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安寧患者,最讓人手足無措的,大概就是他們的情緒吧。
他們很難過,我們也很難過,然後我們很想讓他們不那麼難過,但越想讓他們不難過,場面就越尷尬。因為我們努力安慰的那些話,常常不小心成了更大的壓力。其實,陪伴這件事,不需要那麼緊張。
有時候,最重要的不是你要說什麼,而是你能不能真的陪他一起難過。
真的,陪著就好。
想像一下,你摔倒了,痛得要命,結果旁邊的人看著你說:「沒那麼痛啦,看開一點!」你聽了是不是想翻白眼?
對於安寧患者來說,常常我們就會犯這個錯,我們常常會不經意說出「不要想太多」「看開一點」這類話,但是人家是真的痛苦、真的難過、真的害怕啊!這些情緒很正常,而且也是他們的權利。
你能做的不是要他「別這樣」,而是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不好受,這很正常。」「我懂,這真的很辛苦。」就是這麼簡單,這樣就夠了。
有時候,患者會告訴你他的害怕、他的無助,這時候千萬別忙著「指點迷津」。什麼「事情沒有那麼糟」「你試著不要去想」「要正面一點」,這些話不但一點用都沒有,還很容易有「副作用」:讓患者覺得你沒有跟他站在同一邊,甚至懷疑你是不是根本不懂他。
你只需要告訴他:「我也真的覺得好難過」「這真的好難喔。」讓他覺得你是他的「隊友」,而不是企圖修理他的情緒的「專家」。當他知道你是站在他這邊的,光是這件事,就能讓他安心不少。
這句話我們說得很習慣,可對安寧患者來說,聽起來可不一定那麼溫暖。想想看,他們每天都在和身體的狀況搏鬥,已經很努力活著了。這時候,你又來一句「加油」,他們心裡可能會想:「我還不夠努力嗎?」
那要說什麼呢?試試看:「你真的很辛苦了」「你做得很好」「你已經很努力了」。這些話不僅溫暖,還讓患者感覺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見。
你可能會想:「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啊!」「講那些很尷尬耶!」其實,陪伴不一定需要很多話。一個眼神、一個溫柔的握手,甚至只是坐在他身邊靜靜地陪著,都可以讓患者知道他不是一個人。
有時候,什麼都不需要說。安靜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支持,因為它告訴對方:「你可以做你自己,哭也好,生氣也好,我都會在這裡。」
「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會變成這樣?」有時候患者會問這些問題,聽了會讓人心揪,但千萬別覺得自己要幫他找到答案。你不用成為什麼哲學家,只要告訴他:「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陪著你。」這樣就足夠了。
這些話不是答案,但它們比答案更重要,因為它讓患者知道,他的痛苦被承認了。
其實,安寧患者需要的情緒輔導,沒你想的那麼難。你不需要當心理學家,也不用成為什麼溫暖的演說家。最重要的是,你肯花時間,陪著他,用心傾聽,讓他知道他不孤單。
這段路很難,但不需要完美。只要你是真心的,他們會感受到。甚至有時候,什麼話都不說,只是陪在身邊,他們就會知道:你在,而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