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修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靜坐修煉,其實可以看成是一個讓身心回歸平靜、找到內在力量的過程。整體的關鍵是“靜”,因為只有讓心真正靜下來,才能讓內在的能量自然流動,逐步達到更高的修煉層次。下面來解釋靜坐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希望幫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實踐。


靜坐的核心思路

靜坐就是在靜中找到動力,在動力中回到靜的狀態。簡單來說,當我們進入深層靜定,身體內部會自然產生一種能量迴圈,就像人體的「自動調節器」被啟動一樣。這個過程讓我們內心的煩躁漸漸平息,甚至到最後,能達到無我無物的境界。

以下是具體的五個步驟:


1. 讓心靜下來

怎麼讓心安靜?

每天的雜事這麼多,說要靜下來簡直難如登天!不過,要想進入修煉的狀態,第一步還是得讓自己的心慢慢平靜。這裡有幾個實用的方法可以幫你做到:

  • 專注呼吸
    找個舒服的姿勢坐下,閉上眼,慢慢感覺自己的呼吸。不要刻意去改變呼吸的節奏,只需要“看著”它,吸進來,呼出去。剛開始可能會有很多雜念,但不要緊,當你把注意力拉回呼吸上,心就會慢慢安靜下來。
  • 順其自然
    雜念冒出來的時候,不要試圖壓住它,因為越想控制它,雜念反而會更活躍。正確的做法是對這些念頭“無所謂”,就像看一場雲的變化,它們來了又走,時間久了,心就會變得越來越清明。
  • 減少慾望的干擾
    修煉的過程中,很多焦慮和煩躁其實來自我們的欲求。想要的越多,心就越不平靜。所以,可以提醒自己:“現在什麼都不需要,只專注當下,其他的事慢慢來。”當內心不再被慾望拉扯,清靜的感覺自然會浮現。


  1. 把注意力帶回內在

如何把注意力帶回?

簡單來說,就是把外在的注意力拉回到內心。方法很簡單,閉上眼睛,輕輕地把視線集中到鼻尖附近,然後感覺身體內部的狀態。這個練習能幫助我們“收心”,不再被外界的喧囂影響。

小技巧

  • 如果你的腦袋裡還是有很多聲音在吵,可以試試問自己:“這些想法是從哪裡來的?”或者“它們會去哪裡?”這種輕柔的“詢問”能讓雜念逐漸消散。
  • 當你進入內觀時,可以感覺呼吸的氣流從鼻孔進入,走到身體的深處,這種感覺能幫助你更快進入平靜的狀態。


3. 找到修煉的“定位”

什麼是止於其所?

簡單來說,就是找到一個可以專注的“內在位置”,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穩定下來。通常這個位置會選在丹田,也就是肚臍下三指的地方。

為什麼這麼做?

專注於丹田能幫助我們引導內在的能量回到正確的路徑上。想像一下,心像是一團火,而丹田像是一潭水,當心火回到丹田時,火和水自然會平衡,心就能更穩定。

練習的方法

  • 把意念輕輕放在丹田的位置,感覺這裡有一個暖暖的能量球,慢慢地呼吸,讓這個球越來越穩定。
  • 不需要太用力去感覺,只要輕輕放在那裡就好,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心念漸漸靜止,身體也跟著放鬆。


4. 忘我忘物:進入深層靜定

忘我忘物是什麼感覺?

這一步可以看成是靜坐中的“高階狀態”,就是完全放下自己對外界的認知,甚至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存在,達到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

怎麼做?

  1. 在靜坐時,想像自己變成一滴水,逐漸融入大海,感覺不到自己的界限。
  2. 如果腦海中還有一些影像或聲音,可以讓它們像泡泡一樣浮起來、消失,回到內心的“寂靜”。
  3. 每天多練幾分鐘,時間久了這種狀態會越來越容易進入。


5. 平衡定與慧

定與慧的關係

  • “定”是讓心穩下來,就像一汪平靜的湖水,沒有波動。
  • “慧”則是平靜之後的覺知,就像清澈的水面上能倒映出一切。

如何同時修定與慧?

