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集體的精神內耗│撒旦的情與慾 Antichrist (2009)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篇影論重點:
這是部厭女電影嗎?
如何以符號解讀本片?
為什麼性在本片中這麼重要?
拉斯·馮·提爾為何以本片題獻塔可夫斯基?

不確定除了成為恐怖題材外,現代人對於撒旦、魔鬼還有多少敬畏。遠早於羅柏·艾格斯(Robert Eggers)<女巫 The VVitch, 2015>、<燈塔 The Lighthouse, 2019>帶有宗教神祕氣息、超自然力量的作品,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才是這類主題硬核的創作者,他的電影像在虐待演員、沒在討好觀眾,觀影的痛苦過程是場精神修煉,媒體說他自大、厭女、憎恨人類,但我情願相信他是刻意把對未知事物的揣想搬上銀幕,就他的執著來看,那些在我們之外的,其實滲透骨血、混亂腦髓,人類不必知覺、不必在乎,只要祂/牠知覺你、在乎你就已足夠。

符號,是拉斯·馮·提爾電影裡的標配,透過符號的異化質疑約定俗成、習以為常的文化的正當性,各種符號是如此顯而易見,幾乎人人都能說上幾句,因此在多重解讀、誤讀下,拉斯·馮·提爾注定充滿了爭議。

像是<撒旦的情與慾 Antichrist , 2009>的維基條目上寫著:「劇情暗示了女人本質便是罪惡,男人則是女人的『基督』……女主角夏洛特·甘斯柏格(Charlotte Gainsbourg)憑此片在坎城影展封后,也因為本片反女性意象濃厚,坎城評審團特別頒給此片『反獎項』(anti-award)……」,劇情中,女人的瘋魔理當算不上「暗示」了,但男人想要「治癒」女人的意圖完全沒有傳統意義下「基督化」(赦免、犧牲、苦民所苦)的塑造,所以就這麼容易接受直觀的二元對立反倒變得可疑,像是正中下懷似的讓主流媒體得以炒起政治正確、意識型態之爭,刻意忽略非黑即白的價值觀自身的破綻。

首先,剛學會步行還顫顫巍巍的嬰孩─這個片中最接近純潔無瑕的意象─開場沒多久就因(父母的)性而死亡,與聖經中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受的詛咒:「我必多多加增妳懷胎的苦楚;妳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形成顛倒,嬰孩的死斷絕了傳宗接代的意義,作為「懲罰」的性,卻同時也能是純粹、放縱的歡愉,藉由這個死亡也才開啟一連串男人、女人精神辯證的衝突。

兩人經歷不同的悲傷過程,唯有女人的悲傷被視為不正常的,而「必須」幫助妻子度過難關的丈夫,表現出男人的「正常」必須建立在他人(通常是女人)的「不正常」之上;身為心理治療師的男人、瀕臨崩潰的女人,在二元性別又堆疊上理性/感性、精神/肉體的對立,女人為了暫時逃避沈重的哀傷不時以性分散注意力,另方面也是透過肉體接觸想突破男人智性的高牆,女人直接訴諸感官、體感的追問是:你怎麼可以就此「好了」而不再悲傷?在高潮之後的空虛失落,可曾讓你稍微能同理我的感傷?

女人承受的正是一股基於本性的切身之痛,一旦把理性/感性、男人/女人看成對立,也代表我們將精神和肉體分離,性也就只是性,沒有複雜的情感在其中,女人才會不斷對男人的「愛」提出懷疑,更是男人始終無法「治好」女人的原因─他們從不在同個水平上看待事物。

當兩人前往女人曾經寫論文的森林小屋─伊甸(一個明喻),女人找到所有感官的連結─大自然一切的生命─會低訴、會哭泣,有生、有死,她的敏銳感受到腳被土地灼傷,男人的否認(不知覺)是已鈍化了所有感官,改以人類思維為一切認知的核心、主宰,當女人不順應「必須直面所有害怕之物」的指令而逃開,留下男人目睹一隻母鹿垂掛生產到一半的小鹿,這是給男人的第一個具象啟示,像就是多疑的多馬必須眼見才能相信基督復活一樣,以此連結女人生之痛苦、連結到與伊甸(人類的原始設定)相關的一切,然而此時,男人仍不明白。

與其說伊甸「催化」了女人的恐懼,實際上是被「文明」馴化的人類,對「自然」產生了恐懼。男人指導女人要與恐懼的事物「融為一體」,但男人卻是高高在上的,當他睡醒發現自己的手沾滿橡子像極了癤子,他害怕地揮掉、拔除,在耐性快被女人的「不受教」磨光,他更加仰賴邏輯的判斷:發現女人被論文主題「女性滅殺」影響,甚至孩子可能受到精神不穩定的妻子不當照料,他與女人當面對質,女人居然說出「女人是邪惡的」、「大自然是撒旦的教堂」,集政治正確於一身的男人斥責了她的想法─這段也是本片中拉斯·馮·提爾被判定厭女的原因吧─卻未曾意識我們早在心中已隱隱預設「這女人有問題」,她的「不當言論」只是說出了我們心中所想,我們和片中的男人一樣,需要邏輯、需要歸咎、需要答案、需要真理,而「女人」總是那個顯而易見的答案。

