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感受憤怒,守住自己的邊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有聽過界線嗎?

界線,是一種劃分你和我各自負責區域的方式,在線的這一邊是我需要負責的範圍,線的那一邊則是你需要負責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書籍提到設立界線的重要性,長年位於排行榜上的《被討厭的勇氣》裡也有提到,我們需要學習課題分離,這個概念其實很類似於設立界線。


立界線不代表不在乎他人,不代表很冷漠自私,事實上,通常是太過替他人著想的人,才更需要設立界線,保護自己的精力和情緒。


在一段關係中,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負責。比方說,遇到朋友工作不如意,大多數人都會願意傾聽和陪伴,給予建議和鼓勵。但如果對方總是在抱怨,並沒有真正地想面對自己的問題,或願意思考如何突破困境,那便是沒有在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作為他的朋友,聽他的抱怨只是在透支自己的能量,讓自己被捲入他的情緒中,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害無益,這時候,其實就是一個設立界線的時機點了。



那麼,要如何設立界線呢?

我覺得,這或許要從立界線的能量來源說起。能夠捍衛自己的界線,是一種向外的、強而有力的能量,這股能量,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於憤怒。

在華人的社會中,大家多半被教導要溫良恭儉讓,維持和諧的氛圍,不要起衝突,可是有時候,以和為貴的善意會被有些人當成可以得寸進尺的機會,讓他們可以一步步的跨越界線,來影響他人的生活。

這個時候,健康的憤怒是會自然而然興起的,這是我們先天自我保護的方式。如果你的憤怒一直被壓抑,沒辦法釋放,或許會在設立界線上遇到困難。

當我們因為太想當一個「好人」,而犧牲自己的邊界,讓自己忙於滿足別人的需求和情緒時,只會換來精疲力盡,和別人的理所當然。


為了過的更自由和輕省,可以從允許自己「感受憤怒」開始,當願意正視自己被冒犯了的感受,也就能慢慢的允許自己內心「抗拒」某些事的感覺,漸漸的,也就能知道如何說「不」,並且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對方能尊重自己。




