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你分享有關資料整理的文章,我覺得很有幫助,想請教更深入的問題,如果我在第一版的資料夾命名與分層方式建立一段時間後,卻發現需要更改部分甚至整個結構時,該怎麼辦?」一位朋友看到我的文章後,留言詢問。
這是個很棒的問題,於是我回答:「正如我在文章中提到的,我們將資料整理作為一個專案來管理,這是一個持續細化和優化的過程。
當我們第一次設定資料夾管理系統後,有些方面沒有考慮到是難免的,不過沒有必要急於立即修改系統,我們可以先記錄這些調整需求,然後每月或每季檢討、深思熟慮後再調整,避免在頻繁修改上花費太多時間。」
朋友繼續詢問:「隨著更多不同類型和性質的文件出現,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靈活動態調整資料夾的層次或命名?
例如我的大多數文件都與教育相關,但若有一天我決定收集與行銷和其他領域相關的文件,這些新文件夾或關鍵字在我現有的系統中會顯得很奇怪。我是否真的需要重新組織整個層次結構或整個命名系統?」
「這取決於你的系統結構,如果一開始最上層的結構是一個知識領域時,這個新文件有可能同時與兩個以上的領域相關,但這不表示我們必須將同一個文件保存在兩個單獨的資料夾,這既麻煩又佔空間。
我建議將其儲存在一個資料夾中即可,並在檔案名稱中新增與該檔案相關的關鍵字,之後可以就透過關鍵字搜尋找到它,我們整理資料的目的是便於需要時取用,而非造成困擾。」
--------------------
現在是一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管理、整理資料,是每個職場人士必須面對的挑戰。
我曾分享過一篇”用專案管理手法看資料管理策略”的文章,收到了許多朋友的回饋與提問,並與其中一位朋友的留言進行了更深入的討論。
朋友提到了一個資料管理中常見的困境,即資料的性質和需求可能隨著時間推移發生變化,原有的系統將不完全適用;這時,該如何靈活調整資料管理系統,保持高效又不至於讓整個系統混亂?
以下分享幾個我面對這個挑戰時的策略。
我們先來思考一下,社群軟體上沒有資料夾,大家是如何找到自己想看的影片或照片的?
可見除了資料夾結構,關鍵字與標籤也是提升資料管理靈活性的重要工具,現今許多操作系統(如Windows和macOS的標籤功能)和雲端存儲服務(如Google Drive 的星號標籤功能)能支持標籤功能,允許使用者為文件標上幾個標籤,來實現跨分類的搜尋。
比方說某份文件既屬於”行銷”又涉及”教育”,就可以為其標上這兩個標籤,這樣在需要查找與行銷相關的教育資料時,僅需透過標籤搜尋即可輕鬆找到相關文件,這避免了重複儲存文件,也保持了資料的多重相關性。
在敏捷專案管理中,我們強調迭代、持續改進和靈活應對變化。
而面對資料管理,我們不需要一次性完成所有的資料整理工作,而是可以分階段、逐步優化;像是每週或每月設定檢討時間、持續收集使用資料管理系統後的需求、根據實際的變化來靈活調整資料夾結構或命名規則、不拘泥於初始設計。
這能幫助我們更從容應對資料管理中的不確定性與變化,確保系統始終符合實際需求。
回顧我們整理資料的目標,資料是否越多越好?
相信大家電腦裡有不少好久以前存進去,卻再也沒有打開過的檔案,其實資料本身是有生命週期的,適時刪除不再需要的資料(可自行設定規則,比方說已6個月或1年以上未使用),有助於確保資訊系統的整潔與高效運行,保留過多的資料反而會造成系統和使用者的負擔,也可能因此引發資料的安全風險。
勇於刪除過時或整理前的初稿,只保留經過消化整理的檔案與紀錄出處,讓我們專注於那些真正有價值且符合當前目標的資料。
綜上所述,資料整理不僅只是為了存放文件,更為了能在需要時快速取用文件,這是提升工作效率、促進知識管理的重要手段。
透過將資料整理視為一個持續改進的專案,並結合活用關鍵字與標籤、敏捷專案管理思維、精簡與整理的勇氣,構建一個高效且靈活的資料管理系統,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工作需求,幫助職場目標事半功倍。
#CarryKuoOn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