男人看見的第二個異象:嚎叫的狐狸彷彿說出人語「混亂當道」,這不是斥責而是揭示,揭示人類集體信仰純善、公義本身就是一種「混亂」,反倒是被視為混亂的自然才是唯一的真理,人類的驕傲高到無視於自己同屬自然之物,既可能是「聖靈的殿」為何不能是「撒旦的教堂」,沒有誰能自絕於外;就當女人和男人說「我好了」、「你治好了我」,男人卻拒絕接受女人就這麼「正常」了,而必須是由自己判定、診斷「妳可以正常」、「終於正常」,這引爆了女人服膺男性所代表的主流意識宰制(此不再單純指性別的對立)的終極不滿,她暴烈的反動不過是剛好而已(此並非指角色之間的暴力行為),但對男性而言更是作實了妖魔化的設想,仍舊沒有任何自省。

到了電影第三章,男人躲避殘虐的女人,拖著廢掉的腿藏身狐狸洞,竟在洞內「挖出」哇哇亂叫的烏鴉,他不假思索拿起石塊砸死烏鴉也於事無補,女人抄起鏟子「挖出」地洞的男人,在短短幾分鐘之內烏鴉和男人就像一場輪迴,也頗有聖經中門徒在墓地尋找耶穌時,天使問他們:「為何要在死人中找活人呢?」的興味。

女人將男人拖回小屋,拿起他的手愛撫自己的下體,卻再也無法靠著他者掩蓋本體洶湧的悲傷,至此,女人徹底絕望,不再冀望愛、理解、承諾、信仰,其後的自殘則是多數評論給出厭女的第二個「證據」,這個閹割的意象,卻是極端地以自己造成的痛苦凌駕外界、他者的暴力,象徵女人主動斷絕了宗教(文化發展出的)施加的原生、性惡的控訴。

趁著女人疼痛昏厥,男人掙脫了被女人拴著的枷鎖,奮力掐死了女人、逃出生天。在這個過程中,他始終對抗的是自我「之外」的邪惡,沒有改變的是他受難的形象、理性的觀點,改變的是他開始看見原本不能看見的事物:長久以來多少假真理之名被殘殺的女人們。在電影結束之後,真正的問題不是厭女與否,而是我們(男人)是否依然假裝看不見?

拉斯·馮·提爾將本片題獻給俄國名導塔可夫斯基(Andrey Tarkovskiy),除了塔導的作品帶有濃厚的宗教性以外,讓我想起曾看過南京大學出版社《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訪談錄》中一篇<象徵主義的敵人>他與女記者伊雷娜·布熱日納1984年的訪談內容,糾結在女性身分的記者和塔導的觀點並不在同一個理解上,後者對人性關注的敏銳纖細是超乎當下女性主義或男性主義的爭論,而就是回到上帝創造兩性的原點,「人」如何發揮原始設定中的那份獨特;或許對拉斯·馮·提爾來說也是這樣,去尋找「人」與「自然/上帝」之間的源頭更有意義,但人類總是將所有力氣耗在自身創造的群體間的壓迫、抗爭上,一如階級和性別,在<撒旦的情與慾>中的男人、女人,不是單一角色而是男人們、女人們,甚至無關性別,而是任何主流觀點絕對強勢與弱勢的雙方,本片直指在社會集體的精神內耗下,人將無法對生、死的意義問對問題,也將無法理解超越自我的奧祕。

同場加映:

