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大廚|女廚師們的媒體形象與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最近隨著《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節目的熱播,觀眾們再度聚焦於專業廚師這個領域,不過引人注目的是,在眾多參賽廚師中,女性廚師的比例依然偏低。尤其是對於其中女性廚師的關注,帶來了媒體對於女廚師形象的進一步報導。然而,這些報導往往更著重於她們的個性、外型甚至背景故事,忽略了她們的專業技術,這反映了媒體對於女性在廚師行業中的刻板印象,並揭露出一個值得深思的性別議題,也讓我們重新審視性別在職場中所扮演的角色。



廚師行業中的性別不平等現象


《黑白大廚》節目中的女性廚師雖然展現了驚人的才能與廚藝,但她們數量之少,仍反映了現實中的廚師行業的性別不均現象。根據 Zippia網站的統計,2022 年美國的廚師中只有 25.2%是女性,這一比例在 2010年至今僅增長了約3%。更令人驚訝的是,女性在餐飲業的領導職位上缺乏代表性,僅有6.3% 的主廚職位由女性擔任。這種現象同樣存在於其他國家,例如英國的米其林星級餐廳中,僅有10位女性主廚,這種性別不均的現象明顯值得關注。


女性廚師面臨的刻板印象與挑戰


在廚師行業中,女性常常面對許多刻板印象與偏見。例如,美食評論家 Christiane Spring 提到,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是她們應該擅長烹飪,但當女性選擇將烹飪作為職業追求時,卻往往被認為不具備男性廚師那種耐壓性、體力和韌性。這種雙重標準導致女性在專業廚房中常常面臨孤立、騷擾等不平等待遇。在法國烹飪大師 Fernand Point 的觀點中,只有男性具備將烹飪提升至藝術的紀律和熱情,這種性別偏見至今依然對女性廚師造成影響。

亞洲最佳女廚得主May Chow受Bazaar專訪時也曾說:「我小時候沒有意識到,現在才發現女孩頭上真的有一個玻璃天花板,男孩女孩的天空是不一樣的。我以前每一次去面試的時候都會被問『想不想先做甜品』、『你要不要先去Cool Kitchen做沙拉或是甜點』,原來男廚師是不會被問這些問題的,這一點也不合理。」而世界最佳女廚得主Ana Roš,就曾忿忿不平的對Bloomberg表示:「這很清楚,處於男性世界的女人,處境真的很艱難。這世上的偉大廚師──Massimo Bottura、Rene Redzepi,他們都有很棒的妻子,讓他們得以100%將心力投注在工作上。因為背後的女性替他們料理孩子與他們的私人生活。當他們結束工作回到家,可能還有人做菜給他們吃,陪他們聊天,你覺得女性廚師可能有這種待遇嗎?」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女性廚師還面臨家庭責任的掣肘。專業廚師工作時間長,通常難以兼顧育兒和家庭責任,這使得許多女性不得不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進一步削弱了她們在這一行業中的競爭力。


媒體如何塑造女性廚師的形象



在《黑白大廚》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女性廚師因其性格特質或戲劇化的背景故事而引起媒體的注意。比如中華料理女神朴恩影長相甜美、性格溫柔,過去就擁有「中式仙女」的封號,她是白湯匙主廚呂敬來的得意門生,24歲就成為首爾高級酒店廚師長,是才貌雙全的美女廚師港式點心女王鄭智善,她的「外冷內熱」形象成為媒體的焦點,媒體不斷強調她的霸氣外表與內心的柔軟對比。再如「阿姨無菜單料理一號」金美玲,媒體大篇幅描述她在家庭遭遇變故後如何憑藉湯麵養育孩子,賺取觀眾的眼淚。這些報導雖然讓觀眾對她們產生情感共鳴,卻偏重於情感敘事,而非她們在烹飪領域的專業技術。

這類報導反映了社會對於女性角色的既定偏見——女性廚師往往被描繪為充滿美貌、故事性、溫情或艱辛的人物,而非單純的專業廚師。這種對女性的敘事方式,不僅降低了她們技術上的專業性,還讓她們的努力在媒體報導中顯得更像是一種“女性克服困難”的傳統形象,忽視了她們應該被視為與男性同等的技術專家。


忽視技術本質的媒體報導


令人擔憂的是,當媒體聚焦於女性廚師時,技術層面的討論常常被邊緣化。雖然鄭智善在《黑白大廚》裡展示了驚人的拔絲技術、金美玲以她質樸的料理風格打動了評審,這些技術上的成就卻往往沒有得到媒體的深入報導。取而代之的是她們的故事、形象和性格,這使得觀眾更關注她們的個人情感經歷,而不是她們如何在烹飪技藝上有所突破。

這種忽視技術本質的報導模式,不僅讓女性廚師的專業能力被低估,還進一步鞏固了「女性不適合高壓廚房工作」的刻板印象。當媒體過分關注女性廚師的個人背景或情感故事時,她們作為專業人士的地位往往會被模糊,讓觀眾難以看到她們的真正實力和專業貢獻。


性別議題:為何女性廚師的技術不被重視?


