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的困境是進步的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Morgan Housel 的《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一書中,對於「壓力與創新」間的關係的闡述非常精彩。這個概念不僅能幫助我們在面對困境時保持正確心態,更能指引我們在人生各個層面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書中提到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案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美國科學研發辦公室(U.S.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主任的 Vannevar Bush 提出了一個看似矛盾的觀察:戰爭期間在醫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特別是在抗生素的研發與應用方面,可能拯救的生命比戰爭中失去的更多。這個論點雖然具有爭議性,但卻揭示了一個重要真理:危機往往能催生重大創新。事實上,許多現代醫療技術,如創傷治療、急救技術、甚至是心理治療方法,都是在戰爭期間快速發展的。

然而,這種「危機催生創新」的現象並非必然。Housel 特別強調,有助益的壓力和造成崩壞的災難之間存在著一條微妙的界線。當壓力過大時,人們的注意力會從尋求突破轉向基本生存,這反而會阻礙創新。就像是一棵樹,適度的風吹雨打能讓它長得更強壯,但過度的暴風雨卻可能連根拔起。在企業管理中,這個平衡點尤其重要。

更有趣的是,書中也探討了另一個極端:過於舒適的環境反而可能成為進步的絆腳石。投資人 Patrick O'Shaughnessy 的觀察特別引人深思,他發現許多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快樂的,反而可能是「飽受折磨」的。這個現象說明了恐懼、痛苦和掙扎往往能產生比正向情緒更強大的動力。在我過去的管理生涯中,確實觀察到最具創新力的團隊往往是在面臨挑戰時產生的。

當面臨2020年的疫情危機時,很多公司未來因應而被迫開發了全新的服務模式,這些在危機中誕生的創新做法,現在反而成為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例如星巴克利用疫情期間進行數位轉型,例如推出無接觸取餐服務、強化行動支付系統以及擴大外送服務範圍、開發智慧訂單系統等,這些都是在疫情的困境中所促成的動力。

但我們也要警惕過度美化困境的傾向。並非所有的壓力都能轉化為進步的動力,有時候,持續的高壓環境反而會摧毀創新的可能性。就像書中提到的,當災難來臨時,人們會將所有資源都投入到求生存,而非創新突破。

這就如同許多新創公司,在資金充裕時,常常會陷入過度舒適而失去創新動力;但在資金緊縮時,適度的壓力反而能激發團隊的創意。關鍵在於找到那個「最適壓力點」,既不會讓團隊過度安逸,也不會造成崩潰。