很多人在靜坐時容易過於執著於“心要靜下來”,反而讓自己變得壓抑;或者急於想要得到什麼“覺悟”,結果把心搞得更亂。所以,修定和修慧最重要的是“放任自然”。

  • 不要急著求結果:該靜的時候靜,該想的時候想,不需要用力壓抑任何狀態。
  • 接受當下的感受:無論是雜念還是平靜,都只是過程的一部分。只要保持輕鬆的專注,心會自然找到平衡。


靜坐的效果與收穫

當你持之以恆地練習靜坐,以下這些變化可能會悄悄出現在生活中:

  • 情緒更穩定:遇到事情不再那麼容易煩躁,內心會有更多的平靜。
  • 注意力提升:能更專注於手頭的事情,不容易分心。
  • 身體健康改善:很多人靜坐後會感覺身體更有能量,睡眠品質也變好了。
  • 內心更通透:慢慢地,對生活的看法會變得更加豁達,內在的智慧會自然而然地顯現。


靜坐修煉是一條循序漸進的路,剛開始可能會覺得雜念多、不容易靜下來,但只要每天花點時間練習,就能一步步找到內心的安穩與力量。記住,重點不在於“快”或“多”,而是用心去感受每一次的練習。當靜坐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內在的成長與覺知也會水到渠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拜拜的大叔
4會員
29內容數
愛拜拜的大叔,正在道士的修行之路 心存善念、行善積德、神明愛你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靜坐最簡單之法唯靜止一途 法身法門的學習,其實是一種最簡單的學習。 因為不必讀寫、不必背誦,完全什麼都不必做。 只要靜止下來,如如不動,不需要有教科書,不必拿著書本, 不需要有任何學習工具或其他物品。 只要有身體各部位,有堅定的決心、有明確的目標,就可以練習靜定了。 静坐最简单之法唯静止一途
Thumbnail
靜坐最簡單之法唯靜止一途 法身法門的學習,其實是一種最簡單的學習。 因為不必讀寫、不必背誦,完全什麼都不必做。 只要靜止下來,如如不動,不需要有教科書,不必拿著書本, 不需要有任何學習工具或其他物品。 只要有身體各部位,有堅定的決心、有明確的目標,就可以練習靜定了。 静坐最简单之法唯静止一途
Thumbnail
靜止後而自行潛入,非外力推入 修習靜坐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必做些什麼。 唯有靜靜地……逐漸靜止下來,靜中又靜,止中又止。 輕盈柔軟、輕鬆舒適地……逐漸靜止下來,靜中再靜,止中再止。 不要使力,內在經驗是自行潛入更深層,而非外力推入。 靜坐時,使力沒有任何益處,只有壞處。
Thumbnail
靜止後而自行潛入,非外力推入 修習靜坐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必做些什麼。 唯有靜靜地……逐漸靜止下來,靜中又靜,止中又止。 輕盈柔軟、輕鬆舒適地……逐漸靜止下來,靜中再靜,止中再止。 不要使力,內在經驗是自行潛入更深層,而非外力推入。 靜坐時,使力沒有任何益處,只有壞處。
Thumbnail
不鬆不緊,輕輕鬆鬆 證得佛法,需要輕輕鬆鬆地。 但靜坐修行中所謂的「輕鬆」,並不是指懶散放逸、被動消極那般, 那樣子是無所事事的輕鬆。 這裡所指的是以輕輕鬆鬆的方式精進修行, 也就是將身心放鬆,不過度緊繃或鬆弛。 以鬆緊適中的方式修行吧!很卓越的。 不松不紧,轻轻松松 证得佛法,需要轻轻松松地。
Thumbnail
不鬆不緊,輕輕鬆鬆 證得佛法,需要輕輕鬆鬆地。 但靜坐修行中所謂的「輕鬆」,並不是指懶散放逸、被動消極那般, 那樣子是無所事事的輕鬆。 這裡所指的是以輕輕鬆鬆的方式精進修行, 也就是將身心放鬆,不過度緊繃或鬆弛。 以鬆緊適中的方式修行吧!很卓越的。 不松不紧,轻轻松松 证得佛法,需要轻轻松松地。
Thumbnail
靜止乃成功之本,此外無成功之道 只有靜止,才是修行有成的根本要素, 能夠使我們證入內在法身,別無其他方法。 唯有「止」…… 除此以外,不必再做些什麼。 静止乃成功之本,此外无成功之道 只有静止,才是修行有成的根本要素, 能够使我们证入内在法身,别无其他方法。 唯有“止”……
Thumbnail
