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學習時間管理的書籍、影片和文章中,
某天睡前在薑餅資YT頻道上看到這本書《12週做完一年工作》就列入願望清單。
這次返台看完這本書以後,就迫不及待想分享給大家
分成《12週做完一年工作》閱讀筆記和讀後心得上下篇,歡迎大家服用囉!
《12週做完一年工作》的3個重要概念
- 十二週計畫不是季度、也不是年度計畫。每十二週都是獨立的
- 在十二週計畫中找出影響力最大的1~3件事情全力以赴
- 十二週計畫需要和你的長期願景結合,才能保持滾動
《12週做完一年工作》的5個思維轉換
- 想像你的1年只有12周時間,每一天都是實現目標的重要時刻,再也不要妄想一年還有很多時間
- 你對未來的規劃越長遠,可預測性就越低,因此十二週計畫比十二個月計畫更好預測
- 目標包含越多,執行起來就越容易失敗,集中少數事情表現出色,而不是妄想做好很多事
- 有意識地去生活,要清楚甚麼是重要的,然後對讓你分心的事情勇敢說不
- 要成為一個傑出的人,你必須將自己的時間分配給最佳的機會
《12週做完一年工作》的3大優勢
- 最後期限足夠近,近到你無法忽視
- 執行時間夠短,短到足以帶來壓迫感和激發行動力
- 計畫週期夠長,周期長到足以完成目標
12週計劃的前置設定
- 設定你的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長期願景」,使你的12周計畫吻合願景
- 請「寫下」你深深認同的項目,為你未來五年、十年、十五年後的人生構築願景
- 願景可分為7大類:個人、精神、健康、事業、伴侶、家庭、社群
12週計劃的3個時間塊
策略時間塊
- 目標:不受打擾的連續3小時集中精力、智力和創造力,集中處理核心任務(策略性的活動和增加收入的活動)
- 時間尺度:每周3小時、一周1次就足夠
- 建議時間:安排在一周的前幾天
策略時間塊的具體操作:
- 5~10分鐘:檢視12周計畫是否與長期願景保持一致
- 10~15分鐘:回顧計畫、檢討追蹤指標、是否達成進展、以及如何改善
- 10~20分鐘:檢查執行問題、是否要調整策略
- 2~2.5小時:接下來執行12周計畫的行動方案
緩衝時間塊
- 目標:處理行政瑣事、回訊息/郵件、確認待辦事項、開小會議
- 時間尺度:每天30~60分鐘(依據工作特性,可能2小時)
- 建議時間:每天1~2個緩衝時間塊
抽離時間塊
- 目標:完全休息,從事跟工作、目標無關的事情
- 時間尺度:每周至少3小時、一周1次
- 建議時間:每周1次
其他時間
設定完策略、緩衝、抽離時間塊以後,你的生活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再逐一填進你的時間表。
12周計畫的每周例行3公事
- 規畫你的每一周:不要沒有周計畫的狀態下開始新的一周
- 每周評分:每周的剛開始或結束都為上一周打分數
- 每周檢討:參加每周的責任會議檢視計畫與執行
12週計劃的5個執行紀律
- 符合願景:想要做高績效,你的每日活動需要跟長期願景、策略和戰術保持一致
- 規劃策略:寫下每月、每周、每天的行動方案
- 追蹤管理:為每個目標訂定一套追蹤指標
- 每周評量:每周做1~10的評分,花15分鐘評量
- 分配時間:將自己的時間分配給最佳的機會
《12週做完一年工作》書中提到:「要成為一個傑出的人,你必須將自己的時間分配給最佳的機會。」
許多人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試圖消除自己的劣勢和不擅長的短處。
而你需要檢視自己的時間,盡可能將非你所長之事,或者無法幫助你達到目標的事情,盡量外包或是直接刪除。
改善劣勢固然是好的想法,但劣勢很難變成優勢。
如果你所扮演的角色無法發揮或放大你的優勢,那有可能是站錯了位置。
實際上,專注於你的優勢,才能產生最大的成就。
所謂「專長」是指一兩件絕對是你做得最好的事情,通常那也是你喜歡的事情。
而專長更是促成你一生最大成就和喜悅的原因。
12周計畫的心態調整
- 下決心不再當受害者:不要為自己找一堆藉口、怪天怪地怪環境
- 別再自怨自艾:學會管理你的思維和態度,不要讓情緒內耗你
- 願意採取不同行動:想達成不同的結果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做事
- 與自我負責的人在一起:遠離那些扮演受害者和找一堆藉口的人
12周計畫的情緒周期
第一個4周
剛制訂計劃時,往往是幹勁十足的開始。
第一個4周最為關鍵,要讓自己全心投入、養成新的習慣,並取得一些成就。
第二個4周
來到第二個4周,起初的新鮮感可能已經消失了。
此時,除了執行你建立起來的新習慣,也要專注於分析你的領先指標和落後指標。
你應該要感覺自己正在朝著目標前進,每周得分應該要拉到8分。
如果沒有,請找出問題,致力於解決問題,調整行動方案或是調整計畫。
第三個4周
這是你最後收尾的時間,通過前面的行動,你應該已經改變你的思維與行為方式,讓自己的表現和能力升級了。
放開一切包袱,強勢開創積極的結果吧!
