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捲的細菌是怎麼產生的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你可能會想像所有的細菌都是直直的小棒狀,但自然界中有許多細菌其實是彎彎曲曲的,就像是頭髮有「自然捲」一樣。但是,為什麼會有「自然捲」的細菌呢?細菌的「自然捲」又是怎麼產生的?


最近,有研究團隊以紅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這種(冒)粉紅色(泡泡)的細菌做研究,發現了「細菌自然捲」是如何形成的!


研究團隊在紅螺菌中發現了一種叫做PapS的蛋白質,這個蛋白質的頭(N端)與外膜蛋白孔道(Por39和Por41)結合,尾(C端)與肽聚糖層結合,把外膜和細胞壁連起來。這個PapS的排列就是螺旋狀的,就像是給細菌做了一個「髮捲」。


細菌長大的時候,細胞壁也要跟著長,所以需要不斷地在表面添加新的「建築材料」。而PapS形成的螺旋結構就像是在細菌表面設置了一系列的「減速帶」,讓負責添加新材料的「延長複合體」在細菌的外側曲線上移動得更慢,因此在那裡堆積了更多的材料。


結果就是,細菌的外側比內側長得快一些(快15%),就像植物莖的一側長得比較快,自然就捲曲起來了。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細菌會變成「自然捲」的形狀。


為什麼細菌要有「自然捲」呢?研究團隊認為,細菌的彎曲形狀不只是好看而已。這種形狀可能幫助細菌更好地在環境中移動,或者更容易附著在某些表面上。


研究團隊發現,類似PapS的蛋白質在許多其他種類的細菌,如根瘤菌屬(Rhizobium)與農桿菌屬(Agrobacterium)中也存在。這意味著「自然捲」可能是細菌界的一種「流行髮型」!


總而言之,理解細菌如何塑造自己的形狀,不僅讓我們了解到大自然的奇妙設計,說不定也有可能幫助我們開發新的方法來對抗有害細菌,或者更好地利用有益細菌。只是不知道,為何人類要有「自然捲」呢?


參考文獻:


Sebastian Pöhl, Giacomo Giacomelli, Fabian M. Meyer, Volker Kleeberg, Eli J. Cohen, Jacob Biboy, Julia Rosum, Timo Glatter, Waldemar Vollmer, Muriel C. F. van Teeseling, Johann Heider, Marc Bramkamp, Martin Thanbichler. An outer membrane porin-lipoprotein complex modulates elongasome movement to establish cell curvature in Rhodospirillum rubrum.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 (1) DOI: 10.1038/s41467-024-51790-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86會員
95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5/08
在現代社會,植物作為藥物、儀式道具或娛樂用途的角色,早已被廣泛認識。但在三千多年前的安地斯山區,植物也扮演著社會整合與權力建立的關鍵角色。2025年發表於《PNAS》的考古研究指出,祕魯北部查文文明中心,在公元前800至350年間,已經將兩種具有精神活性的植物用於他們的宗教儀式中!
Thumbnail
2025/05/08
在現代社會,植物作為藥物、儀式道具或娛樂用途的角色,早已被廣泛認識。但在三千多年前的安地斯山區,植物也扮演著社會整合與權力建立的關鍵角色。2025年發表於《PNAS》的考古研究指出,祕魯北部查文文明中心,在公元前800至350年間,已經將兩種具有精神活性的植物用於他們的宗教儀式中!
Thumbnail
2025/05/07
哥倫比亞大學裁員180人 印度空襲喀什米爾、巴基斯坦26人喪生 2024全球能源業甲烷排放量近歷史新高
Thumbnail
2025/05/07
哥倫比亞大學裁員180人 印度空襲喀什米爾、巴基斯坦26人喪生 2024全球能源業甲烷排放量近歷史新高
Thumbnail
2025/05/07
你用過Duolingo (多鄰國)嗎?那有名的情勒貓頭鷹,雖然現在市面上其實有非常多學語言的APP,但是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它還是最佛心的。一個價錢,隨便你愛學什麼就學什麼,也不會加價! 你想學語言,卻不知道哪一種語言對以中文為母語的人來說比較容易嗎? 我請ChatGPT整理好了,請大家參考喔!
Thumbnail
2025/05/07
你用過Duolingo (多鄰國)嗎?那有名的情勒貓頭鷹,雖然現在市面上其實有非常多學語言的APP,但是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它還是最佛心的。一個價錢,隨便你愛學什麼就學什麼,也不會加價! 你想學語言,卻不知道哪一種語言對以中文為母語的人來說比較容易嗎? 我請ChatGPT整理好了,請大家參考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好吧~看著眼前兩條晃動的觸鬚…… 不出我所料,不是蒼蠅、蚊子,就是蟑螂、螞蟻這種好殺的昆蟲…… 這長觸鬚……是小強吧… 還是這個屋子… 我到底是還要死幾次?
Thumbnail
好吧~看著眼前兩條晃動的觸鬚…… 不出我所料,不是蒼蠅、蚊子,就是蟑螂、螞蟻這種好殺的昆蟲…… 這長觸鬚……是小強吧… 還是這個屋子… 我到底是還要死幾次?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這篇要寫介紹寫得有點心虛,畢竟這次來就診的是個已經治療兩年皮黴菌感染,跑過多家醫院卻還是會復發的孩子。但想想好像有些奇怪的論述在黴菌治療上一直反覆聽到,似乎可以幫皮黴菌平反一下(?)
Thumbnail
  這篇要寫介紹寫得有點心虛,畢竟這次來就診的是個已經治療兩年皮黴菌感染,跑過多家醫院卻還是會復發的孩子。但想想好像有些奇怪的論述在黴菌治療上一直反覆聽到,似乎可以幫皮黴菌平反一下(?)
Thumbnail
先前曾發表文章跟大家分享「微針」與「藻針」的差異,兩者聽起來都是"針",但其實差異很大。這次我想更深入的跟大家說明「藻針」這部分,有很多細節很值得分享。
Thumbnail
先前曾發表文章跟大家分享「微針」與「藻針」的差異,兩者聽起來都是"針",但其實差異很大。這次我想更深入的跟大家說明「藻針」這部分,有很多細節很值得分享。
Thumbnail
人生有沒有所謂的劇本呢? 我們的人生是自己打造出來的,還是被套用出來的? 蜜蜂採蜜、構築蜂巢。 螞蟻扛糧、挖建蟻穴。 小昆蟲的蟲生軌跡寫在基因裡,生存、繁衍、禦敵…… 我們的基因裡也寫著訊息,是否也帶著我們的生命軌跡? 或者說……劇本。
Thumbnail
人生有沒有所謂的劇本呢? 我們的人生是自己打造出來的,還是被套用出來的? 蜜蜂採蜜、構築蜂巢。 螞蟻扛糧、挖建蟻穴。 小昆蟲的蟲生軌跡寫在基因裡,生存、繁衍、禦敵…… 我們的基因裡也寫著訊息,是否也帶著我們的生命軌跡? 或者說……劇本。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