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捲的細菌是怎麼產生的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會想像所有的細菌都是直直的小棒狀,但自然界中有許多細菌其實是彎彎曲曲的,就像是頭髮有「自然捲」一樣。但是,為什麼會有「自然捲」的細菌呢?細菌的「自然捲」又是怎麼產生的?


最近,有研究團隊以紅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這種(冒)粉紅色(泡泡)的細菌做研究,發現了「細菌自然捲」是如何形成的!


研究團隊在紅螺菌中發現了一種叫做PapS的蛋白質,這個蛋白質的頭(N端)與外膜蛋白孔道(Por39和Por41)結合,尾(C端)與肽聚糖層結合,把外膜和細胞壁連起來。這個PapS的排列就是螺旋狀的,就像是給細菌做了一個「髮捲」。


細菌長大的時候,細胞壁也要跟著長,所以需要不斷地在表面添加新的「建築材料」。而PapS形成的螺旋結構就像是在細菌表面設置了一系列的「減速帶」,讓負責添加新材料的「延長複合體」在細菌的外側曲線上移動得更慢,因此在那裡堆積了更多的材料。


結果就是,細菌的外側比內側長得快一些(快15%),就像植物莖的一側長得比較快,自然就捲曲起來了。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細菌會變成「自然捲」的形狀。


為什麼細菌要有「自然捲」呢?研究團隊認為,細菌的彎曲形狀不只是好看而已。這種形狀可能幫助細菌更好地在環境中移動,或者更容易附著在某些表面上。


研究團隊發現,類似PapS的蛋白質在許多其他種類的細菌,如根瘤菌屬(Rhizobium)與農桿菌屬(Agrobacterium)中也存在。這意味著「自然捲」可能是細菌界的一種「流行髮型」!


總而言之,理解細菌如何塑造自己的形狀,不僅讓我們了解到大自然的奇妙設計,說不定也有可能幫助我們開發新的方法來對抗有害細菌,或者更好地利用有益細菌。只是不知道,為何人類要有「自然捲」呢?


參考文獻:


Sebastian Pöhl, Giacomo Giacomelli, Fabian M. Meyer, Volker Kleeberg, Eli J. Cohen, Jacob Biboy, Julia Rosum, Timo Glatter, Waldemar Vollmer, Muriel C. F. van Teeseling, Johann Heider, Marc Bramkamp, Martin Thanbichler. An outer membrane porin-lipoprotein complex modulates elongasome movement to establish cell curvature in Rhodospirillum rubrum.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 (1) DOI: 10.1038/s41467-024-51790-z


