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曾經或正在困頓的人,一本接住你的繪本|《橋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你曾在或正來到那座跨越不過的人生橋上,那麼這本繪本,就是為你而寫.....

raw-image


已近 2024 年底,現在先請你閉上眼睛,回想這一年當中,有沒有過那種黑暗至極、差點跨不過去的時刻?也或許有可能你根本不願意再去回首。然而能看到這段文字的你,一定有發生過什麼事、遇到什麼樣的人而走過來,讓你現在還能滑手機並看到這段文字,那麼這個遇到的人或事,是什麼呢?


這本繪本在說什麼?

《橋上》是日本作家湯本香樹實與繪本作家酒井駒子,聯合創作的溫暖故事,此書不但榮獲日本繪本賞,更是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的選書。


故事從一位男孩站在橋上好久好久,只盯著底下河流看開始,然而他想的卻是:「要是直接從橋上跳下去,那會怎樣?」


然而此時,有一位穿著舊毛衣的伯伯站在男孩旁,同樣盯著橋下的河流看,問著不著邊際的問題,卻也誘發男孩說出他的真實經歷,我們從不知道那看似平靜無波的臉上,男孩正遭受讓人感到心痛的對待。此時,那位伯伯說了一個看似完全無關的故事,關於湖的奇怪傳說,還一起摀耳聽著水聲,兩人童言童語、一起無厘頭的動作讓男孩笑了出來,此時伯伯一句「快回家吧」,以及男孩後續的反應,再回首看那座橋時,讓我忍不住溼了眼眶。


raw-image


橋上的伯伯是誰?

那位巧遇的伯伯在聽了男孩那句話後,並沒有驚慌或是勸阻男孩不要想不開,反而是先靜靜的聆聽,說了那湖的故事,那句「他只看過自己的湖」,是否代表伯伯曾有過相似困境呢?往後,男孩再也沒有遇到這位伯伯,那究竟只是巧遇的溫暖陌生人,還是男孩內心的某種意念幻化為實體,來轉移男孩注意力,我們未可知。

但伯伯的行動讓我得以感動的是,我們很常只看到結果,就判定這個人是好是壞、還是有問題,卻未曾理解他發生過什麼事情。


伯伯不用任何勸阻話語,也不將任何自身價值觀套在男孩身上,僅僅只是聆聽,並用一個動作,讓男孩在一瞬間產生了好奇,也就是這麼一瞬間,男孩跨過去了。那並不代表他所受的傷害就此消失,但他知道,在往後漫漫長夜中,有過那麼一天,讓他知道生命還可以怎麼繼續進行。


raw-image


故事的反思?

孩童的霸凌問題或許是這本書的主軸,然而能讓成人如我如此溼了眼眶,在於那人生中大大小小,我們總覺得會跨不過的黑暗時刻,在某些你不自覺時,就那麼撐到現在而有所共鳴。

回首發現,那傷害可能還是存在,卻也同時在你人生持續前進的道路上,與重要的人相遇,有了去愛的能力,也有了現在這個懂得何謂「珍貴的人」的你自己。

正如長大後的男孩再次看到那座橋一樣,即便因改建而與童年不同,但他也看到了當年那位伯伯所說的那座湖。水邊映著的人影,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人們、是跳下去了就沒機會遇見的人、是看到男孩還在,就微笑對他點頭的人,那摀耳聽到的水聲,正是學會聆聽內心深處之聲。


謝謝這些讓我們學會珍惜的人,反過來想,自己的存在是不是也曾在某個時刻,映在他人的湖裡呢?


raw-image


酒井駒子老師細緻的畫風與沉穩的色調,搭配湯本香樹實老師直抵人心的故事,將一顆困頓之心的遭遇,與混亂、自我交雜,最後呈現出的平靜,讓人感覺被接住了。年末想回顧今年這一切,好好聆聽那心底之聲,就不要錯過這本動人繪本!


raw-image


此次很開心能掛名到這本溫暖繪本!長大後看的繪本反而多了,感受特別不一樣,總覺得人在社會打滾久了(?)好像都會在這些經驗的疊加後,再一次被純真的事物感動。

對這本有興趣的朋友~目前畫說 IG 正舉辦抽書活動,留言寫下一句給自己的話,我將在12/19抽出幸運讀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畫說有一天|閱讀.文學.你我的故事
117會員
120內容數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2025/02/28
提到社會底層人物,或許第一印象是悲慘和壓抑?其實不然。史坦貝克所描寫的小人物,就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有日常的期待、未竟的目標、野心勃勃的計畫,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但能滿足自我的快樂。這些人生百態,經由史坦貝克敏銳的觀察與靈動的筆觸,用同理心、偶爾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讓這些角色鮮活立體,直抵人心。
Thumbnail
2025/02/28
提到社會底層人物,或許第一印象是悲慘和壓抑?其實不然。史坦貝克所描寫的小人物,就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有日常的期待、未竟的目標、野心勃勃的計畫,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但能滿足自我的快樂。這些人生百態,經由史坦貝克敏銳的觀察與靈動的筆觸,用同理心、偶爾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讓這些角色鮮活立體,直抵人心。
Thumbnail
2025/02/16
閱讀這本與品嚐美食的過程令我快樂,但同時又能在其中看見過去殖民地歷史,當中臺灣人一直存在卻又必須壓抑的自我認同,是在看起來愉悅的劇情中,不可忽視也糾結複雜的情感。
Thumbnail
2025/02/16
閱讀這本與品嚐美食的過程令我快樂,但同時又能在其中看見過去殖民地歷史,當中臺灣人一直存在卻又必須壓抑的自我認同,是在看起來愉悅的劇情中,不可忽視也糾結複雜的情感。
Thumbnail
2025/02/08
悲傷不是一個該「解決」問題,也不會因為失去了誰而可以被比較。大家常說時間久了要記得放下,但經歷過的人明白,放下並不是淡忘,而是心裡仍有一塊他的位置,換個方式活著,在你想到的時候,仍能伴你一起往前。
Thumbnail
2025/02/08
悲傷不是一個該「解決」問題,也不會因為失去了誰而可以被比較。大家常說時間久了要記得放下,但經歷過的人明白,放下並不是淡忘,而是心裡仍有一塊他的位置,換個方式活著,在你想到的時候,仍能伴你一起往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分享生命中三段痛苦經歷:童年貧窮與霸凌、家庭經濟困境與父母離家、以及離開公職後罹患思覺失調症的低潮。說明痛苦雖令人跌入谷底,卻也能造就堅韌的自己。鼓勵正在掙扎的人,持續成長,生活將會越來越好。
Thumbnail
分享生命中三段痛苦經歷:童年貧窮與霸凌、家庭經濟困境與父母離家、以及離開公職後罹患思覺失調症的低潮。說明痛苦雖令人跌入谷底,卻也能造就堅韌的自己。鼓勵正在掙扎的人,持續成長,生活將會越來越好。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
Thumbnail
人生的憂傷是因為心裡有一個結,閱讀本書,會驚訝發現原來一個念頭、一句話會對一個人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如此重要。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養成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Thumbnail
人生的憂傷是因為心裡有一個結,閱讀本書,會驚訝發現原來一個念頭、一句話會對一個人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如此重要。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養成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