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去,而不再到公園裡下棋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過去的文章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你老去,而不再到公園裡下棋〉2023-11-17


  下午的公園裡,幾名算不上老,但應該也已經退休的阿伯坐在樹蔭底下,兩兩一組地下棋。從兒時一路延展到今日,孩子的玩具從彈珠與尪仔標、戰鬥陀螺和遊戲王卡。到現在,已經變成平板與手遊。人們來了又離去,換了一波又一波,當年的孩子成了現在的阿伯,卻依然泡著熱茶在樹下下棋。


  這一畫面彷彿是雋永的。彷彿沒有隨著時代改變。這些如今悠閒下棋的人,也曾像我們一樣,為生活或理想奔波;也曾像我們一樣,未曾探詢過坐在那裡的人的感受。他們像他們兒時看見的那些人一樣,最後坐到了公園樹下。在那裡進行他們心目中,那個人生階段裡該有的娛樂與社交生活。



  但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我們,很可能不會以這樣的方式度過晚年。一方面,充滿聲光效果與立即刺激的電子遊戲和影音取代了這樣慢節奏的棋盤對弈,填滿了我們被割成碎片的休閒時間、形塑了我們的娛樂需求;另一方面,在電腦螢幕與手機螢幕提供的單人娛樂體驗(即便你能以遠處的他人互動),也大幅地降低了人們到公共空間從事娛樂的需求。


  一些情況下人們仍會出門玩樂,我們會去KTV、電影院、游泳池。但更多時候,不是為了去和存在於那裡的人互動,而是去使用那樣的器材;不是去體驗那個地景,而是去消費那個場館。電影院中,無數人坐在一起,卻都是一個個、或一組組原子式的眼睛,我們與螢幕、與大型音響、與凸顯影像的黑暗互動。在好萊塢的「可信」模型之中,我們彷彿不存在於劇院、不存在於週邊的真實世界。



  樹葉、鴿子、風。這些並非被「建造」在大地上的存在者,與石桌、石椅、單槓等種種公共設施一同構建出了那一個--讓人彷彿可以從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慢節奏的「自然」環境。


  當然,這並非某種真正的「自然」,而是一種整體都市規劃下,可以被容積率式地安排出來的人工區域。就像被妥善規劃、井井有條的露營地。這些「自然」與「清閒」是一種精緻的安排,是課堂與課堂間的十分鐘下課。我們經過那裡,呼吸那仍舊摻雜大量汽機車廢氣的空氣,然後,回到日復一日的工作、以及日復一日的追劇。



  都市化、數位化、進步主義、新的技術突破……。世界以一種再也不可能讓整個世代的人都跟上的速度在發展。能在公園裡和人下棋是美好的、能透過視訊和遠在另一個城市或國家生活的子女說上話也是美好的。我們不再如過往的人類那樣,能夠看見並試圖去提前預備自己的老年生活。通往那遲早會抵達的身體性衰弱的路上,我們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但就像杯子裡還有半杯水,這也是一個機會,我們得要自己建構我們未來可能的生活。




延伸閱讀:

〈對「效率」的虛幻癡迷與便於分心的工具〉

〈理智的囈語:關於所處世界的飛快但凝滯〉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一):我們的行為已經被科技產品給重塑〉

