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力?當大人把你推上舞台,然後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相當挑戰目前兒少培力實務的一句話。過去我擔任青少年社工時,我們總之知道有些時候我們的孩子就是需要一個舞台,接著我們會用盡一切方法創造合適的舞台,並開始邀請少年籌劃甚至是上台分享。

說到這邊,其實上述在實務工作中並不容易,如何創造舞台以及如何讓少年信任自己,甚至是當眾人對於舞台表現結果相當期待時,這些壓力是否是青少年足以負荷的呢?


另一部份也在思考,有些單位培力青年具備上台演講的能力,而大都是爬梳自己生命中的逆境經驗,以「人生逆轉勝」、「出淤泥而不染」的架構與世人分享。我就想問,這樣的行動是否也是種標籤?當青年拿掉了逆境青年之後,那她是誰?這樣地逆境標籤以及眾人看她的視角,是否有感到舒服?還是只是陷入我完成一個演講的成就感?青年是否成為一個演講機器,而成為某些機構的招牌。最後呢受傷的人仍然是青年們吧。我想培力除了「創造舞台」還有「培養發聲能力」之外,也需要考量社會現實的眼光,以及青少年在肩負是否知悉受到社會的標籤,她在演講的過程中培力的是有能力感,更重要的是自我照顧與自我概念的整合。沒有誰應該背負什麼樣地身分一輩子。

avatar-img
0會員
12內容數
。以文字創作讓大眾更認識青少年與社工。 。社工的故事連載中。 。 我是在學校執業的社工師,若有演講或團體及工作坊邀約歡迎來信討論。 。 聯繫方式:sw.chenting@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哪位社工-SW.CHENTING 的其他內容
完美主義常常讓人陷入無止境的追求中,疲憊不堪卻不敢稍作喘息。本文探討了完美主義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以及如何認識到自我價值不必依賴他人的認同。透過個人成長經驗的探討,提醒我們盡管無法掌控生命的一切,但釋放對完美的追求是值得的。最終,我們應該學會和自己的不完美和平共處。
在助人者的專業訓練中,理解來訪者的經歷至關重要。即使助人者未必經歷過相同的痛苦,真誠的聆聽和接納對來訪者的故事是核心。這篇文章探討了助人者如何在面對質疑時,依然能夠透過情感共鳴,協助來訪者找到內心的力量和療癒的過程。關鍵在於同理的態度與真正的理解,幫助個案在自身故事中發現希望。
本文探討了青少年犯罪背後的結構性因素,質疑社會對青少年的期待與教導。新聞媒體的報導往往強調青少年的過錯,而忽略了教育和社會支持的不足。文章指出,青少年行為的根本原因與其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社會應負起更多責任,以提供更安全的成長空間,防止青少年走入極端行為或被不良勢力利用。
在數位時代,青少年面臨著巨大的網路壓力與競爭,流量與關注成為他們的價值指標。本文探討網路如何隱祕地影響青少年的情感需求,促使他們在社交媒體中追求認可,卻忽視了真實的情感交流。我們應改變觀念,重視與青少年的陪伴與溝通,並協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觀。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探討了青少女愛麗的成長經歷,如何因家族期望與社會壓力而感到困惑。愛麗的母親因吸毒入獄,導致她的身份認同危機。在輔導過程中,我們探討瞭如何讓孩子獨立思考,找到自己的優勢,並不被他人的期望所左右。這個故事提醒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感受,並鼓勵他們成為獨立的個體。
完美主義常常讓人陷入無止境的追求中,疲憊不堪卻不敢稍作喘息。本文探討了完美主義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以及如何認識到自我價值不必依賴他人的認同。透過個人成長經驗的探討,提醒我們盡管無法掌控生命的一切,但釋放對完美的追求是值得的。最終,我們應該學會和自己的不完美和平共處。
在助人者的專業訓練中,理解來訪者的經歷至關重要。即使助人者未必經歷過相同的痛苦,真誠的聆聽和接納對來訪者的故事是核心。這篇文章探討了助人者如何在面對質疑時,依然能夠透過情感共鳴,協助來訪者找到內心的力量和療癒的過程。關鍵在於同理的態度與真正的理解,幫助個案在自身故事中發現希望。
本文探討了青少年犯罪背後的結構性因素,質疑社會對青少年的期待與教導。新聞媒體的報導往往強調青少年的過錯,而忽略了教育和社會支持的不足。文章指出,青少年行為的根本原因與其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社會應負起更多責任,以提供更安全的成長空間,防止青少年走入極端行為或被不良勢力利用。
在數位時代,青少年面臨著巨大的網路壓力與競爭,流量與關注成為他們的價值指標。本文探討網路如何隱祕地影響青少年的情感需求,促使他們在社交媒體中追求認可,卻忽視了真實的情感交流。我們應改變觀念,重視與青少年的陪伴與溝通,並協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觀。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探討了青少女愛麗的成長經歷,如何因家族期望與社會壓力而感到困惑。愛麗的母親因吸毒入獄,導致她的身份認同危機。在輔導過程中,我們探討瞭如何讓孩子獨立思考,找到自己的優勢,並不被他人的期望所左右。這個故事提醒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感受,並鼓勵他們成為獨立的個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在國小時是資優生,但在國中卻遇到自信崩潰的經歷,以及如今作為父親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的心路歷程。文章呈現了對教育方式的反思以及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在國小時是資優生,但在國中卻遇到自信崩潰的經歷,以及如今作為父親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的心路歷程。文章呈現了對教育方式的反思以及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