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複製傷害?用非暴力溝通修復關係與自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閱讀完〈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坦率擁抱真心的20個非暴力溝通練習〉後,我才發覺在過去的成長經歷中,我曾是言語暴力的受害者,這樣的經驗深深影響了我。或許正因如此,在不經意間,我自己也成為了言語暴力的加害者。

  小時候,我經常因為權力的不平等而無法表達自己,總是被要求閉嘴,被告知輪不到我說話,或是因為“我是大人”“我是父母”所以我要聽從。這種環境教會了我模仿,以至於我成年後,也在無意間使用了類似的語言,將自己過去的受害經驗複製到他人身上。同時,我也讓自己重複擁有受害者心態,因為這樣讓我們感覺很習慣、很自在。

  言語暴力不像肢體虐待那樣留下明顯的痕跡,沒有外在的傷痕,卻能深刻地侵蝕一個人的自信與內心平衡。這也是我讀到這本書後,對自己的行為和過去經歷有了新的理解。

  言語暴力的特性在於,將責任單方面地推到他人身上,而這樣的行為模式有時看似是保護自己,實際卻讓我們重複受害者的角色,甚至成為加害者。

  學會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是停下來觀察事實,而非自我解讀。當遇到不理解對方的情況時,與其猜測,不如直接與對方檢核事實。核對並不是壓迫,而是一種示弱,說出自己內心的小劇場,告訴對方自己的擔心,釐清那些不安。

  例如,當我聯繫不上你時,我可以說:「我感到緊張與焦慮」,而不是控訴「你讓我覺得被冷落」。這樣的溝通方式可以讓我們有機會看見彼此的經驗,而非陷入責備與爭執中。當試著把內心的擔憂說出來,敘述那些小劇場,經常能因為那些荒謬的內容自己先笑出來。

我太常用“我覺得”開頭,但這些感覺並不總是情緒,而是包裝成情緒的控訴,甚至成為一種工具性的情緒,用來操控局勢。然而,工具性的情緒只會讓我們遠離真正的感受。

我們往往將情緒當成控訴的工具,但真正的情緒來自內心,而不是因他人而起。同樣的情境下,每個人的情緒可能截然不同。放下那些包裝成控訴的價值觀時,才能更清楚地看見自己內心的需求。

例如,生氣的底層,可能是無助與失望,這些情緒反映了我們對關係的期待與渴望。

試著跟夥伴一起建立自己的情緒辭典,辨認真實的感受,顯露自己的脆弱,信任每一個反應都有其理由。當開始關注自己的需求,而非策略時,就能跳脫既有框架,找到新的選擇與溝通方式。

書中提到,言語暴力的受害者,往往也習慣了對自己施虐。當外在環境充滿暴力時,我們往往對自己也更為苛責,甚至變得不會善待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可能沒有人示範過如何自我憐憫。

需求通常是在匱乏的時候才會特別有感覺,滿足時就忘了感謝。無論對自己或是對關係,若是我們總看著匱乏的部分,就會情不自禁的認為永遠不夠,永遠無法滿足。但我們可以從留意對自己和他人說的話開始,相信自己,並告訴自己:“已經夠了”,“已經做得很好了”。

因為自我虐待的語言來得很快,也無法察覺,讓我們在不自覺中傷害自己。但書中提醒我們,學會放慢思考的速度,捕捉那些瞬間的負面語言,用更溫柔的方式對待自己,就是實踐自我憐憫的第一步。

「當我們感到自卑時,就無法改變與成長。羞辱並不能帶來任何改變。」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它讓我意識到,試著用溫柔的語言對待自己與他人,才能幫助自己用非暴力的方式重新連結內心。

