被照顧的身分,到現在也開始學習照顧弟弟妹妹。 有了從小被哥哥姐姐們照顧的經驗後,孩子們也開始學習模仿同樣的方式來照顧弟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