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著核心(原力)能走向無限、通往未來、充滿神聖,此時,與之相對應就會有當渴望著核心的貪婪存在,但始終不應如此。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我們不應該向外尋找裡面已經有,但卻未能開發出來的寶藏。
雖然這並非說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個體開發出自我潛能的最優解,也不是想表達無限面對有限就多麽地珍貴,我想說的是:「當看得見,但不會表達,是為用同步實現最優化時,看不見,但舌燦蓮花,也能讓連結最大化。 於是將來必定會發生,殷實實在的基石,與尋求填補的空虛,兩種極致對比反差的出現,並不是無限侷限住有限,而是無限存在時,有限才看見自己的侷限。 找到自己、認識自己、擁有自己,始終不迷惘時,在精神世界僅用想像就隨時可找到預期的回饋,佐以實現百分百給予後,就能再在現實世界匹配天時地利人和,讓回饋自然而倍增,最後有限便可成為無限。」。
以上就是所謂的「看見」,同時也是歐美等已開發的先進國家如此重視Vision(遠見)的原因。
但是就如同Google的企業精神-「不作惡」一樣, 雖然該原則貌似會導致前線員工好像有窒礙難行、處處掣肘的難以實現,但原則與精神的配置,就如同精神要先考慮天時與地利現狀,投以觀照滋養後再配合人和的行動綱領一樣,層次與精神恰好與原則可以處於仁心最神秘而無止盡的內在,於是具體會實現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光景,客觀來看怎麼也不是惡,因為在無止盡可延伸的路上,更像是在創造。 於是才明白原來創造並非人們所感覺到的彌補缺失,雖然看起來像,但更多的是在拼接出已經看見的美好未來。
拼接被誤認為彌補,就像防人之心杜絕掉真誠,一樣的可惜。
而之所以定義為「不作惡」,就是不想被認為「做什麼都是對的」,彷彿要奪走人們擁有能動性與創造力的自由,因為明明所有人都擁有看見無限的能力時,未來肯定是無限的存在,在這樣的前提下,一個個體並沒有道理要以無限自居,去證明有限存在。 只要這樣一想,就能再次回到上述「並不是無限侷限住有限,而是無限存在時,有限才看見自己的侷限。」之中,以更高一個層次的精神,融合仁心與不作惡的原則,去培養有限得以看見無限的能力。
此時,變得更好的現實,就會符合上述的配置,讓大腦與身體無比欽佩並虔誠著相信著心,就像心對神明一樣的虔誠,才能在極致的動態矛盾裡,完成身心靈一體的天人合一,辛苦拼命得很值得,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都是。
此時才終於可以連接原力,讓核心呼吸,才知道完善的精神,在地球的社會上生活,並不能像在真空中一樣自由呼吸,最大的障礙始終是自己。 當人真的不容易,但克服自己與自我障礙後,所謂的完善的精神卻還能昇華,進而擁有帶來真善美的能力。 原來生而為人,不是僅僅要完成使命這麼簡單(相對簡單),背後還有著神明蘊藏在使命中的Amazing grace,基於感恩之心的豐沛之情,在此時也達到無限的位置,才能匹配神明的存在,具體形成敬意。
對我來說,將上述的一切凝聚融合在一起,就會看見核心,誕生源源不絕的原力。
願不需要相對的絕對,長存我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