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讀後感想:為什麼創傷不會自己恢復?大人需要懂的3個關鍵。

2024/03/01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的作者是布魯斯.D.培理Bruce D.Perry,他是一位醫學博士,除了是兒童創傷學院資深研究員也是醫學院兼任教授,曾經擔任許多涉及兒童創傷之重大案件的顧問和專家證人。臨床研究側重兒童、青少年和成人創傷的長期影響,尤其是兒童心理健康和神經科學,希望讓更多人重視創傷事件如何改變孩子的大腦,並影響其人格和身心發展。

這本書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培里博士過往治療的個案故事,這些孩子都經歷非常嚴重的虐待與疏忽,培里教授用大腦的科學來談論創傷如何影響孩子。

    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學到兩件事情:(1)作者的治療個案故事提供給助人者寶貴的啟示,以利評估服務的兒少(2)這本書可以作為家長或學校老師更清楚孩子怎麼了,而用對方法給予陪伴。以下跟大家分享讀完這本書我精選出來的大人需要懂的3個關鍵。

幼年時期的嚴重壓力,會造成永久性的影響

書中提到有位神經分泌學家西摩.列為(Seymour Levine)做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老鼠重要的賀爾蒙系統受到壓力時會如何發展。研究顯示這些老鼠在幼年時期只受短暫壓力,重要賀爾蒙系統的機制與功能仍有劇烈變。壓力只有幾分鐘,人類觸摸幼鼠的少數時刻會帶給他們高度壓力。也就是說在大腦發育關鍵時期的壓力經驗,雖然為時非常短暫,卻會對壓力賀爾蒙系統造成持續到成年期的轉變。

   這讓我想起曾服務許多使用毒品、拿刀砍人、患精神疾患的青少年,常常他們的行為都讓人人感到非常的驚恐、懼怕,書中提到不以只研究她的症狀,看看她過著怎樣的生活。我對這句話感到深感認同,我認為一個人成長與所處環境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一個人的情感、行為、人際關係與健康狀況,因此更

應該要去理解一個人的生活與成長脈絡,對他們能有多一點的好奇,眼前這個人是怎麼成長到現在這樣。

    我在多年與青少年實務經驗中發現,有些孩子因為童年時期受到的創傷,使他們對於潛在的威脅有高度意識,會四處留意他人攻擊的信號,像是會特別注意老師、同學、朋友的表情,觀察對方是否懷有敵意,對他人也多較為防備與小心,有時對細微侵犯信息過度反應,以致他們對於上課或是其它的事情,反而不會集中注意力,甚至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如同大家在電視常看到有人被他人看一眼就被對方拿刀砍傷,這種過度警覺的反應,如做出本能反應,幾乎無法控制意識,有助於短暫求生。若孩子成長經驗長期處於恐懼且一直持續,威脅系統變得敏感,就會隨時抱持這種警覺的狀態。

    書中提到研究指出創傷個案的壓力系統有過度反應的印象,也就是敏感化。過度刺激,最終不堪損耗,喪失調節其他功能的能力,而影響調節情緒、社交互動、抽象認知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現今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患有ADHD與衝動的問題,可能多與壓力系統過度刺激有關,易過度反應,常因威脅的信號而分心。

   創傷經驗定義之一是完全無法控制情況與產生徹底的無力感,尤其是那種痛苦到無處可逃出現解離反應的事件,那種習得無助感,因為無法控制、預期所處環境中壓力事件最終變得消極、放棄抵抗的情形。因此,要解決創傷壓力,重新取得控制感很重要。另外若能給予孩子多一些矯正性經驗的重要,透過有質量的陪伴與回應,為孩子建立新的模板,讓這些正向的互動(關懷、尊重、支持、理解)帶來長期的改變,使孩子不斷地接觸這安全感與正向的經驗。

依附關係中斷與童年困境的影響

 有學過依附關係理論都知道3歲時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有巨大的影響。書中更是提到對於孩童的情緒健康、生理發育都十分重要,若幼年時期缺乏照顧,會妨礙大腦發展掌管同理心與建立良好關係的區域,如此會造成孩童人際互動不自在、覺得孤單與不擅社交。在我的青少年實務經驗中,看見這些人際互動不佳、繭居、退縮在家的孩子,我試圖去瞭解孩的成長經驗,發現其依附關係多是不安全的,或是小時候遭遇疏忽與暴力,其父母教養的方式不是放縱就是偏向較多的管教與掌控,這種看似以愛為名,實則缺乏關愛,以致孩子到青少年階段與家長多發生衝突,所謂的關愛即是有回應的教養,才能使孩子能得到關心、認同與情感,對我們正發育的大腦兩種神經網絡有關,(1)同理心及與他人建立、回應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的能力便會產生(2)解除痛苦,孩子從照顧者身上學習到情緒自我調節。

    培里教授提及大腦需要固定、重複地刺激才能適當的發展。因為創傷會損害人維持人際關係、控制衝動、抱持專注的能力,且會變得沒有同理心且有暴力傾向。也就是小時候缺乏關愛與呵護,會導致掌管同情心與自我控制的系統發育不良,多是童年出了問題。這類的青少年就如同實務工作中在服務的最尾端,即是收容於矯治單位或是被司法安置的青少年,其實他們多半不笨,但可以發現語言智商較低,不過在操作推理的表現是相當好。他們從外觀上看起來就是一個青少年,實則心裡卻停留在某一個年紀,書中更是提及不應該依造孩子的年齡與他們互動,而是根據他們的需要以及他們可能在發育關鍵時期錯過哪些事情,如同遭虐待的兒童需要身體刺激,像被溫柔擁抱,似乎年紀更小的孩子才需要安撫。

