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青少年叛逆行為:鋼琴課中的溝通與自我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那天又聽見一位母親投訴孩子:「上了國中之後開始受同儕的影響,沒有把心思放在學業或者是鋼琴上,老師妳的話他比較聽。」


孩子的叛逆成為生存的策略

記得是父母親希望孩子去參加鋼琴檢定考試,

孩子:「我不想考試。」於是每次來上課就開始不大彈琴,跳著她熱愛的街舞,開始出現反叛得行為。

媽媽:「她現在就是叛逆。」

在鋼琴的課堂中,孩子對我說:「就只是不想考試而已,覺得學校功課已經很多了幹嘛要考?」

每一代的父母親都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有時候期待就變重擔。

當孩子的聲音被忽略或誤解,就會產生的反叛或沈默,甚至出現不在乎的表情,其實這是他們的生存策略,在孩子的內心仍然渴望被他人理解。

raw-image



找尋孩子的自我價值

那天一如往常,一位女孩走進教室:「老師我這禮拜都有練習。你知道我的功課有多少嗎?」

這時候得我邊寫著聯絡本邊回答:「那你真的是盡力了耶!對啊但是我不懂我爸媽,他們真的是老古板,那個臭女人我就不多說了,根本不懂我在幹嘛,每次彈鋼琴時她都在滑手機不然就是看劇,爽到不行。」

