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中只有一部書值得一讀,那就是—你的覺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阿姜查說佛陀要我們去接觸「法」,可是,人們卻只接觸到文字---書籍和經典。這只是接觸到[關於]法的,而不是接觸到我們的偉大導師所教的「真實」的法。

raw-image


阿姜查說當你聽聞「法」時候,你必須辟開你的心,將自己專主於中心。不要試圖去保留你所聽到的或煞費苦心地去保存記憶中的任何事。只要讓「法」在它顯露時流入你的心中,並且讓自己在當下繼續為「法」保持開闊的心胸。可以保留的,將會保留下來,它會自然發生,而不是透過任何奮鬥而得來。


不要被制約,道德也無須至上,前提條件被設定太多,如何安住?

不要強迫自己感恩敵人,可以算了,一切知道即可,不要強迫放下,知道生氣知道怨恨,知道開心即可。從一個當事者慢慢變成觀察者就好。

慢慢脫離這人生劇本最好的方案,從演出者變成觀眾。慢慢的覺察,就會發生一切的轉換。不要擔心起惡念善念,就是看著就好。


先練習覺察你的呼吸,知道你在呼吸,光就會進來。

靜下你的心來,學習如何觀察,你會發現,此時此地,一切的佛法一直顯現著。在這個時代,我們想要知道甚麼,訊息永遠都有答案有不同宗教的見解,有不同的說法。總之,很多很多答案,但哪一個是你體悟的?


生死病痛,定會存在。唯有一件事情你可以決定。心。

我們是業的主人,所以你可以選擇,善業或惡業。不論過去為何,我們能在這個時空聽見好的法都是福澤深厚,

 

市面上太多身心靈的方法,商業化的一切,其實回到現實都無法幫助你持續真正改變。我們生活仍需要為五斗米,無法完全斷除三毒火,但佛陀的方案覺察你的呼吸是最好最簡單,可以活著就能練習的方案。不需要花費你的一毛錢。

 

慢慢脫離這人生劇本最好的方案,從演出者變成觀眾。慢慢的覺察,就會發生一切的轉換。不要擔心起惡念善念,就是看著就好。

 

