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是一種看待他人的方式,彷彿他已超越了自己現有的成就。」
—奇蹟課程
當我們談到「慈悲」時,往往會自然聯想到對他人的憐憫,看到對方的困難、缺乏甚至脆弱,並因此想要提供協助。然而,這樣的慈悲其實是基於一種「對方有所不足」的看法,認為他人處於相對低的位置,而我們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也帶著某種優越感或比較心態。這樣的慈悲,固然是出於好意,卻仍然停留在表面的善意上。
而《奇蹟課程》給我們的慈悲觀卻大不相同。在奇蹟的視角下,真正的慈悲不是出於憐憫對方的不足,而是源於對彼此內在潛力的信任。奇蹟的慈悲強調的是看到對方「尚未展現的成就」,去認識到每個人都擁有無限可能,而不是將目光停留在表面問題上。這樣的慈悲,不是施予,也不是帶著憐憫的幫助,而是一種理解的選擇:選擇看到對方內在的完美與潛力,超越對錯與比較,用更寬廣的眼光來看待一切。
《奇蹟課程》指出,療癒的能力是在「分裂」之後才出現的。當我們感到孤立,或與他人之間有著某種隔閡,療癒的需求便應運而生。只要我們仍然生活在這個由時間和空間組成的世界中,療癒便是一種「保護」,幫助我們在這世界中保持連結。而這樣的連結正是通過慈悲或「愛德」來實現的,因為慈悲是一種幫助我們放下偏見、重新看待彼此的眼光。
可以這樣想像,當我們選擇慈悲地看待他人時,並不只是在幫助對方,而是在選擇一種更開闊、更包容的態度。這樣的眼光讓我們能夠從心底相信他人有能力成長、有能力達成他們的潛能。這樣的慈悲不僅是療癒對方的途徑,也是一種對自己心靈的安慰,讓我們的內心也得到了平靜與釋放。
在台灣,許多人理解的慈悲往往簡化成為「施予善意」。當我們行善時,往往潛意識裡會覺得自己是「比較強」的那一方,而對方是「有不足」的那一方。然而,《奇蹟課程》中的慈悲卻提醒我們,真正的慈悲並不是著眼於對方的「欠缺」或「不足」,而是帶著理解與包容去看見他們「尚未展現的成就」。
奇蹟課程說:「慈悲是一種看待他人的方式,彷彿他已超越了自己現有的成就。」這意味著,我們不再僅僅看到表面上的差異或困難,而是從更深的靈性層次去看待對方,選擇相信他們內心的潛能,並且尊重他們獨特的成長歷程。這樣的慈悲,是一種帶有信任和理解的看見,而不是一種單純的憐憫。
奇蹟課程中提到,奇蹟是一種慈悲的表現,而奇蹟的作用在於「縮短時間」,減少我們在痛苦中的掙扎。這裡的「縮短時間」指的是讓我們少一些在困難中的停留,更快地走向內心的平安。而每一次慈悲的展現,都是一個奇蹟的機會。當我們選擇不批判,或不將他人的缺點放大,反而去看到他們的潛力時,這就是一個奇蹟。這樣的奇蹟讓我們彼此內心都得到釋放,從而縮短了彼此在痛苦中的停留。
這樣的慈悲或許比做善事更具挑戰性,因為它要求我們去轉變對他人的看法,不僅是幫助對方,而是從內心去理解、去接納對方的完整性。這樣的選擇在生活中可能表現為:我們選擇放下過去的怨懟、選擇原諒對方、選擇不去放大別人的過錯,從而讓雙方都能感受到內心的寬慰和釋放。這樣的慈悲,實際上讓我們在生活中的許多痛苦大大減少了。
慈悲並不一定是什麼偉大的事蹟,也不需要是什麼艱難的修行,而是我們可以每天選擇的生活方式。當我們願意用一種寬容、開放的心去看待別人,即便是在小小的日常互動中,也可以為生活帶來改變。例如,當我們面對他人的錯誤時,選擇用理解的心看待,而不是急於批評或指責。當我們看到他人的脆弱或不安時,選擇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而不是急於評斷。這樣的慈悲不僅是對他人的接納,更是對我們內心的療癒。
試想看看,當我們選擇慈悲地看待他人,而不再總是關注對方的缺陷或失敗,我們的內心是否也會因此更加輕鬆、自在呢?這樣的慈悲讓我們能夠感受到與他人的連結,甚至在困難中也能彼此支撐、彼此理解,這便是生活中的奇蹟。
奇蹟式的慈悲並不是要求我們做什麼大事,而是讓我們重新定義「慈悲」的含義。當我們選擇用更開放、接納的心去看待他人,不僅縮短了彼此的痛苦,也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和諧與愛。
慈悲是一種選擇,不再只是為他人做些什麼,而是選擇如何看待他人。當我們能夠從「看到對方的不足」轉變成「看到對方的潛力」,這樣的慈悲不僅帶來療癒,也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愛的流動。或許,這便是奇蹟課程中的慈悲真正想要帶給我們的訊息。
歡迎加入我的沙龍,我將持續每週一至兩篇產出奇蹟課程相關的文章
-羅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