迷信與它的處女地<女巫>:羅柏·艾格斯作品

恐懼的古老面貌<燈塔>:羅柏·艾格斯作品

我們是自己的反義詞<守望者>:人類文明世界的朽壞

相愛相殺,豈止獵奇<們>:兩性對立的肉體恐懼

不論貧富,人都改不了吃屎<瘋狂富作用>:階級對立的瘋狂鬧劇

avatar-img
122會員
217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多數人可能會覺得「平淡」比變化多端的生活還難以忍受。我們的生活,就像身為公車司機的Paterson每天行駛的路徑那樣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但一切真的毫無變化嗎?Paterson在現代人工作的常態裡,還堅持著自己的節奏:不需要鬧鐘就能自然醒來、不想被手機打擾分心,社會運作的規律欺瞞我們日復一日是種自體複
電影聚焦在Lisbon家的Lux身上,將她的特立獨行凸顯得像《小婦人》裡的Jo那樣,對應片中男孩的一句旁白:「女孩是偽裝下的女人(Woman)」放大肉體和精神定義本就存在的模糊性:女孩究竟是從何時成為女人的?是第二性癥?是自主性?其曖昧讓女孩/女性成為了世上最神祕的生物。或許電影版的<死亡日記>還真
本片在坎城影展中獲得最佳劇本獎,就我看來不是故事本身有多獨特精巧,而是敘事上有種「久違的慧黠」,它用最簡單快速的方式交代完設定,之後只需順著觀眾隱隱感覺要發生什麼再多給一些些就能達到驚喜/驚嚇/驚悚的效果。從開場好萊塢星光大道上女主角Elisabeth Sparkle
,父親外遇是「父親角色」的缺席、因弒父坐牢延伸成整個「親密關係」的缺席─是對母親不諒解的最高點,整個人也被拔除在社會、人際網絡之外─更多的是八年來她對自己人生的缺席,太多的黑暗與空白讓小雁重返社會時顯得畏縮、尷尬,當母親提議去給父親上個香、當她問母親有沒有辣椒醬(她與父親都嗜辣),都表現出她不知道如
當我們對Arthur、Lee又開金口、又陷入幻想而開始不耐煩─(Joaquin Phoenix)、女神卡卡(Lady Gaga)的好歌喉已經不是重點─也證實導演所想的:觀眾其實沒有多大興趣了解Arthur,也許這個角色就是需要漫長的篇幅才能走完接受審判的整個心理過程,也許他就只是極度缺乏愛的靈魂而沒
本以為漫長的等待是值得的,但原來,等待,也就只是等待而已。 我們難以迴避這部片長2個半小時長的電影需要耐性和對的觀影頻率,只是它遠比漫長人生要讓你我懂得的領悟還要仁慈,正因為每段故事足以耽溺的細節而不必寄望透過來世證明此生的價值,肆無忌憚地確認當下活著總好過活在害怕自己未曾活過,沒有什麼野獸會比人類
多數人可能會覺得「平淡」比變化多端的生活還難以忍受。我們的生活,就像身為公車司機的Paterson每天行駛的路徑那樣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但一切真的毫無變化嗎?Paterson在現代人工作的常態裡,還堅持著自己的節奏:不需要鬧鐘就能自然醒來、不想被手機打擾分心,社會運作的規律欺瞞我們日復一日是種自體複
電影聚焦在Lisbon家的Lux身上,將她的特立獨行凸顯得像《小婦人》裡的Jo那樣,對應片中男孩的一句旁白:「女孩是偽裝下的女人(Woman)」放大肉體和精神定義本就存在的模糊性:女孩究竟是從何時成為女人的?是第二性癥?是自主性?其曖昧讓女孩/女性成為了世上最神祕的生物。或許電影版的<死亡日記>還真
本片在坎城影展中獲得最佳劇本獎,就我看來不是故事本身有多獨特精巧,而是敘事上有種「久違的慧黠」,它用最簡單快速的方式交代完設定,之後只需順著觀眾隱隱感覺要發生什麼再多給一些些就能達到驚喜/驚嚇/驚悚的效果。從開場好萊塢星光大道上女主角Elisabeth Sparkle
,父親外遇是「父親角色」的缺席、因弒父坐牢延伸成整個「親密關係」的缺席─是對母親不諒解的最高點,整個人也被拔除在社會、人際網絡之外─更多的是八年來她對自己人生的缺席,太多的黑暗與空白讓小雁重返社會時顯得畏縮、尷尬,當母親提議去給父親上個香、當她問母親有沒有辣椒醬(她與父親都嗜辣),都表現出她不知道如
當我們對Arthur、Lee又開金口、又陷入幻想而開始不耐煩─(Joaquin Phoenix)、女神卡卡(Lady Gaga)的好歌喉已經不是重點─也證實導演所想的:觀眾其實沒有多大興趣了解Arthur,也許這個角色就是需要漫長的篇幅才能走完接受審判的整個心理過程,也許他就只是極度缺乏愛的靈魂而沒