先練習覺察你的呼吸,知道你在呼吸,光就會進來。

靜下你的心來,學習如何觀察,你會發現,此時此地,一切的佛法一直顯現著。

raw-image

用你的「心」來聽聞法,而不是用你的耳朵與眼睛。這是你得到法最好的方法。法無定法,依法不依人。


先練習覺察你的呼吸,知道你在呼吸,光就會進來。

靜下你的心來,學習如何觀察,你會發現,此時此地,一切的佛法一直顯現著。

希望你慢慢體會,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有一部書值得一讀,那就是—你的覺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聞覺本心的沙龍
34會員
124內容數
這裡會分享在生活中不論是情緒,病痛的出現,都可以藉由芬香療法的各種植物分子得到在生理與心理上的輔助。生理與心理的不平衡,帶給我們的其實是不同程度的痛苦,這是一個芳療師多年的案例與實務面分享,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朋友們。內容會提供更多臨床與專業資料,也可以直接使用配方去參考。
聞覺本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4
真正的援助是甚麼? 任何人都可以出去捐贈衣服和釘帳篷,可是,有多少人可以來森林裡打坐,來認識他們自己的心呢? 只要我們仍不知該如何給人類的心「穿衣」和「喂食」一天,在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永遠會有難民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2/04
真正的援助是甚麼? 任何人都可以出去捐贈衣服和釘帳篷,可是,有多少人可以來森林裡打坐,來認識他們自己的心呢? 只要我們仍不知該如何給人類的心「穿衣」和「喂食」一天,在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永遠會有難民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1/18
保護心的工具就是覺知的練習。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界的聲音、情緒和壓力所牽動,讓內心變得浮躁與不安。而覺知正是讓我們能夠回到當下,讓心靈保持清明的力量。透過深刻的自我觀察,我們學會不被外界所左右,能夠從內心去辨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與思緒。 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遠離焦慮、憤怒和恐懼,讓內心保
Thumbnail
2025/01/18
保護心的工具就是覺知的練習。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界的聲音、情緒和壓力所牽動,讓內心變得浮躁與不安。而覺知正是讓我們能夠回到當下,讓心靈保持清明的力量。透過深刻的自我觀察,我們學會不被外界所左右,能夠從內心去辨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與思緒。 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遠離焦慮、憤怒和恐懼,讓內心保
Thumbnail
2024/12/25
憑什麽我們要一直在苦堆裡茍延殘喘呢? 憑什麽我們只能得到一丁點的快樂呢? 我們是自由的,有主動選擇權。 不斷去訓練,生命與心靈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會明白自己是有父有母的孩子,而不是無助的孤兒,不是迷途的羔羊。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u Pramote Pamojjo)
Thumbnail
2024/12/25
憑什麽我們要一直在苦堆裡茍延殘喘呢? 憑什麽我們只能得到一丁點的快樂呢? 我們是自由的,有主動選擇權。 不斷去訓練,生命與心靈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會明白自己是有父有母的孩子,而不是無助的孤兒,不是迷途的羔羊。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u Pramote Pamojj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宇宙 融合求心靜》 序 宗教是世人對於宇宙的任何展現的奇跡、事蹟用不同方式來解釋,宗教領袖們都是領悟了宇宙道理而用自己的方式發表,其實祂們講得都是一樣的事情,要求得自己心裡的靜,越靜則萬事可得,誰越靜力量越大,毫不懷疑宇宙中的共時性會帶領著你見證一切。 無論是拜拜、祈禱、冥想、瑜珈、禮拜、膜
Thumbnail
《宇宙 融合求心靜》 序 宗教是世人對於宇宙的任何展現的奇跡、事蹟用不同方式來解釋,宗教領袖們都是領悟了宇宙道理而用自己的方式發表,其實祂們講得都是一樣的事情,要求得自己心裡的靜,越靜則萬事可得,誰越靜力量越大,毫不懷疑宇宙中的共時性會帶領著你見證一切。 無論是拜拜、祈禱、冥想、瑜珈、禮拜、膜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我們想要知道甚麼,訊息永遠都有答案有不同宗教的見解,有不同的說法。總之,很多很多答案,但哪一個是你體悟的? 阿姜查說佛陀要我們去接觸「法」,可是,人們卻只接觸到文字---書籍和經典。這只是接觸到[關於]法的,而不是接觸到我們的偉大導師所教的「真實」的法。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我們想要知道甚麼,訊息永遠都有答案有不同宗教的見解,有不同的說法。總之,很多很多答案,但哪一個是你體悟的? 阿姜查說佛陀要我們去接觸「法」,可是,人們卻只接觸到文字---書籍和經典。這只是接觸到[關於]法的,而不是接觸到我們的偉大導師所教的「真實」的法。