第13周
如果你的計畫還需要一點時間來達成,不要吝嗇使用第13周幫你踩最後的引擎。
第13周也要將本次的12周計畫做整體評量,並把學習經驗帶到下一個12周計畫。
不過,不管如何,第13周都是慶祝你自己成功和進步的時刻。
▲更詳細的實作演練,歡迎支持出版社直接入手《12周做完一年工作》唷
12周計畫容易踩到的3個陷阱
- 你的12周計畫與長期願景不一致
- 12周計畫對你沒有意義:請確保專注在對你自己最重要的領域
- 你的策略和行動方案沒有保持聚焦和簡單:達成目標的策略有很多種,但不要分身乏術,選用關鍵的幾個就好
請拿起一張紙,寫下你能做到的每件事情,然後圈選出能對結果產生最大影響的活動。
可以用3個行動做到,就不要要求自己執行5個行動。
分心為你帶來的傷害是…
研究指出,一旦被郵件或是訊息打擾,普通的微軟員工平均需要15分鐘才能重新專注回原先的工作
還有一份研究指出,一天當中,一般工作者平均有28%的時間花在被打斷後的重拾工作上。
在這個快速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年代,「時間」比任何資源更能限制我們的成就。
然而,時間是個人資源中最容易被浪費的。
由Salary.com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個人在每個工作日都會浪費近兩個小時
許多人會去滿足一天當中出現的各種需求,不論花多少時間都會去回應,而不去考慮活動的相對價值。
這樣,是一天的時間控制著你,讓你無法發揮最佳狀態。
你目前的人生是你做過的所有選擇結果,你使用時間的方式,最終會塑造你的人生。
有效利用時間,可能是表現平庸和出色之間最大的差異。
我們要學會如何有意識的使用時間,有意識的選擇目標和願景相符的活動
更好執行12周計畫的輔助
- 對自己承諾每周都要進步、每周都要得分
- 不要害怕面對數字背後的事實,正面對決,評量你的成果和執行力
- 有時即使每周評分只有6分,你實際上也有進步,該問自己的是,6分足以達成目標嗎?
- 找朋友或夥伴們一起檢討每周分數、分享成功技巧、互相鼓勵
例如你的目標是減重,需要每周去一次健身房。你的成本可能是放棄每周五晚上去一次電影院、或是要每周一要早起上班前去健身房等等。
圈選出你願意付出代價的關鍵行動,這就是這份12周計畫中你對自己的承諾。
成就非凡的秘訣是,在你不想的時候,多做一點點
後面一篇是《12周做完一年工作》的閱讀心得篇,以及外派人適合應用的方式。
剛好切合我們三個月返台一趟的生活節奏,12周計畫搭配番茄鐘的時間管理方式,一起試試看吧!

不確定是否要嘗試外派?點我索取外派評估表,看自己適不適合!
關於女孩瑪莎
長年外派的 90 後台南女孩,在海外輾轉在台、美、日商服務,從中窺見國際職場的眉眉角角。正職工作以外,也是名中越翻譯師、越語家教、文字工作者。筆耕越南外派職場、越南旅遊和越南語教學領域,期望以自身經驗協助台人順利適應海外生活與職場。
More Information
- 歡迎到以下幾個地方找我聊聊:【Portaly傳送門|部落格|臉書粉專】
- 歡迎參加訂閱與服務:【外派生存攻略|90後寫實外派電子報|外派諮詢】
- 如果我的文章曾帶給你感動或為你解惑,歡迎分享或留言互動!如果你需要這篇《越南外派生存攻略》的所有資訊來幫助你,只需要一天不到$1的零用錢,就能付費訂閱全年份文章!
分成《12週做完一年工作》閱讀筆記和讀後心得上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