延伸閱讀

《腦筋急轉彎1》— 允許情緒流動,做一個完整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勇敢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37會員
153內容數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2025/04/26
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2025/04/26
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2025/04/12
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
2025/04/12
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
2025/02/09
探討近期臺灣YouTube界熱議的心靈成長課程爭議,分析課程中潛藏的操控手法,例如不知情同意陷阱、人格貶低、先貶後褒的心理操縱,以及造成類似躁鬱症的症狀。文中提出自我保護的方法,強調尊重自身感受、辨別偽善的「為你好」要求,及避免過度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呼籲讀者重視心理健康,並在安全環境中追求自我成長。
Thumbnail
2025/02/09
探討近期臺灣YouTube界熱議的心靈成長課程爭議,分析課程中潛藏的操控手法,例如不知情同意陷阱、人格貶低、先貶後褒的心理操縱,以及造成類似躁鬱症的症狀。文中提出自我保護的方法,強調尊重自身感受、辨別偽善的「為你好」要求,及避免過度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呼籲讀者重視心理健康,並在安全環境中追求自我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從事活動策劃多年來的經驗與心態轉變,從一開始堅持完美主義,到後來學習接受不確定性、設定邊界、以上帝視角看待問題,最終領悟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個人侷限。文中分享了許多活動籌備細節,並提出對完美主義者及J型人格者的建議:設定邊界、學習抽離,並欣賞團隊成員的付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從事活動策劃多年來的經驗與心態轉變,從一開始堅持完美主義,到後來學習接受不確定性、設定邊界、以上帝視角看待問題,最終領悟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個人侷限。文中分享了許多活動籌備細節,並提出對完美主義者及J型人格者的建議:設定邊界、學習抽離,並欣賞團隊成員的付出。
Thumbnail
在書評 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中):人生就像一場遊戲,精準挑選你的機台、角色與夥伴,掌控勝利的關鍵 中提到:人生如同一場遊戲,要精準挑選機台、角色與夥伴,掌控勝利的關鍵。而在維繫人脈關係時,一項不可或缺的能力便是清楚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邊界感】。
Thumbnail
在書評 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中):人生就像一場遊戲,精準挑選你的機台、角色與夥伴,掌控勝利的關鍵 中提到:人生如同一場遊戲,要精準挑選機台、角色與夥伴,掌控勝利的關鍵。而在維繫人脈關係時,一項不可或缺的能力便是清楚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邊界感】。
Thumbnail
由克勞德和湯森德合力撰寫而成,兩位作者均是心理學博士、企業顧問及領導力教練,且有多年臨床心理諮商經驗,本書內容針對不同的關係:父母與子女、權威與下屬、朋友之間、夫妻之間等,詳細敘述當中可能的界線問題,且舉了很多實例方便讀者理解。
Thumbnail
由克勞德和湯森德合力撰寫而成,兩位作者均是心理學博士、企業顧問及領導力教練,且有多年臨床心理諮商經驗,本書內容針對不同的關係:父母與子女、權威與下屬、朋友之間、夫妻之間等,詳細敘述當中可能的界線問題,且舉了很多實例方便讀者理解。
Thumbnail
面對情緒勒索,我們常感到為難,要如何學習有智慧地設定界線,不再被情感操控? 透過目標明確化、課題分離及 ROI 思維,學會有效拒絕情緒勒索,提升自我掌控力。
Thumbnail
面對情緒勒索,我們常感到為難,要如何學習有智慧地設定界線,不再被情感操控? 透過目標明確化、課題分離及 ROI 思維,學會有效拒絕情緒勒索,提升自我掌控力。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與英語寫作中,我們常會遇到描述「邊緣」的情境——無論是刀刃的鋒利、情感的臨界點,還是地界的界限感,這些情境有太多的詞彙可能混淆:Edge、Border、Brink、Fringe、Rim、Verge、Margin。 這些看似相近的單字,實際上卻因語義、使用場合和歷史背景而各有不同。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與英語寫作中,我們常會遇到描述「邊緣」的情境——無論是刀刃的鋒利、情感的臨界點,還是地界的界限感,這些情境有太多的詞彙可能混淆:Edge、Border、Brink、Fringe、Rim、Verge、Margin。 這些看似相近的單字,實際上卻因語義、使用場合和歷史背景而各有不同。
Thumbnail
本篇分享自我/情感邊界的相關資訊。建立清晰的情感邊界,對於個人生活和人際關係非常重要。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本篇分享自我/情感邊界的相關資訊。建立清晰的情感邊界,對於個人生活和人際關係非常重要。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想不起來是在什麼機緣下聽到或看到這本書,但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有關這本書的內容是:課題分離。當時聽到這四個字還不太懂是哪四個字,還以為是“客體分離”,後來去查了才知道是課題分離這四個字,也才知道“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
Thumbnail
想不起來是在什麼機緣下聽到或看到這本書,但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有關這本書的內容是:課題分離。當時聽到這四個字還不太懂是哪四個字,還以為是“客體分離”,後來去查了才知道是課題分離這四個字,也才知道“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
Thumbnail
雖然已經想不起來從哪裡得知這本書,當我閱讀此書帶給我"WOW"的驚喜感卻仍讓我記憶猶新,可以說是作者帶我挖掘了未知的思維領域。
Thumbnail
雖然已經想不起來從哪裡得知這本書,當我閱讀此書帶給我"WOW"的驚喜感卻仍讓我記憶猶新,可以說是作者帶我挖掘了未知的思維領域。
Thumbnail
迷網,痛苦與不安, 是因為身陷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中, 且被這類價值觀教育長大, 因此認為世界就是這樣運作的。 其實,這類價值觀隱藏許多難以被識別的暴力
Thumbnail
迷網,痛苦與不安, 是因為身陷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中, 且被這類價值觀教育長大, 因此認為世界就是這樣運作的。 其實,這類價值觀隱藏許多難以被識別的暴力
Thumbnail
這是之前嘗試的不一樣的底圖畫法,可以隱約看到有許多階梯式的方塊堆疊著。 有一種色彩渲染融合時,彼此間卻又有著明確的分界。因為希望藉由柔和、溫暖的色彩給人一種療癒的感覺,所以總是會花很多心思在調色、配色上,特別是我不太喜歡兩個濃烈的色彩間明確的界線。不過最近對於界線卻有不同的領悟!
Thumbnail
這是之前嘗試的不一樣的底圖畫法,可以隱約看到有許多階梯式的方塊堆疊著。 有一種色彩渲染融合時,彼此間卻又有著明確的分界。因為希望藉由柔和、溫暖的色彩給人一種療癒的感覺,所以總是會花很多心思在調色、配色上,特別是我不太喜歡兩個濃烈的色彩間明確的界線。不過最近對於界線卻有不同的領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