這個觀點帶給我重要啟示:與其追求完全無壓力的環境,不如學會善用適度的壓力。在團隊管理上,可以有意識地為不同層級的員工設計合適的挑戰,創造成長的機會。

適度的困境不應該被視為阻礙,而是成長的催化劑。關鍵在於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既不會被困境擊垮,也不會因為過度舒適而停滯不前。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有些組織能在逆境中茁壯,而有些組織卻在順境中沉淪的原因。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avatar-img
18會員
4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透過分析 Morgan Housel 的著作,探討了適當成長速度的重要性。從自然界的樹木生長到企業擴張,再到個人投資,說明了為何過快的成長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並強調了耐心和適度發展的價值。文章結合實務案例和科學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商業洞見和實用的管理啟示。
本文透過分析 Morgan Housel 的著作,探討了危機與創新之間的密切關係。從二戰時期的曼哈頓計畫到經濟大蕭條期間的技術突破,再到現代企業的創新管理,說明了為何重大創新往往在危機時期誕生,並提供了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啟示。
本文透過 Will Smith 的奧斯卡事件為引,探討了過度追求可能帶來的反效果。文章指出,無論在投資市場還是人生發展中,了解並尊重事物發展的自然限度,才能實現長期穩定的成長。這種「適度」的智慧,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顯得格外重要。
本文透過分析新冠疫情的案例,探討了過度安全感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正是因為人類在對抗傳染病方面的巨大成就,反而讓我們在面對新型傳染病時變得更加脆弱,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本文探討了經濟學家 Hyman Minsky 的金融不穩定假說,分析了為何經濟的穩定反而可能導致不穩定的現象。文章透過具體例子說明這個理論如何應用於現代投資決策,並提供了實務上的建議。
本文探討了市場行為中難以量化的人性因素,透過多個實際案例,說明純粹依賴數據分析的危險。文章強調在投資決策中,需要同時考慮數據分析與人性因素,並提供了具體的實務應用建議與批判性思考。
本文透過分析 Morgan Housel 的著作,探討了適當成長速度的重要性。從自然界的樹木生長到企業擴張,再到個人投資,說明了為何過快的成長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並強調了耐心和適度發展的價值。文章結合實務案例和科學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商業洞見和實用的管理啟示。
本文透過分析 Morgan Housel 的著作,探討了危機與創新之間的密切關係。從二戰時期的曼哈頓計畫到經濟大蕭條期間的技術突破,再到現代企業的創新管理,說明了為何重大創新往往在危機時期誕生,並提供了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啟示。
本文透過 Will Smith 的奧斯卡事件為引,探討了過度追求可能帶來的反效果。文章指出,無論在投資市場還是人生發展中,了解並尊重事物發展的自然限度,才能實現長期穩定的成長。這種「適度」的智慧,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顯得格外重要。
本文透過分析新冠疫情的案例,探討了過度安全感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正是因為人類在對抗傳染病方面的巨大成就,反而讓我們在面對新型傳染病時變得更加脆弱,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本文探討了經濟學家 Hyman Minsky 的金融不穩定假說,分析了為何經濟的穩定反而可能導致不穩定的現象。文章透過具體例子說明這個理論如何應用於現代投資決策,並提供了實務上的建議。
本文探討了市場行為中難以量化的人性因素,透過多個實際案例,說明純粹依賴數據分析的危險。文章強調在投資決策中,需要同時考慮數據分析與人性因素,並提供了具體的實務應用建議與批判性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具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習力和行動力。如果你沒有學習力和行動力,你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學習力,是一種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它讓我們在面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環境時,能夠迅速適應並且掌握。學習力強的人
Thumbnail
在當今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常常被各種挑戰和壓力所困擾,很容易就陷入消極的情緒漩渦中,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然而,樂觀主義不僅僅是一種心態,正確的樂觀主義更是一種能夠提升正向力的工具。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變化。有些人選擇積極應對,而有些人則傾向於消極等待,希望情況能自行好轉。然而,這種「坐等經濟回暖」的心態可能會成為阻礙我們前進的絆腳石。在知名的執行長教練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鼓勵要積極進取、全力以赴。然而,過度承擔工作和責任可能會悄悄地侵蝕我們的正向力,最終導致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下降。在《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中
Thumbnail
在我們的職場生涯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困境。有時,這些情況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憤怒或是無助。然而,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情況,往往決定了我們的職業發展和個人幸福。在Marshall Goldsmith所寫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感到迷失和困惑。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並且不斷進步?在《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一書中,作者Marshall Golds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具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習力和行動力。如果你沒有學習力和行動力,你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學習力,是一種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它讓我們在面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環境時,能夠迅速適應並且掌握。學習力強的人
Thumbnail
在當今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常常被各種挑戰和壓力所困擾,很容易就陷入消極的情緒漩渦中,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然而,樂觀主義不僅僅是一種心態,正確的樂觀主義更是一種能夠提升正向力的工具。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變化。有些人選擇積極應對,而有些人則傾向於消極等待,希望情況能自行好轉。然而,這種「坐等經濟回暖」的心態可能會成為阻礙我們前進的絆腳石。在知名的執行長教練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鼓勵要積極進取、全力以赴。然而,過度承擔工作和責任可能會悄悄地侵蝕我們的正向力,最終導致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下降。在《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中
Thumbnail
在我們的職場生涯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困境。有時,這些情況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憤怒或是無助。然而,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情況,往往決定了我們的職業發展和個人幸福。在Marshall Goldsmith所寫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感到迷失和困惑。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並且不斷進步?在《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Lose It)》一書中,作者Marshall Golds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