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從那裏向南地遷去,住在加低斯和書珥之間,寄居在基拉耳。」(創 20:1)
這個「那裏」是指希伯崙,是亞伯拉罕與神交通,親密如朋友的地方,但不知什麼原因,他竟然向南地遷移了!原因不明,聖經沒寫,很可能是要表達出,這是亞伯拉罕出於自己的行動。南地一般的意思是較為安逸的地方,這種遷移神並不喜悅,但祂也沒禁止。生命的工作總是這樣,神的同在與聖靈的運行是那麼溫柔,像鴿子一樣,以至於太容易被忽視了,稍為急躁任性總是不以為意,但鴿子卻已經受驚嚇飛走了,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想想自己的身體也是一樣,健康的時候感覺是淡的,生活起居中不自覺的放蕩一些,燃燒青春也無所懼,直到疾病產生,只好付出加倍的代價,才得以恢復健康。生命在很底層的本質,似乎有著一貫的道理。
「亞伯拉罕題到他的妻子撒拉,說,她是我的妹妹。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創 20:2) 哦!怎麼似曾相識?是的,在蒙召的初期,他在埃及地就犯過一樣的錯誤了,羞愧中已經學得了功課,沒想到經過了超過 20 年,這個「劣根性」竟然又浮現出來,難道割禮,生命的長大,和屬靈上高超的經歷都是假的?這問題有點嚴重。
生命經歷不可能是假的,然而,老舊生命的復辟也是真的,這真叫人緊張,難道我們就要一直戰戰兢兢嗎?這不應該啊。該如何保持自己在得勝的地位和聲調中,永不失腳?找到一處經節是這樣的:「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呼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彼得後書 1:10) 是哪幾樣呢。「...要分外殷勤,在你們的信上,充足的供應美德,在美得上供應知識,在知識上供應節制,在節制上供應忍耐,在忍耐上供應敬虔,在敬虔上供應弟兄相愛,在弟兄相愛上供應愛。」(彼得前書 1:5~7) 這段敘述沒有模糊空間,就列舉法:信,美德,知識,節制,忍耐,敬虔,弟兄相愛,愛。這些項目都是美好令人稱羨的,並非嚴刑峻法逼人就範的,追求生命長大的過程是很享受的,要求的是內在知覺的持續「儆醒」,緊張與憂慮都是不必要的。
「...夜間神來在夢中對亞比米勒說,你要死啦!因為你取了那女人來;她原是別人的妻子。」(創 20:3) 神向亞伯拉罕掩面,卻向這外邦君王顯現!目的不是要向他施恩,而是警告,保守亞伯拉罕的妻子免受侵害。這真是神的子民何等的特權啊,在軟弱失腳之時祂更是在外面環境中,護衛保守;而相信這樣的恩待,必定使亞伯拉罕的心中羞愧,而更加興起敬畏。
「亞伯拉罕禱告神,神就醫好了亞比米勒和他的妻子,並他的眾女僕,她們便能生育。因耶和華為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的緣故,已經使亞比米勒家中所有的婦人,都不能生育。」(創 20:17~18) 正如寫這篇文章 創世紀015 時的感覺一樣,神好偏心喔,軟弱的是神的子民,受害的卻是周遭的人!這太絕了,我們也無法說好說歹了,畢竟是否要與神站在同陣線,是各人自願選擇的。像這裡所提到的亞比米勒王,就是表徵一種人,他們雖然相信有神,也有相當程度的知識,但行事為人卻還是照著自己的聰明,他們選擇與神客觀的「禮尚往來」,那神對他們就僅僅是公義的,而不是神子民所敬拜的「恩典的神」。
跟隨神的路讓我們越過越依賴,就像食物空氣之於人,沒有人願意從吃飯和呼吸畢業吧!好在祂是那麼可靠的一位,昔是今後以後永是的一位,讓我們可以安心的全然信託。這一章聖經短短的故事卻非常寶貴,再度提醒我們不用自討沒趣的出外遊蕩,老舊性情終其一生都依然蟄伏著,需要非常儆醒的有意操練,直到基督再來提接聖徒之時。即便如此他的保守還是無遠弗屆,不需憂慮擔心。或有失腳的事,「禱告」的權柄卻仍舊有效,地位遠遠在外邦君王之上,跌倒爬起來就可即刻開始「盡職」,讓祝福流露出去。
可把亞伯拉罕跟隨神的道路比喻成爬山,雖然負重前行頗為緩慢,但在主手中長年的訓練,已經遠離塵囂,達到一般人難以到達的高度了。即使稍有失腳,也如「高深湖泊」一樣,只是相對低下卻仍佔據絕對高位,再度見證生命活水的聚集,所有屬靈的長進都扎扎實實的在神面前蒙記念。基督已經登寶座,在宇宙的至高之處,從那裏有恩典如活水向外湧流著,口渴又願意的都可以來,取用生命的水喝。
這是永世中新耶路撒冷的景象:「...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啟示錄 22:1) 在靈中我們已經依稀可見。
Newman 2024/9/12
導覽頁:紐曼的思想漫步
參考資料:創世紀生命讀經 55 篇
要儆醒。
大學生活雖然美好,但誰想要一讀再讀?趕快取得學位,進到職場施展抱負所長比較重要。
若一個形象清新的人,有一天突然做了奇怪的事!不要覺得奇怪。
「劣根性」要到何時才擺脫?在肉身的日子,是不可能的。
失敗了,回到起初就好,禱告仍然有效!雖羞慚,仍代禱。跌倒了,但勿氣餒,屬地的塵埃還有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