《黑白大廚》中的女性廚師,雖然以強大女力脫穎而出,但她們在媒體中的呈現方式暴露了廚師行業中的性別不均問題。女性在廚房中面臨的挑戰遠不止體力和抗壓性,更重要的是,她們必須在男性主導的職場中不斷證明自己。這些女性廚師不僅要克服工作中的性別歧視,還要面對媒體對她們專業技術的輕視。

無論是實境秀還是現實中的廚師行業,女性常常被放在次要的位置,她們的技術能力被低估,她們的成功往往被描繪為一種「女性克服困難的奇蹟」,而不是一個專業廚師應有的成就。這些報導方式無疑鞏固了對女性在高壓工作環境中的刻板印象,使得她們的技術貢獻難以被真正看到。

在日本,女性壽司師傅和懷石料理廚師仍然較為罕見,在知名的高檔餐廳中擔任主廚或經理的女性更是屈指可數。這種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在餐飲界尤為突出,反映了社會上對女性在專業廚藝領域的刻板印象。

被譽為「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Jiro Ono)在紀錄片《壽司之神》中曾被問及為何女性難以成為壽司師傅,他的回答顯示出一些根深蒂固的性別偏見。他提到,「因為女性有月經」,並暗示月經可能會影響女性的味覺。這種觀點至今仍在部分保守的餐飲圈中存在,雖然日本是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但在性別平等的推動方面,進展相對緩慢,也限制了女性在高級餐飲業中的發展。


結語:打破刻板印象,還女性廚師專業地位


《黑白大廚》的確為女性廚師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但同時也揭示了媒體對她們形象的錯誤定位與技術上的忽視,無論是在節目中還是現實中,女性廚師依然面臨許多挑戰。為了真正改變女性在廚師行業中的地位,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更多女性參與這一行業,還需要媒體在報導中真正關注她們的技術貢獻,而非只強調她們的外貌、身材、故事性和情感經歷。(好吧!我承認,高登的節目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我相信只有這樣,女性廚師的專業地位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廚師行業中的「性別不平等」才有可能真正被改變。



延伸閱讀:

GirlStyle 台灣女生日常:《黑白大廚》8位女性廚師推薦!阿姨無菜單料理一號惹哭觀眾,港式點心女王鄭智善外冷內熱超圈粉!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黑白大廚》「中華料理女神」朴恩影移居香港!可鹽可甜

風傳媒:為何日本料理廚師鮮少女性?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因為女人有月經—日本職場的性別歧視

為什麼我們需要最佳女廚獎?

參考資料:

1. Beverly (Shih-Yun) Chen. (2020). Media images and the gendered representation of chef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2421220017?sourcetype=Scholarly%20Journals

2.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20). Gender breakdown of UK chefs.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ns.gov.uk/

3. Zippia. (2022). Chef demographics and statistics in the US. Zippi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zippia.com/chef-jobs/demographics/

4. Rahman Temizkan ,Ayşe Nur Usl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stronomy and Food Science (2023). The number of women in the cooking profession is low .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878450X23000537


+左邊女孩IG 會不定期辦贈獎活動哦 !

