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丑2,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覺得不好看,因為第二集的小丑不是我們期待的樣子,
他不夠瘋狂,他不狂氣,甚至狼狽不堪。
劇中一幕小丑在法院上對著轉播中的電視飆罵獄裡的警官,當下的小丑貌似回到第一集般的狂傲不羈,但回到獄中卻立刻被獄警拖去毒打一頓。
那一幕太過真實,真實到我們不想承認,小丑在獄中淒慘的下場或許更貼近現實。
我相信導演一定知道,那樣殘破不堪的小丑絕對不是我們想看見的,但卻是導演試圖想
告訴我們的。
電影越看到越後面,我越感到悲傷。
悲傷的點是,我發現,我們所處的社會是個極度厭惡「弱小」的世界。
所以亞瑟選擇戴上面具,隱藏在小丑背後。
不覺得很多人身上也有亞瑟的影子嗎?
為了得到愛、得到關注,不得不把真實的自己藏起來,不得不讓自己看起來
「很強大」,因為知道這個社會厭惡弱小。
而所謂弱小,這個社會評斷的標準卻是很表面的,比如貧困,身體有缺陷,心理疾病,
內向、自卑等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強大特質,ㄧ如電影中的亞瑟。
但我在想,是不是因為就是因為這個社會過度厭惡「弱小」,反而助長了霸凌與惡意?
因為厭惡弱小,恐懼被認為弱小,所以選擇欺負弱小,好讓自己「看起來」強大。
最終這些霸凌與惡意催生了「小丑」。
摧毀了內心本質善良、曾經希望為這個世界帶來歡笑的亞瑟。
或許整部小丑2就是導演試圖用最粗暴直白的方式告訴大家,我想說的從來都不是小丑的
故事,而是他媽的亞瑟。
「是什麼讓亞瑟變成了小丑?」
「真實的亞瑟是個什麼樣的人?」
有人在乎嗎?
沒有,因為你們只在乎你自己。
你們只在乎小丑這次是不是又要上演一場華麗的殺人秀?對這個社會的無力與憤怒能不
能再次從小丑身上得到宣洩?
就像亞瑟在訪談裡對記者的那段怒吼,
「你們不在乎我,只在乎那些暴力,腥羶色。」
而那也是導演對全球觀眾的怒吼,你們真正該關注的是亞瑟,是身邊那些被社會遺棄,
遺忘,忽視,不被在乎的,許許多多的亞瑟,而不是暴力的小丑。
電影播畢跑片尾名單時,我撇見旁邊一對情侶的女子正拿著衛生紙擦拭眼淚,當時我內
心很想替亞瑟謝謝她,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同理亞瑟,而這或許也是亞瑟一直渴望的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