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organ Housel 的《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一書中,對於「壓力與創新」間的關係的闡述非常精彩。這個概念不僅能幫助我們在面對困境時保持正確心態,更能指引我們在人生各個層面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書中提到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案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美國科學研發辦公室(U.S.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主任的 Vannevar Bush 提出了一個看似矛盾的觀察:戰爭期間在醫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特別是在抗生素的研發與應用方面,可能拯救的生命比戰爭中失去的更多。這個論點雖然具有爭議性,但卻揭示了一個重要真理:危機往往能催生重大創新。事實上,許多現代醫療技術,如創傷治療、急救技術、甚至是心理治療方法,都是在戰爭期間快速發展的。
然而,這種「危機催生創新」的現象並非必然。Housel 特別強調,有助益的壓力和造成崩壞的災難之間存在著一條微妙的界線。當壓力過大時,人們的注意力會從尋求突破轉向基本生存,這反而會阻礙創新。就像是一棵樹,適度的風吹雨打能讓它長得更強壯,但過度的暴風雨卻可能連根拔起。在企業管理中,這個平衡點尤其重要。
更有趣的是,書中也探討了另一個極端:過於舒適的環境反而可能成為進步的絆腳石。投資人 Patrick O'Shaughnessy 的觀察特別引人深思,他發現許多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快樂的,反而可能是「飽受折磨」的。這個現象說明了恐懼、痛苦和掙扎往往能產生比正向情緒更強大的動力。在我過去的管理生涯中,確實觀察到最具創新力的團隊往往是在面臨挑戰時產生的。
當面臨2020年的疫情危機時,很多公司未來因應而被迫開發了全新的服務模式,這些在危機中誕生的創新做法,現在反而成為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例如星巴克利用疫情期間進行數位轉型,例如推出無接觸取餐服務、強化行動支付系統以及擴大外送服務範圍、開發智慧訂單系統等,這些都是在疫情的困境中所促成的動力。
但我們也要警惕過度美化困境的傾向。並非所有的壓力都能轉化為進步的動力,有時候,持續的高壓環境反而會摧毀創新的可能性。就像書中提到的,當災難來臨時,人們會將所有資源都投入到求生存,而非創新突破。
這就如同許多新創公司,在資金充裕時,常常會陷入過度舒適而失去創新動力;但在資金緊縮時,適度的壓力反而能激發團隊的創意。關鍵在於找到那個「最適壓力點」,既不會讓團隊過度安逸,也不會造成崩潰。
這個觀點帶給我重要啟示:與其追求完全無壓力的環境,不如學會善用適度的壓力。在團隊管理上,可以有意識地為不同層級的員工設計合適的挑戰,創造成長的機會。
適度的困境不應該被視為阻礙,而是成長的催化劑。關鍵在於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既不會被困境擊垮,也不會因為過度舒適而停滯不前。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有些組織能在逆境中茁壯,而有些組織卻在順境中沉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