〈抖音傷仲永:社群短影音時代中的孩子〉

〈關於讀實體書,我想要提倡的原因〉

〈「去人類化」工具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談姜峯楠〈為什麼人工智慧不會創造藝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1會員
988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們一直覺得「玩桌遊」是孩子另一種學習。數學、語文、邏輯、推理、美術......還有人際互動。都是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中。 . 「玩耍」對孩童發展的重要性,讓我重新審視了現代生活中玩耍時間逐漸消失的現象。作者不僅探討了玩耍對大腦發育的積極影響,還揭示了現代科技如何在無形中剝奪了孩童自
Thumbnail
我們一直覺得「玩桌遊」是孩子另一種學習。數學、語文、邏輯、推理、美術......還有人際互動。都是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中。 . 「玩耍」對孩童發展的重要性,讓我重新審視了現代生活中玩耍時間逐漸消失的現象。作者不僅探討了玩耍對大腦發育的積極影響,還揭示了現代科技如何在無形中剝奪了孩童自
Thumbnail
興趣有動態興趣、靜態興趣。靜態興趣很適合退休族。 靜態興趣種類很多,如書法、繪畫、攝影、下棋、打橋牌、打麻將、種花、養動物、搜集物品、聽音樂、看電影、看電視、聽收音機、聊天、打電腦、上網、學習、看書......。  
Thumbnail
興趣有動態興趣、靜態興趣。靜態興趣很適合退休族。 靜態興趣種類很多,如書法、繪畫、攝影、下棋、打橋牌、打麻將、種花、養動物、搜集物品、聽音樂、看電影、看電視、聽收音機、聊天、打電腦、上網、學習、看書......。  
Thumbnail
去西方旅遊,有去餐廳或是酒吧用餐或是喝酒,對於這個檯子的畫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大部分都是放在店面的門口,用來帶客人用餐與用完餐結帳之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機器設備,大多被觸控面板的電腦所取代。這個會讓我聯想到小時候的撥接電話到手機的觸控電話。 現在的手機,宛如一台小型的電腦,可以在上面看各
Thumbnail
去西方旅遊,有去餐廳或是酒吧用餐或是喝酒,對於這個檯子的畫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大部分都是放在店面的門口,用來帶客人用餐與用完餐結帳之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機器設備,大多被觸控面板的電腦所取代。這個會讓我聯想到小時候的撥接電話到手機的觸控電話。 現在的手機,宛如一台小型的電腦,可以在上面看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電動車的趨勢已成潮流,移動不再是難事,重點是要去哪個地方做什麼?如果同時有一千輛車要往某個觀光景點,那還是一樣會塞車的吧?沒有停車位,電動車是不是會自己找更遠的停車場把自己停好,等待主人的召喚?其實有很多想像的可能性有可能會發生,像是太空旅行的可能性,也可能會變得更普及吧?雖然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電動車的趨勢已成潮流,移動不再是難事,重點是要去哪個地方做什麼?如果同時有一千輛車要往某個觀光景點,那還是一樣會塞車的吧?沒有停車位,電動車是不是會自己找更遠的停車場把自己停好,等待主人的召喚?其實有很多想像的可能性有可能會發生,像是太空旅行的可能性,也可能會變得更普及吧?雖然
Thumbnail
念書的時候,常聽到所謂 那些在學校學的東西,當你畢業的時候,可能都不適用了... 未來的工作,現在都還出現... 細細得體會,時代巨輪是越轉越快的 對於1990後半或者2000年以後的年輕人 可能已經沒有經歷過使用電話IC卡的時代,黑白螢幕的傻瓜手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
Thumbnail
念書的時候,常聽到所謂 那些在學校學的東西,當你畢業的時候,可能都不適用了... 未來的工作,現在都還出現... 細細得體會,時代巨輪是越轉越快的 對於1990後半或者2000年以後的年輕人 可能已經沒有經歷過使用電話IC卡的時代,黑白螢幕的傻瓜手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
Thumbnail
從70年代起,電子遊戲就已悄悄的在街邊的電動間出現。   當時的遊戲,和流氓,不良少年總是劃上等號。筆者在七   歲時,曾為了偷偷到電動間打小精靈,被媽媽用水管抽,   還在祖宗牌位前罰跪。   不要笑!這種事是真的。後來我就真的不敢去電動間了。   到了十一二歲,進入80年代,apple2電腦
Thumbnail
從70年代起,電子遊戲就已悄悄的在街邊的電動間出現。   當時的遊戲,和流氓,不良少年總是劃上等號。筆者在七   歲時,曾為了偷偷到電動間打小精靈,被媽媽用水管抽,   還在祖宗牌位前罰跪。   不要笑!這種事是真的。後來我就真的不敢去電動間了。   到了十一二歲,進入80年代,apple2電腦
Thumbnail
關於資訊洪流時代,人們都太過習慣快速了
Thumbnail
關於資訊洪流時代,人們都太過習慣快速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