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孫子兵法.謀攻篇》
-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如果你對自己和對手都非常了解,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知彼知己」,你就能夠預測對手的行動,制定出最佳的應對策略,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避開自己的劣勢。 在這種情況下,你就能夠在每一次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 「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如果你只了解自己,卻不了解對手,你可能會取得一些勝利,但也會遭遇一些失敗。 因為你不了解對手的實力、策略和意圖,你可能會錯估形勢,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你陷入被動,甚至失敗。
- 「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如果你既不了解對手,也不了解自己,那麽你就像一個在黑暗中行走的人,完全迷失了方向。 你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也不知道對手的強項和弱點,你只能憑感覺和運氣行事,失敗就成了必然的結果。
這段話的核心思想是:想要獲得勝利,就必須要了解自己和對手。 了解對手,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策略來應對;了解自己,才能知道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避開自身的劣勢。
要知道自己與對方的斤兩極其重要,孫子是最早提出這種信息戰的人:- 如果對方很強大,要知道如何「防守」
- 如果對方過於強大,要知道如何逃跑
「知彼知己」不僅僅適用於戰場,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同樣重要。 無論是工作、學習、創業、投資,還是人際關係,只要涉及到競爭和博弈,都需要我們運用「知彼知己」的智慧。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戰場」。 比如說,你想申請國外的大學,這就是一場你與其他申請者之間的競爭。 如果你想要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你就必須「知彼知己」。
- 「知彼」指的是了解你的目標院校,包括它的招生標準、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學術氛圍等等。 你可以通過查閱學校官網、閱讀相關資料、參加學校的線上或線下說明會等等方式來收集這些信息。
- 「知己」指的是了解你自身的條件,包括你的學業成績、標準化考試成績、課外活動、個人特質等等。 你可以通過自我評估、與老師或學長姐交流、模擬面試等等方式來更全面地認識自己。
只有當你對目標院校和自身條件都了如指掌,你才能制定出最有效的申請策略,提高你的錄取機率。
同樣的道理,無論你想做什麼事情,都要先「知彼知己」。 想創業,就要了解市場行情和競爭對手;想找工作,就要了解行業趨勢和目標公司的要求;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了解對方的性格和喜好。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是一種信息戰,必須完全掌握信息以理性和智慧來應對挑戰。 只有當我們真正了解自己和所處的環境,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決策,最終走向成功。
4.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孫子兵法.形篇》
我們無法保證自己一定會贏,但我們可以讓自己不輸;而能否戰勝對手,則取決於對手是否犯錯。
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有點矛盾,但仔細想想,其實很有道理。 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情其實很有限,就像我們無法控制天氣的變化、無法預測股市的漲跌一樣,我們也無法完全掌控競爭對手的行動,更無法保證自己一定會成功。
但我們可以做的是,盡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做好充分的準備,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就像一位武功高強的劍客,即使面對強敵,他也能够憑藉自身的實力,抵擋住對方的攻擊,保持不敗。
而勝負的關鍵,則在於對手是否會犯錯。 就如同兩軍對壘,如果一方犯了錯誤,露出了破綻,那麼另一方就可以抓住機會,發起進攻,取得勝利。
為什麼要努力? 是為了讓自己不可勝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但只要我們不斷學習、精進自己,保持積極的心態,並時刻保持警惕,就能夠減少犯錯的機率,並且在機會出現時,能夠及時抓住它,戰勝困難。
讓自己不會被戰勝,時刻準備成為心態積極健康的人,生活是打不敗我的。我無法保證我能打敗生活,但我能保證自己時刻都處於準備好的狀態面對問題,只要生活出現一絲機會/紕漏,我就能死死抓住機會打一場翻身仗。打仗、事業、愛情都是如此。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其實是一種務實的思維方式,它提醒我們要專注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上,並且要時刻保持警覺,等待對手犯錯的時機。 這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智慧,也是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的關鍵。
5.“勢、節” 的重要性: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孫子兵法.勢篇》
孫子用 「勢」 比喻 大環境的趨勢,就像奔流的洪水可以漂移巨石,這是因為水流具有强大的勢能;而 「節」 則代表時機的精準把握,如同猛禽捕食獵物,在俯衝的瞬間抓住獵物,這需要 對時機的完美掌控。
- 「勢」就如同搭上時代的快車浪潮,一個人的成功往往離不開時代的發展趨勢。就像中國的俞敏洪老師,他看到了直播電商行業的巨大潛力,抓住了這個時代的風口,這就是「其勢險」。 勢能足夠大,就會水漲船高
- 「節」則是指在對的時機/契機做出對的選擇,就像董宇輝老師,他抓住了直播的黃金時段,集中火力曝光請大咖站台,展現了他的才華,吸引了大量的觀眾,這就是「其節短」。
「勢」與「節」就如同弩和扳機,弩的强大力量需要扳機的觸發才能發揮作用。 只有當我們既能洞察大趨勢,又能把握住時機,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取得成功。
總結來說,想要取得成功,我們需要:
- 洞察「勢」: 關注社會發展趨勢,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 把握「節」: 在對的時機做出對的選擇,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极致。
把握勢節極其困難,多數人只有知道但做不到,有勢沒借勢,看到節(timing)的時候懶惰沒有抓住機會
孫子認為,“勢”代表著大環境的趨勢,“節”代表著時機的把握。 抓住風口,在適當的時機展現才華,最終成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