讓我聯想到多半服務有創傷經驗的青少年,多有心盲(Mindblindness),也就是指缺乏理解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他們的大腦系統無法輕易理解如何與他人互動及建立關係,可能難更以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如同患有自閉症(難以建立與理解人際關係)、亞斯伯格症(比較能建立關係,但無法解讀社交線索)的青少年,都會影響其同理心與心智解讀的能力,所謂的心智解讀能力即是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和別人不同,對世界的認識也都不同,才能有利於社會適應。

    這些孩子是壞孩子還是受創兒少?更深入的了解後發現他們其實是反應性依附障礙,常見於幼年受到嚴重忽視與創傷,主要特徵是缺乏同理心、無法與他人建立關係,還經常做出操縱別人與反社會行為、發育遲緩與成長不良。然而往往許多所謂的問題孩子很多都是問題父母直接造成的,在我的實務經驗中也看見許多孩子因為父母不願意改變有毒的行為以致未能得到好的發展。

孩子能從創傷恢復嗎?

研究發現個人若長時間擁有強大的社交網絡與數量較多、質量高的關係互動,就能預期良好的心理健康及其它正向結果。關係的連結可以做為當前壓力的緩衝,有助於受害者從過往的創傷中復原。即使個案曾經受過創傷,良好的社會支持實際上是可以抵銷過去的傷害的。我們必須利用人際關係的力量,即是關係連續性-與他人的長期連結的有力角色。如同孩子身邊的親戚、老師、社工、大哥哥、大姊姊等,能夠緩解壓力的人際關係,關係對象必須要能夠讓孩子感到安全、熟悉,且他們的行為至少是可以合理預測的。若孩子擁有越健全的人際關係,就越有可能從創傷中復原。

   有學者研究顯示遭到遺棄的孤兒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與呵護,頭圍與大腦的尺寸會比同年齡的還要小。我認為遭遇創傷的年紀會使孩子心智發展年齡停滯,以致有些孩子看似16歲,但心智年紀仍停留在遭遇創傷的時候,因此更需要滿足當時的需求,非現在實體看見的年齡。書中提到若要進行有效的治療,擁有令他們安心、熟悉與有能力的照顧者,能在對的時間得到適度正確的經驗,就會比較容易復原,也較不會受到創傷事件長期的負面影響。培里教授提及需要能根據孩子的腦部發展階段來照顧他,非實際的年齡。因為大腦是由下往上發展,腦幹(血壓、心跳、體溫)、間腦(飽足、睡眠、警覺)、邊緣系統(情感依附、情緒反應、性行為、動作調節)、大腦皮質層(抽象思考)、具體思考、親和/報酬)。應該依照順序是:調節、建立關係、推究問題原因。若未依照以上順序進行則會導致溝通不良,造成孩子產生防衛機轉,因為大腦也是先經由腦幹、間腦、邊緣系統、最終改變大腦皮質層。因此這告訴我們在創傷孩子互動與陪伴的時候依照上述的順序才能與孩子做有效的溝通。讓我聯想到有時候我們大人總是很喜歡使用獎勵與懲罰的觀點來對待孩子,書中提到獎勵與懲罰的觀點其實是無法幫助孩子發展社交的複雜能力,這種策略更是無法幫助孩子調節對於壓力的反應。讓我聯想到有些創傷的孩子行為反應總是讓大人很有情緒,難以好好與其溝通,確實著實不易,提供協助的大人除非自己處於情緒平靜與調節適當狀態,否則無法教導孩子調節情緒與行為。

    營造安全的環境。建立復原能力及療癒的壓力活化模式的三個必要元素:可預期、可控制與調節。」為了復原孩子需要讓他們感到安全與舒適的環境,以及知道之後後會發生什麼事。書中提及簡單有效的方法:讓他們處於可以預測、互相尊重的關係中,讓他們可以從這個充滿關愛的堡壘出發,創造經驗並得到成就感。因此若要從創傷復原必須要先得到安全感與控制感。創傷的本質就是一種完全無能為力、失去控制的經驗,因此受害者需要獲得控制的感覺與安全感才是復原的關鍵。人際關係也是復原很重要的關鍵因素,他們需要重新建立信任與自信,找回安全感與持續、耐心與反覆的關愛和照顧。在實務工作中看見多數創傷孩子的生活多是失去生活秩序、日夜顛倒、大腦與身體都無法獲得良好的休息,他們容易呈現攻擊傾向、衝動、無理取鬧、難以安撫、激烈反應,然而創傷的孩子需要規律生活帶來的穩定,也需要足夠的安全感和關愛,因此在幫助遭遇創傷孩子時,最需要時間與耐心。書中更是提到規律的作息、重複經驗對受創孩童的復原非常重要。認為大腦要受到一定模式、重複不斷的刺激才會有所改變。因為大腦的發展是具有使用依賴性,不運作就會失去功能,如果我們不給孩子時間去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建立關係、解決衝突與協調複雜的社會階級,他們腦中對應這些能力的區域就會發展不良。因此,許多青少年的問題都源自於發展中的大腦缺乏適度的挑戰。因為現代的人因為少子化對於孩子的照顧太過保護了,生活鮮少有小小的挫折與挑戰,以致大腦的刺激不足,發展更是緩慢。

後記:因著對創傷的理解給予孩子適切的回應

你發現了嗎?其實要陪伴具創傷的孩子挺不容易的,僅有關愛或許是不夠的,除了需要對創傷知識有一定的認識,才能知道如何給予孩子適切的回應與創造安全感、掌控感的環境,協助孩子有健康的發展。

13會員
21內容數
您好,我叫陳振穎,同時我也是一位青少年社工師/認證NLP專業執行師/社工專協督導認證/教練學院結業教練/家族治療師培訓累計165小時。這裡是我的生活、專業、工作、學習的札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