言語暴力的關係讓人感到疲憊,卻又難以抽身,因為我們對關係仍有期待。非暴力溝通的目標,不是要改變對方,而是讓彼此看見對方的需要,找到一條可以一起走下去的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晨間戰士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晨間戰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0
不曉得你是否曾因滑社群軟體而感到焦慮?對我而言,Threads 這個平台的出現,對於那些自控能力較弱的使用者而言,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 大多數人在辛苦工作後,可能都想會透過滑社群媒體來舒壓,而《拯救手機腦》這本書裡提到,我們會深陷社群媒體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大腦對多巴胺刺激的需求。社群媒體抓住了大腦
2024/12/20
不曉得你是否曾因滑社群軟體而感到焦慮?對我而言,Threads 這個平台的出現,對於那些自控能力較弱的使用者而言,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 大多數人在辛苦工作後,可能都想會透過滑社群媒體來舒壓,而《拯救手機腦》這本書裡提到,我們會深陷社群媒體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大腦對多巴胺刺激的需求。社群媒體抓住了大腦
2024/12/02
在現代生活中,身心靈的平衡對健康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及其影響,並提供簡單的呼吸法和心理策略來改善壓力管理。文章中提到,關注內心感受和過度的完美主義可能導致焦慮,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透過冥想和創造獨處時間可以幫助重拾平衡,提升我們的日常生活質量,讓我們朝著理想的自己邁進。
Thumbnail
2024/12/02
在現代生活中,身心靈的平衡對健康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及其影響,並提供簡單的呼吸法和心理策略來改善壓力管理。文章中提到,關注內心感受和過度的完美主義可能導致焦慮,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透過冥想和創造獨處時間可以幫助重拾平衡,提升我們的日常生活質量,讓我們朝著理想的自己邁進。
Thumbnail
2024/11/29
在進行深蹲時,若膝關節有傷、核心力量不足或脊椎存在問題,會增加受傷的風險。本文探討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深蹲的正確姿勢與安全性,也將提供替代動作建議,以幫助讀者在正確的姿勢下練習,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2024/11/29
在進行深蹲時,若膝關節有傷、核心力量不足或脊椎存在問題,會增加受傷的風險。本文探討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深蹲的正確姿勢與安全性,也將提供替代動作建議,以幫助讀者在正確的姿勢下練習,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馬歇爾.盧森堡。昨日的我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日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在改變自己。從認識自己開始,學習與他人對話吧😊
Thumbnail
「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馬歇爾.盧森堡。昨日的我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日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在改變自己。從認識自己開始,學習與他人對話吧😊
Thumbnail
以真心換真心,解決人與自己、與他人間相處問題的萬用工具。
Thumbnail
以真心換真心,解決人與自己、與他人間相處問題的萬用工具。
Thumbnail
從職場到家庭,充斥著各種暴力溝通,聽起來總是如此的傷人。
Thumbnail
從職場到家庭,充斥著各種暴力溝通,聽起來總是如此的傷人。
Thumbnail
我在一個不談情緒的家庭裡長大,但最終,我成為一個和孩子談情緒也會和她道歉的媽媽。 如果你問我你覺得承受過童年創傷的孩子該如何讓自己好起來,走向不被過去牽絆的人生?我會回答:成為自己一直以來渴求的父母親,好好的愛惜並疼愛自己。   在我的治療室裡,很常見到有「敘情障礙」的來談者。敘情障礙是
Thumbnail
我在一個不談情緒的家庭裡長大,但最終,我成為一個和孩子談情緒也會和她道歉的媽媽。 如果你問我你覺得承受過童年創傷的孩子該如何讓自己好起來,走向不被過去牽絆的人生?我會回答:成為自己一直以來渴求的父母親,好好的愛惜並疼愛自己。   在我的治療室裡,很常見到有「敘情障礙」的來談者。敘情障礙是
Thumbnail
有效的溝通模式應該是平等互惠的,不然也只是單向無效的溝通,對於言語施暴者來說,單向無效的溝通,當下可能看起來有效,其實無形之中隱藏了很多炸彈,你可能都沒有發掘,這樣子的危機和風險您有發現嗎?      
Thumbnail
有效的溝通模式應該是平等互惠的,不然也只是單向無效的溝通,對於言語施暴者來說,單向無效的溝通,當下可能看起來有效,其實無形之中隱藏了很多炸彈,你可能都沒有發掘,這樣子的危機和風險您有發現嗎?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我們先來看一段關於這本書的簡短訪談,看完之後你將會對這本書有更多的好奇心,也會深信這本書將使我們獲益良多。
Thumbnail
我們先來看一段關於這本書的簡短訪談,看完之後你將會對這本書有更多的好奇心,也會深信這本書將使我們獲益良多。
Thumbnail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Thumbnail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別人的不理解』是我的問題,是我需要去努力讓別人聽懂、理解⋯⋯現在,努力到這裡的我,終於可以把另一半的責任,還回去了!」我破涕為笑、如釋重負地說。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別人的不理解』是我的問題,是我需要去努力讓別人聽懂、理解⋯⋯現在,努力到這裡的我,終於可以把另一半的責任,還回去了!」我破涕為笑、如釋重負地說。
Thumbnail
說話這件事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你真的有好好說話嗎? 今天分享這本書,是賴佩霞博士的『我想跟你好好說話』,本書在倡導的是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怎麼從溝通的過程發現自己的「需要」,從而跟對方有一個合作性的溝通,達到雙贏的結果
Thumbnail
說話這件事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你真的有好好說話嗎? 今天分享這本書,是賴佩霞博士的『我想跟你好好說話』,本書在倡導的是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怎麼從溝通的過程發現自己的「需要」,從而跟對方有一個合作性的溝通,達到雙贏的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