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感受憤怒,守住自己的邊界

學習感受憤怒,守住自己的邊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有聽過界線嗎?

界線,是一種劃分你和我各自負責區域的方式,在線的這一邊是我需要負責的範圍,線的那一邊則是你需要負責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書籍提到設立界線的重要性,長年位於排行榜上的《被討厭的勇氣》裡也有提到,我們需要學習課題分離,這個概念其實很類似於設立界線。


立界線不代表不在乎他人,不代表很冷漠自私,事實上,通常是太過替他人著想的人,才更需要設立界線,保護自己的精力和情緒。


在一段關係中,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負責。比方說,遇到朋友工作不如意,大多數人都會願意傾聽和陪伴,給予建議和鼓勵。但如果對方總是在抱怨,並沒有真正地想面對自己的問題,或願意思考如何突破困境,那便是沒有在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作為他的朋友,聽他的抱怨只是在透支自己的能量,讓自己被捲入他的情緒中,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害無益,這時候,其實就是一個設立界線的時機點了。



那麼,要如何設立界線呢?

我覺得,這或許要從立界線的能量來源說起。能夠捍衛自己的界線,是一種向外的、強而有力的能量,這股能量,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於憤怒。

在華人的社會中,大家多半被教導要溫良恭儉讓,維持和諧的氛圍,不要起衝突,可是有時候,以和為貴的善意會被有些人當成可以得寸進尺的機會,讓他們可以一步步的跨越界線,來影響他人的生活。

這個時候,健康的憤怒是會自然而然興起的,這是我們先天自我保護的方式。如果你的憤怒一直被壓抑,沒辦法釋放,或許會在設立界線上遇到困難。

當我們因為太想當一個「好人」,而犧牲自己的邊界,讓自己忙於滿足別人的需求和情緒時,只會換來精疲力盡,和別人的理所當然。


為了過的更自由和輕省,可以從允許自己「感受憤怒」開始,當願意正視自己被冒犯了的感受,也就能慢慢的允許自己內心「抗拒」某些事的感覺,漸漸的,也就能知道如何說「不」,並且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對方能尊重自己。




延伸閱讀

《腦筋急轉彎1》— 允許情緒流動,做一個完整的人



avatar-img
勇敢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19會員
64內容數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
探討近期臺灣YouTube界熱議的心靈成長課程爭議,分析課程中潛藏的操控手法,例如不知情同意陷阱、人格貶低、先貶後褒的心理操縱,以及造成類似躁鬱症的症狀。文中提出自我保護的方法,強調尊重自身感受、辨別偽善的「為你好」要求,及避免過度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呼籲讀者重視心理健康,並在安全環境中追求自我成長。
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
探討近期臺灣YouTube界熱議的心靈成長課程爭議,分析課程中潛藏的操控手法,例如不知情同意陷阱、人格貶低、先貶後褒的心理操縱,以及造成類似躁鬱症的症狀。文中提出自我保護的方法,強調尊重自身感受、辨別偽善的「為你好」要求,及避免過度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呼籲讀者重視心理健康,並在安全環境中追求自我成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