靜止乃成功之本,此外無成功之道 只有靜止,才是修行有成的根本要素, 能夠使我們證入內在法身,別無其他方法。 唯有「止」…… 除此以外,不必再做些什麼。 静止乃成功之本,此外无成功之道 只有静止,才是修行有成的根本要素, 能够使我们证入内在法身,别无其他方法。 唯有“止”……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良因曰 : 所謂的修行,便是恢復到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要強加指引,希望心成為我們所期盼的「寂靜」狀態。 在此穩定的狀態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便有依止處,而念念增長功德。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良因曰 : 所謂的修行,便是恢復到心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要強加指引,希望心成為我們所期盼的「寂靜」狀態。 在此穩定的狀態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便有依止處,而念念增長功德。
Thumbnail
唯有靜止,見到與否無關緊要 唯有輕輕柔柔、舒舒服服地靜止下來, 有沒有看見什麼,都無關緊要,就先這樣練習靜坐。 對練習靜坐感到法喜,並做對方法,不久便會自行看見。 因為我們想要見到的,已然具足,只要方法正確,便能得見。 法喜與看見皆在我們自己的掌握之中, 只要閉上雙眼,用對方法練習即可。
Thumbnail
唯有靜止,見到與否無關緊要 唯有輕輕柔柔、舒舒服服地靜止下來, 有沒有看見什麼,都無關緊要,就先這樣練習靜坐。 對練習靜坐感到法喜,並做對方法,不久便會自行看見。 因為我們想要見到的,已然具足,只要方法正確,便能得見。 法喜與看見皆在我們自己的掌握之中, 只要閉上雙眼,用對方法練習即可。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我們如此這般地修行,直到心變得平和、寧靜,直到它成為「一」為止。所謂「一」是指「心」全神貫注於呼吸上,不從呼吸上分離開來。心將不再混亂而能夠輕鬆自在,它將會知道呼吸的始、中、末,而且保持繼續不斷地專注在呼吸上。 良因曰: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我們如此這般地修行,直到心變得平和、寧靜,直到它成為「一」為止。所謂「一」是指「心」全神貫注於呼吸上,不從呼吸上分離開來。心將不再混亂而能夠輕鬆自在,它將會知道呼吸的始、中、末,而且保持繼續不斷地專注在呼吸上。 良因曰:
Thumbnail
學會如何「打坐」之後,第二步便可以來修練「正念冥想」了。 何謂「正念冥想」? 正確的說,「正念」和「冥想」是兩個概念。 所謂「正念」,是有意識地察覺。是一種注意力的練習。它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維持在當下。也就是說通過此練習,可以有意識地察覺、集中注意力在當下的想法、感覺、行為和一切的事情上。
Thumbnail
學會如何「打坐」之後,第二步便可以來修練「正念冥想」了。 何謂「正念冥想」? 正確的說,「正念」和「冥想」是兩個概念。 所謂「正念」,是有意識地察覺。是一種注意力的練習。它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維持在當下。也就是說通過此練習,可以有意識地察覺、集中注意力在當下的想法、感覺、行為和一切的事情上。
Thumbnail
禪修重在體驗:中國人所謂的打坐,英文的名稱,就是冥想的意思。
Thumbnail
禪修重在體驗:中國人所謂的打坐,英文的名稱,就是冥想的意思。
Thumbnail
靜坐、修靈與禪修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即是修行的道場 二十一世紀的修行就是修自己的「身、心、靈」,在上一篇文章有分享:第一便是「重道德」,主要是修身,第二是「修清靜」,主要是修心,第三則是「法自然」,主要倡導自然修法,最後,若能依循前三者身、心、靈的修行,則能達到「靈收圓」的最高境界。 所以,靈的提
Thumbnail
靜坐、修靈與禪修有什麼不同? 日常生活即是修行的道場 二十一世紀的修行就是修自己的「身、心、靈」,在上一篇文章有分享:第一便是「重道德」,主要是修身,第二是「修清靜」,主要是修心,第三則是「法自然」,主要倡導自然修法,最後,若能依循前三者身、心、靈的修行,則能達到「靈收圓」的最高境界。 所以,靈的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