avatar-img
112會員
29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植物的病害是影響作物產量的主因之一,所以非常多研究團隊都在研究植物的病害。在論文中,不乏展示植物被病菌感染的照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研究植物病害的論文,通常展示的照片,病菌都感染葉片的上表面;可是在自然界卻更常看到,葉片的下表面被感染! 有差別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真的有差別!
2024諾貝爾生醫獎在今天(2024/10/7)下午揭曉,得獎的兩個人是研究小RNA(microRNA)的Victor Ambros與Gary Ruvkun。 大家都知道RNA是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那「小」RNA是什麼呢? 看進來!
曾有人說:「法律如牛毛,越多毛的牛越健康」。多毛的牛是不是比較健康我不知道,不過多(葉)毛的棉花好像真的比較健康。 科學家發現葉毛可以阻擋昆蟲入侵,於是研究棉花,找到了一個基因對葉毛的密度很重要喔!
對植物來說,病菌與花粉管,都可算是入侵者;但是植物卻有完全不同的反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最近有研究團隊,觀察了植物對花粉與病菌的反應,很有趣喔!
梅子是梅(Prunus mume)的果實,直接吃的好像沒聽過,都是做成蜜餞來吃。我怕酸,所以很少吃梅子。 最近看《植物聞學家》,提到尚未成熟的梅子主要釋放的氣味是苯甲醛; 但是隨著梅子逐漸成熟,苯甲醛的量就逐漸變少,被有甜美香氣的γ-癸內酯。 有趣的是,γ-癸內酯竟然被認為「很有女人味」!
發源於天山的蘋果,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全世界2022年生產九千六百萬噸蘋果,以中國的產量最大,佔大約50%;美國、土耳其與波蘭分居二、三、四名。 由於果糖是糖之中甜度最高的,如果能提升蘋果中的果糖含量,應該可以讓蘋果更甜! 最近的研究找到了可以提升蘋果中果糖含量的基因!
植物的病害是影響作物產量的主因之一,所以非常多研究團隊都在研究植物的病害。在論文中,不乏展示植物被病菌感染的照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研究植物病害的論文,通常展示的照片,病菌都感染葉片的上表面;可是在自然界卻更常看到,葉片的下表面被感染! 有差別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真的有差別!
2024諾貝爾生醫獎在今天(2024/10/7)下午揭曉,得獎的兩個人是研究小RNA(microRNA)的Victor Ambros與Gary Ruvkun。 大家都知道RNA是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那「小」RNA是什麼呢? 看進來!
曾有人說:「法律如牛毛,越多毛的牛越健康」。多毛的牛是不是比較健康我不知道,不過多(葉)毛的棉花好像真的比較健康。 科學家發現葉毛可以阻擋昆蟲入侵,於是研究棉花,找到了一個基因對葉毛的密度很重要喔!
對植物來說,病菌與花粉管,都可算是入侵者;但是植物卻有完全不同的反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最近有研究團隊,觀察了植物對花粉與病菌的反應,很有趣喔!
梅子是梅(Prunus mume)的果實,直接吃的好像沒聽過,都是做成蜜餞來吃。我怕酸,所以很少吃梅子。 最近看《植物聞學家》,提到尚未成熟的梅子主要釋放的氣味是苯甲醛; 但是隨著梅子逐漸成熟,苯甲醛的量就逐漸變少,被有甜美香氣的γ-癸內酯。 有趣的是,γ-癸內酯竟然被認為「很有女人味」!
發源於天山的蘋果,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全世界2022年生產九千六百萬噸蘋果,以中國的產量最大,佔大約50%;美國、土耳其與波蘭分居二、三、四名。 由於果糖是糖之中甜度最高的,如果能提升蘋果中的果糖含量,應該可以讓蘋果更甜! 最近的研究找到了可以提升蘋果中果糖含量的基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好吧~看著眼前兩條晃動的觸鬚…… 不出我所料,不是蒼蠅、蚊子,就是蟑螂、螞蟻這種好殺的昆蟲…… 這長觸鬚……是小強吧… 還是這個屋子… 我到底是還要死幾次?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這篇要寫介紹寫得有點心虛,畢竟這次來就診的是個已經治療兩年皮黴菌感染,跑過多家醫院卻還是會復發的孩子。但想想好像有些奇怪的論述在黴菌治療上一直反覆聽到,似乎可以幫皮黴菌平反一下(?)
Thumbnail
先前曾發表文章跟大家分享「微針」與「藻針」的差異,兩者聽起來都是"針",但其實差異很大。這次我想更深入的跟大家說明「藻針」這部分,有很多細節很值得分享。
Thumbnail
人生有沒有所謂的劇本呢? 我們的人生是自己打造出來的,還是被套用出來的? 蜜蜂採蜜、構築蜂巢。 螞蟻扛糧、挖建蟻穴。 小昆蟲的蟲生軌跡寫在基因裡,生存、繁衍、禦敵…… 我們的基因裡也寫著訊息,是否也帶著我們的生命軌跡? 或者說……劇本。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
Thumbnail
當前還是景氣不明的狀態,管理上找不到人也就不補人,能自己做就不外包,省多少算多少。在不久之前主管發現榕樹有捲葉蟲,真正的學名應該較【薊馬】。於是請防治業者報價,施作一次要NT:4600元,故只好自己施藥控制。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好吧~看著眼前兩條晃動的觸鬚…… 不出我所料,不是蒼蠅、蚊子,就是蟑螂、螞蟻這種好殺的昆蟲…… 這長觸鬚……是小強吧… 還是這個屋子… 我到底是還要死幾次?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這篇要寫介紹寫得有點心虛,畢竟這次來就診的是個已經治療兩年皮黴菌感染,跑過多家醫院卻還是會復發的孩子。但想想好像有些奇怪的論述在黴菌治療上一直反覆聽到,似乎可以幫皮黴菌平反一下(?)
Thumbnail
先前曾發表文章跟大家分享「微針」與「藻針」的差異,兩者聽起來都是"針",但其實差異很大。這次我想更深入的跟大家說明「藻針」這部分,有很多細節很值得分享。
Thumbnail
人生有沒有所謂的劇本呢? 我們的人生是自己打造出來的,還是被套用出來的? 蜜蜂採蜜、構築蜂巢。 螞蟻扛糧、挖建蟻穴。 小昆蟲的蟲生軌跡寫在基因裡,生存、繁衍、禦敵…… 我們的基因裡也寫著訊息,是否也帶著我們的生命軌跡? 或者說……劇本。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
Thumbnail
當前還是景氣不明的狀態,管理上找不到人也就不補人,能自己做就不外包,省多少算多少。在不久之前主管發現榕樹有捲葉蟲,真正的學名應該較【薊馬】。於是請防治業者報價,施作一次要NT:4600元,故只好自己施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