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找工作,或是在工作中,我們都有可能遇到事情出乎意料,和原先規劃與期待截然不同的情況。
小至電腦當機,文件沒有備存(好啦,這可能是不少人的惡夢),大到無預警被資遣,同時要面臨各種生活重大支出。
對此,我們可能會產生各種問號與懷疑。
同時,隨著社會與科技的變化快速,我們在職涯/生涯上的遭遇其實也變得更難以預測,這意味著,即便我們做了各種規劃和準備,事情仍有可能出乎意料。
那,該怎麼辦?
不確定性其實是一種正常,同時也帶來學習
其實不僅僅是職涯,在我們的生命中也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也就是所謂的意外與偶發事件。
然而善用機緣論(Planned Happenstance Theory)認為:意外事件和未預期的經驗都可能顯著影響我們的職涯,而且不論是正向或負向,它們都能為我們帶來新的學習。因此鼓勵我們善用這些事件,從偶然中創造機會。
舉例來說:我在某段工作結束後,本來想要脫離人資領域,因此去投遞了另一個職缺。
未料創辦人在面試過後,希望透過我來建置公司的某些基礎,因此增設了人資,並且搭配資深的顧問,來推動機制與流程的建構。
在加入團隊後,我也因為與顧問的合作,更扎實地磨練了人資各項領域的認知與實作,甚至是在某次與顧問的討論中,開啟轉換到職涯諮詢的探索。
在這整個過程裡,出乎意料的是創辦人的增設開缺、提供顧問資源,以及顧問對我後續發展的關切與建議。如果我當初沒有投遞該職缺、回絕創辦人的提議、沒有和顧問累積一定的信任,我也許不會走進職涯諮詢的領域。
五個面對不確定性的心態
談到不確定性時,大多數的人們往往會露出皺眉與困惑的表情。
但其實有對應的心態,可以來協助我們更好地發現、抓住、運用偶然,分別是以下五項:
- 好奇 Curiosity: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感到好奇,從中探索新的學習機會與可能性,藉此發現新的職涯路徑。
- 舉例:可以透過日記、朋友對話等,來觀察自己最近遇到哪些事情,以及對這些事情有什麼發現,其中有沒有我們能去嘗試、學習,甚至是玩的可能。
- 堅持 Persistence:面對挑戰和困難時,持續努力不懈,不會直接放棄。
- 舉例:在身心可以負荷的情況下,去解析困難與挑戰的可能原因與對策,持續嘗試與改善。在覺得快要撐不下去時,尋求支持團體的協助,同時借鏡其他人如何走過這樣的歷程。
- 彈性 Flexibility:適應變化和不確定性,能夠根據新的情況調整計劃和行動。
- 舉例:順著我們所遇到的變化,來採取回應與行動。如果是電腦當機,而文件沒有存檔,那就再來一次,並且在撰寫的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備份一次。如果真的遇到無預警資遣,就確保公司有按照法規行事,然後開始透過各種辦法去找下一份工作,或是先喘口氣,藉由失業補助先撐一段時間再開始求職。
- 樂觀 Optimism:保持積極的心態,對未來(也就是新的機會)充滿希望。
- 舉例:因為我們持續在嘗試與學習,因此當機會來臨時,比較能在充足條件的作用下,抓住機會。又或是其他人知道我們正在累積、發展的專業,因為我們的積極,而願意提供機會。
- 冒險 Risk-taking:願意承擔風險,嘗試新的經驗,勇於採取行動,從中學習和成長。
- 舉例: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走出舒適圈」,遠離自己習以為常的環境、領域,去看看其他世界的不同與可能性。
總結
即便我們的職涯中充斥著意外與偶然等不確定性,遇到的當下會令人感到不安與慌張,但我們仍然有選擇,可以選擇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些事件,進而回應與行動。
藉由好奇、堅持、彈性、樂觀、冒險的心態,我們更能夠在種種意料之外,去踩穩腳步,創造新的路數。雖然過程中可能會需要連跳好幾階,也可能需要換個梯子,甚至摔倒受傷。
祝福每一位曾經或是正在面臨不確定性的人,都能藉由上述分享,為自己裝備,啟用不同的觀點與切角,然後運用這些偶然與意外,開創新的道路,甚至是未來能把這些經歷拿出來分享,支持更多人度過他們的不確定與不容易。
在此,與你擁抱。
也歡迎對職涯有所迷惘、困惑和需求的人,可以透過這個諮詢表單:pse.is/686ctg ,來開啟彼此的對話。
期待後續有機會能協助你面對迷惘,支持你朝著期待的職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