Thumbnail
認識自己,就像翻閱一本頁數繁多的書,我們都不能恣意跳過其中一頁,而來到最終的篇幅。 親自去找尋、體驗、探究生命的意義,是一件重要的事,奇怪的是,我們總是急於知道結局,人生是如此,事業是如此,所有的關係也是如此。 就像《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是賈伯斯唯一每年重讀之書,每當我翻開《我可能錯
Thumbnail
認識自己,就像翻閱一本頁數繁多的書,我們都不能恣意跳過其中一頁,而來到最終的篇幅。 親自去找尋、體驗、探究生命的意義,是一件重要的事,奇怪的是,我們總是急於知道結局,人生是如此,事業是如此,所有的關係也是如此。 就像《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是賈伯斯唯一每年重讀之書,每當我翻開《我可能錯
Thumbnail
(一) 我要談的佛經,是《阿彌陀佛經》。   翻開《阿彌陀佛經》,可以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幾乎所有佛經,都是弟子問佛陀問題,佛陀回答弟子問題。 可是《阿彌陀佛經》,卻是沒弟子發問,佛陀直接告訴弟子西方極樂世界情形。   在過去,就已經有些法師,發現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一) 我要談的佛經,是《阿彌陀佛經》。   翻開《阿彌陀佛經》,可以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幾乎所有佛經,都是弟子問佛陀問題,佛陀回答弟子問題。 可是《阿彌陀佛經》,卻是沒弟子發問,佛陀直接告訴弟子西方極樂世界情形。   在過去,就已經有些法師,發現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世上有很多好書,讀後讓你急著再讀下一本;可總有些書,讀後讓你再不有讀任何書的衝動。
Thumbnail
世上有很多好書,讀後讓你急著再讀下一本;可總有些書,讀後讓你再不有讀任何書的衝動。
Thumbnail
今天看《生命之書》,9月21號這天的標題是:《知識便是權威之見》 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就分享出來。 「學習的活動跟累積知識是相互矛盾的。學習暗示著心是空的,裡面沒有過往的經驗或知識。知識是累積成的,而學習卻是一種不斷在進行的活動,裡面沒有任何欲求;因此學習暗示著一種沒有權威的心態。所有的知識都需要
Thumbnail
今天看《生命之書》,9月21號這天的標題是:《知識便是權威之見》 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就分享出來。 「學習的活動跟累積知識是相互矛盾的。學習暗示著心是空的,裡面沒有過往的經驗或知識。知識是累積成的,而學習卻是一種不斷在進行的活動,裡面沒有任何欲求;因此學習暗示著一種沒有權威的心態。所有的知識都需要
Thumbnail
史上最強哲學,有分成 東方、西方兩本,我特別偏愛東方哲學的這本。 過去看過非常多的哲學書,但始終沒有特別深入研究特定的哲學家理論。 曾經很害怕自己成為半桶水的哲學閱讀者,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太淺薄的見解,更容易形成偏見,最後只是一個被流行訊息操縱的魁儡。 所以我對這種一本書,概括了一堆哲學家的書
Thumbnail
史上最強哲學,有分成 東方、西方兩本,我特別偏愛東方哲學的這本。 過去看過非常多的哲學書,但始終沒有特別深入研究特定的哲學家理論。 曾經很害怕自己成為半桶水的哲學閱讀者,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太淺薄的見解,更容易形成偏見,最後只是一個被流行訊息操縱的魁儡。 所以我對這種一本書,概括了一堆哲學家的書
Thumbnail
有一個人,坐在一棵美麗的菩提樹下,花了數月的時間來閱讀世界上偉大的靈性著作。 一天,菩提樹開口和他講話。
Thumbnail
有一個人,坐在一棵美麗的菩提樹下,花了數月的時間來閱讀世界上偉大的靈性著作。 一天,菩提樹開口和他講話。
Thumbnail
對許多人來說,書中那些作者描述的經歷,就像是一部虛構的科幻小說,但宇宙有一個法則,只要你相信,那就是真的,如果是你願意相信一段如夢一般的經歷嗎? 書中的悄悄話: 佛陀是地球人,他透過自己的修行獲得證悟,他並沒有像你們的人那樣說「我相信」,而是說「我知道」。 信仰永遠都不是完美的,而知識卻是。
Thumbnail
對許多人來說,書中那些作者描述的經歷,就像是一部虛構的科幻小說,但宇宙有一個法則,只要你相信,那就是真的,如果是你願意相信一段如夢一般的經歷嗎? 書中的悄悄話: 佛陀是地球人,他透過自己的修行獲得證悟,他並沒有像你們的人那樣說「我相信」,而是說「我知道」。 信仰永遠都不是完美的,而知識卻是。
Thumbnail
花了三個月一點一點把這本書看完,本書介紹了許許多多關於佛教各方面的知識,舉凡歷史、思想、文學、雕塑、繪畫等都有涉獵,是一本非常完整的一本書,讓我對佛教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不過缺點是也因為本書嘗試想把內容說得完整,小小一本書放不了這麼多內容,所以對於佛教本身的教義內容反而沒有太深入的探討。
Thumbnail
花了三個月一點一點把這本書看完,本書介紹了許許多多關於佛教各方面的知識,舉凡歷史、思想、文學、雕塑、繪畫等都有涉獵,是一本非常完整的一本書,讓我對佛教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不過缺點是也因為本書嘗試想把內容說得完整,小小一本書放不了這麼多內容,所以對於佛教本身的教義內容反而沒有太深入的探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