+左邊女孩專屬網站有機會看到更完整的文章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的沙龍
2.4K會員
68內容數
你想像的身心障礙者或腦性麻痺患者是什麼樣子呢?其實身心障礙者在臺灣已超過百萬人次,每個類型不只面臨生活、學習、升學、健康、行動、面對家人親友及環境挑戰,更多時候像常人一樣,長大後還加上工作、升遷、各種人際社交、理財、貸款、人權、愛情及婚姻等課題,且無處不伴隨刻板印象和歧視以及健康一天不如一天,又該如何自處與自救 ?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校園霸凌事件,描述一位學生因長期遭受霸凌而輕生的悲劇,呼籲社會關注校園霸凌問題,並記住每個曾經被遺忘的受害者。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校園霸凌事件,描述一位學生因長期遭受霸凌而輕生的悲劇,呼籲社會關注校園霸凌問題,並記住每個曾經被遺忘的受害者。
Thumbnail
2025/02/08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Thumbnail
2025/02/08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Thumbnail
2025/01/24
農曆新年是許多人的歡樂時光,但對內向者來說卻是社交挑戰。本文提供內曏者應對年節社交壓力的指南,包括主動選擇話題、靈活應付各種場合、安排獨處時光,以及調整心態等策略,幫助內曏者以最舒適的方式度過新年。
Thumbnail
2025/01/24
農曆新年是許多人的歡樂時光,但對內向者來說卻是社交挑戰。本文提供內曏者應對年節社交壓力的指南,包括主動選擇話題、靈活應付各種場合、安排獨處時光,以及調整心態等策略,幫助內曏者以最舒適的方式度過新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國足獎金與薪水,探討同工不同酬 國外的談話節目常常討論職場性別問題,尤其在領導職位 女性為何比男性更難在事業上成功? 所以身為男生可以做什麼?
Thumbnail
國足獎金與薪水,探討同工不同酬 國外的談話節目常常討論職場性別問題,尤其在領導職位 女性為何比男性更難在事業上成功? 所以身為男生可以做什麼?
Thumbnail
君子遠庖廚,古有明訓,但這也造成男人一進廚房,每每笨手笨腳,更何況灑掃庭除!男人經過菜市場、 超級市場,往往視而不見,聼而不聞,一踫到掃地,總是面有難色,但要是有一天太太罷工,必定不知所措。 有位朋友從小就刻苦耐勞,拖地板、 掃廁所、燙衣服、煮菜、做飯,樣樣精通,某日太太不知何故?突然一哭 ,二閙,
Thumbnail
君子遠庖廚,古有明訓,但這也造成男人一進廚房,每每笨手笨腳,更何況灑掃庭除!男人經過菜市場、 超級市場,往往視而不見,聼而不聞,一踫到掃地,總是面有難色,但要是有一天太太罷工,必定不知所措。 有位朋友從小就刻苦耐勞,拖地板、 掃廁所、燙衣服、煮菜、做飯,樣樣精通,某日太太不知何故?突然一哭 ,二閙,
Thumbnail
有句寓意深遠的禪語:「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很適合用於性別平權時代的新女性。生活在這幸福的時代,女性若還停留在高呼爭取男女平等的口號階段,便是不智之舉;很多實例已明確告訴我們,這個時代講求的再也不是男女平權之爭,而是實力之戰了!
Thumbnail
有句寓意深遠的禪語:「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很適合用於性別平權時代的新女性。生活在這幸福的時代,女性若還停留在高呼爭取男女平等的口號階段,便是不智之舉;很多實例已明確告訴我們,這個時代講求的再也不是男女平權之爭,而是實力之戰了!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生活困境、工作碰壁、躊躇未來時,是社會制度的阻擋、性別的阻礙,還是自己限制了自己? 我們是否在伴侶關係中無意識地虧待了女性?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生活困境、工作碰壁、躊躇未來時,是社會制度的阻擋、性別的阻礙,還是自己限制了自己? 我們是否在伴侶關係中無意識地虧待了女性?
Thumbnail
(寫給還不習慣看紀錄片,且還保有同理心,在承擔面對生活壓力之後,仍希望和世界保有聯繫的人們。) 註:寫作過程描述身理男或女的代稱詞,皆會使用「他」或「你」,因應華文世界對代稱詞去性別化的演變。 註:該影集目前共有6輯,每一輯裡可能有5-6個紀錄片,筆者看的是第6輯的第3部影片。
Thumbnail
(寫給還不習慣看紀錄片,且還保有同理心,在承擔面對生活壓力之後,仍希望和世界保有聯繫的人們。) 註:寫作過程描述身理男或女的代稱詞,皆會使用「他」或「你」,因應華文世界對代稱詞去性別化的演變。 註:該影集目前共有6輯,每一輯裡可能有5-6個紀錄片,筆者看的是第6輯的第3部影片。
Thumbnail
女權自助餐,是對女權份子的貶義,認為只想享受權利但不承擔義務的女性是如同去自助餐店擇食填慾的消費者。我們無法有這樣的人存在,就像我們也無法否認在男性之中也會有性別意識的個體,但問題存在於結構之中時,這些例外的存在並無法抹去讓原則得以存在的機制所具有的問題。
Thumbnail
女權自助餐,是對女權份子的貶義,認為只想享受權利但不承擔義務的女性是如同去自助餐店擇食填慾的消費者。我們無法有這樣的人存在,就像我們也無法否認在男性之中也會有性別意識的個體,但問題存在於結構之中時,這些例外的存在並無法抹去讓原則得以存在的機制所具有的問題。
Thumbnail
シェフは名探偵 生活總是充滿委屈、不開心、煩惱甚至憂愁,但是一天過一天,明天總要面對,今天的不愉快要如何化解?在你最無助的時候,那些溫暖你永遠會記得。 故事發生在聚集了各地老饕的小小法國餐廳「Bistro Pa Mal」⋯⋯
Thumbnail
シェフは名探偵 生活總是充滿委屈、不開心、煩惱甚至憂愁,但是一天過一天,明天總要面對,今天的不愉快要如何化解?在你最無助的時候,那些溫暖你永遠會記得。 故事發生在聚集了各地老饕的小小法國餐廳「Bistro Pa Mal」⋯⋯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