下了課爸爸媽媽說:「他在家裡哪裡來的練琴,摸個一兩下啊!唉現在態度很差啦~會一直頂嘴欸!」

經過了解之後,孩子要參加很多校內的比賽與活動,偶爾練琴的時間比較晚,所以不能練習太久。

於是課堂中,我鼓勵孩子:「那你真的很不容易耶,又要兼顧功課又要練琴,不過這麼辛苦妳覺得你喜歡嗎?」

:「我想要以後長大時,可以比學校的那個女生,還要會彈琴。」

笑著說:「你這麼認真,可以的。」

於是我把這些話轉達給她的父母親,然後提醒他們偶爾孩子在彈琴時可以放下手機聆聽,給一點正面的回饋,這時候問題就改善了。

孩子的自我價值偶爾來自於大人們的肯定,當喪失成就感或是歸屬感時,就會造成情緒上的波動。

raw-image
raw-image



鋼琴課成為溝通基地

raw-image

鋼琴課偶爾也是與學生還有家長的溝通基地。

那天一名學生沮喪的跟我說:「老師我媽不讓我去韓國了,可是我真的很想去。媽媽說錢太貴了,要留點錢去美國。」

歪頭詢問:「那你怎麼可以去韓國?」

學生:「因為我得獎呀,有資格呀!只是費用是49000,五天的一個行程」

我說:「什麼韓國四萬九!超貴的欸!」

學生:「會嗎?」

這時候我打開旅遊網站⋯學生説:「啊原來這麼貴唷!那真的算了!我本來以為是爸爸媽媽不夠慷慨。」


結語

有時候青春期的表現,是希望我們與他站在同一個陣線,幫助孩子看見事物本值,使成長變得更有意義。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俐穎與阿荳的音樂樂園
2會員
10內容數
阿荳是音樂中的靈魂人物中央Do.. 也是我內心的座右銘,只要每日用心教課,就能培育出許多熱愛音樂的種子,到時候就能像阿荳一樣成為可愛的小豌豆。 於是我分享在教學中的每件小事,因為音樂的世界真的很美好。
2024/11/05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名叫小錢的女孩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懼,在父母的鼓勵下,勇敢地站上舞臺進行彩排和表演的過程。透過小錢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支持與鼓勵對孩子的成長與學習的重要性,並學會如何在面對挑戰時保持勇氣。最終,小錢不僅完成了她的表演,還獲得了媽媽的讚賞,展現了克服恐懼的力量。
Thumbnail
2024/11/05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名叫小錢的女孩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懼,在父母的鼓勵下,勇敢地站上舞臺進行彩排和表演的過程。透過小錢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支持與鼓勵對孩子的成長與學習的重要性,並學會如何在面對挑戰時保持勇氣。最終,小錢不僅完成了她的表演,還獲得了媽媽的讚賞,展現了克服恐懼的力量。
Thumbnail
2024/10/29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音樂教學中使用歌詞的多重益處,特別是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如自閉症兒童。透過將歌詞融入鋼琴樂譜,學生能夠提高節奏感、感受音量變化以及增強記憶力。此外,歌詞還能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具趣味性和互動性。這種方法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深化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與享受。
Thumbnail
2024/10/29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音樂教學中使用歌詞的多重益處,特別是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如自閉症兒童。透過將歌詞融入鋼琴樂譜,學生能夠提高節奏感、感受音量變化以及增強記憶力。此外,歌詞還能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具趣味性和互動性。這種方法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深化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與享受。
Thumbnail
2024/10/22
本文章探討了在樂齡鋼琴課中,良好溝通的重要性。透過理解學生的需求與感受,教師不僅是教導者,也是幫助學生圓夢的夥伴。文章分享了教師在面對不同學生時的經驗與應對策略,強調創建無壓力的課堂氛圍,以促進樂齡族群對音樂的熱愛和享受。
Thumbnail
2024/10/22
本文章探討了在樂齡鋼琴課中,良好溝通的重要性。透過理解學生的需求與感受,教師不僅是教導者,也是幫助學生圓夢的夥伴。文章分享了教師在面對不同學生時的經驗與應對策略,強調創建無壓力的課堂氛圍,以促進樂齡族群對音樂的熱愛和享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常常會面臨孩子的叛逆行為,這不僅是反抗,更是一種生存策略。理解孩子的需求與情感,並為他們提供支持與肯定,將有助於他們找到自我價值。此外,鋼琴課成為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基地,經由交流,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重視。本文探討如何有效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提升他們的學習與情感需求的滿足。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常常會面臨孩子的叛逆行為,這不僅是反抗,更是一種生存策略。理解孩子的需求與情感,並為他們提供支持與肯定,將有助於他們找到自我價值。此外,鋼琴課成為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基地,經由交流,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重視。本文探討如何有效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提升他們的學習與情感需求的滿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母親的孩子遭遇突然調課的狀況,以及孩子對於練琴時間的堅持和需求。文章中呈現了母親如何處理孩子情緒爆發的過程,以及對於未來課程安排的想法。這是一篇關於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的事件呈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母親的孩子遭遇突然調課的狀況,以及孩子對於練琴時間的堅持和需求。文章中呈現了母親如何處理孩子情緒爆發的過程,以及對於未來課程安排的想法。這是一篇關於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的事件呈現。
Thumbnail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 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很喜歡上課,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小孩是很開心,但我不喜歡一起上課,而且初期看不出成
Thumbnail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 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很喜歡上課,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小孩是很開心,但我不喜歡一起上課,而且初期看不出成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問兒子為何不要媽咪教導,他殘忍地回答我這為他把屎把尿的老媽說:「就是不要。」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問兒子為何不要媽咪教導,他殘忍地回答我這為他把屎把尿的老媽說:「就是不要。」
Thumbnail
「孩子啊!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好辛苦的,很欣慰你從未因此放棄」   週五聽兒子說了一件讓我很心疼也很錯愕的事,到現在心裡仍然有點緊繃。   「我媽媽說你是壞孩子,會和老師頂嘴,要我不要一直去跟你玩,會被帶壞等等......」兒子說X同學在當天和他說了數次,他覺得非常難過也生氣,但只能忍著。  
Thumbnail
「孩子啊!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好辛苦的,很欣慰你從未因此放棄」   週五聽兒子說了一件讓我很心疼也很錯愕的事,到現在心裡仍然有點緊繃。   「我媽媽說你是壞孩子,會和老師頂嘴,要我不要一直去跟你玩,會被帶壞等等......」兒子說X同學在當天和他說了數次,他覺得非常難過也生氣,但只能忍著。  
Thumbnail
常聽到很多爸媽會說:「我家那個誰,現在很叛逆,講話都不聽,很會頂嘴,叫不動⋯⋯」。 我認為:「的確是如此」 如果按照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的確就是父母跟老師所認為的那樣,不過孩子們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常聽到很多爸媽會說:「我家那個誰,現在很叛逆,講話都不聽,很會頂嘴,叫不動⋯⋯」。 我認為:「的確是如此」 如果按照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的確就是父母跟老師所認為的那樣,不過孩子們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 Carline 教授分享曾經教了一位學生, 琴藝是非常出色,程度非常高, 很可惜孩子最後不愛彈了, 不在享受音樂⋯ 老師知道對孩子最大的糾結是父母! 父母雖然一路陪伴學習, 也創造環境也不遺餘力, 是完完全全支持! 但父母總是用批判方式來激勵孩子, 雖然琴藝的確變好了, 但老師始
Thumbnail
📝鋼琴課觀察筆記 Carline 教授分享曾經教了一位學生, 琴藝是非常出色,程度非常高, 很可惜孩子最後不愛彈了, 不在享受音樂⋯ 老師知道對孩子最大的糾結是父母! 父母雖然一路陪伴學習, 也創造環境也不遺餘力, 是完完全全支持! 但父母總是用批判方式來激勵孩子, 雖然琴藝的確變好了, 但老師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