本以為漫長的等待是值得的,但原來,等待,也就只是等待而已。 我們難以迴避這部片長2個半小時長的電影需要耐性和對的觀影頻率,只是它遠比漫長人生要讓你我懂得的領悟還要仁慈,正因為每段故事足以耽溺的細節而不必寄望透過來世證明此生的價值,肆無忌憚地確認當下活著總好過活在害怕自己未曾活過,沒有什麼野獸會比人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生活既是悲劇也是喜劇。喜劇可以是一種處理嚴肅問題的方法。我想我想拍一部關於死亡的明亮風格電影,同時也談論生活。」在威尼斯影展的聚光燈底下,一位剛獲得威尼斯日單元最佳影片的導演亞希安路易塞茲,在 Variety採訪時發表了她的感言。《人道主義吸血鬼徵求自願獻身者》是她的第一部長片處女作,沒想到其強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帶著女權視角去觀賞《可憐的東西》,看完後發現,以女權主義去定義這部電影太狹隘了,電影《Poor Things》中的Things不只是活在父權社會下的女性,更可泛指所有活在體制內的人們,偽善、貪婪、淫亂的人們。  於2023年上映,獲獎無數的《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愛爾蘭、英國和美國合拍的超現實科幻喜
Thumbnail
一部充滿笑聲的「驚悚電影」,引導觀眾反思性別角色和善惡的定義,增長見識和智慧。
Thumbnail
《瘋狂麥斯:憤怒道》是一部很「男人」的電影,至少表面上看來如此。是否可從中讀出女性元素,甚至讀出一個「女性世界」,關鍵不在於「像男人」的芙莉歐莎,而在於「像女人」的種母。
Thumbnail
整部通篇漫長的「偽緩慢電影」其實從頭到尾只揭示了,女性依舊是個受到男性主體形構出的社會所箝制之下的客體。
Thumbnail
𝗚𝗶𝗻𝗮 𝗦. 𝗡𝗼𝗲𝗿巧妙運用聲音與影像的魅力,譜出鮮豔糖衣包裹的女性悲歌。是近年來描寫數位性暴力、約會強暴、性愛影片外流等性別議題的佳作!
Thumbnail
這是一個女性自我覺醒的故事,勝利是以蜿蜒迂迴的方式取得,而非直接面對的衝突與暴力。新生的陰性意識不再只是強調包容與和諧,也看重挑戰與獨立。
Thumbnail
#若是為人父母的觀看以下作品時,務必要咬緊牙根,默念三遍,這不過是一齣影視劇!!!然後小心不要砸壞自家3C產品,希望各位強心臟們可以完食整部作品(喂 1.《媽媽別哭》 這是2012年的韓國電影。 女主角在學校被數名男同學強暴,但由於都是未成年,主角媽媽對他們無可奈何,一點辦法也沒有。
Thumbnail
評論台灣同志文學的陳雪《惡女書》的女性書寫、女性情慾、慾望書寫。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生活既是悲劇也是喜劇。喜劇可以是一種處理嚴肅問題的方法。我想我想拍一部關於死亡的明亮風格電影,同時也談論生活。」在威尼斯影展的聚光燈底下,一位剛獲得威尼斯日單元最佳影片的導演亞希安路易塞茲,在 Variety採訪時發表了她的感言。《人道主義吸血鬼徵求自願獻身者》是她的第一部長片處女作,沒想到其強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帶著女權視角去觀賞《可憐的東西》,看完後發現,以女權主義去定義這部電影太狹隘了,電影《Poor Things》中的Things不只是活在父權社會下的女性,更可泛指所有活在體制內的人們,偽善、貪婪、淫亂的人們。  於2023年上映,獲獎無數的《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愛爾蘭、英國和美國合拍的超現實科幻喜
Thumbnail
一部充滿笑聲的「驚悚電影」,引導觀眾反思性別角色和善惡的定義,增長見識和智慧。
Thumbnail
《瘋狂麥斯:憤怒道》是一部很「男人」的電影,至少表面上看來如此。是否可從中讀出女性元素,甚至讀出一個「女性世界」,關鍵不在於「像男人」的芙莉歐莎,而在於「像女人」的種母。
Thumbnail
整部通篇漫長的「偽緩慢電影」其實從頭到尾只揭示了,女性依舊是個受到男性主體形構出的社會所箝制之下的客體。
Thumbnail
𝗚𝗶𝗻𝗮 𝗦. 𝗡𝗼𝗲𝗿巧妙運用聲音與影像的魅力,譜出鮮豔糖衣包裹的女性悲歌。是近年來描寫數位性暴力、約會強暴、性愛影片外流等性別議題的佳作!
Thumbnail
這是一個女性自我覺醒的故事,勝利是以蜿蜒迂迴的方式取得,而非直接面對的衝突與暴力。新生的陰性意識不再只是強調包容與和諧,也看重挑戰與獨立。
Thumbnail
#若是為人父母的觀看以下作品時,務必要咬緊牙根,默念三遍,這不過是一齣影視劇!!!然後小心不要砸壞自家3C產品,希望各位強心臟們可以完食整部作品(喂 1.《媽媽別哭》 這是2012年的韓國電影。 女主角在學校被數名男同學強暴,但由於都是未成年,主角媽媽對他們無可奈何,一點辦法也沒有。
Thumbnail
評論台灣同志文學的陳雪《惡女書》的女性書寫、女性情慾、慾望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