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迷你辭典|解構

更新於 2024/12/1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解構(deconstruction)

34/100・距離考試66天

  • 來源:
    White & Epston・敘事治療
  • 意涵:
    敘事諮商相信人是透過敘述人生故事來表達自身的價值觀、想法與感受,因此非常重視語言的力量,且認為人生故事可以透過外化、解構等方式重新改寫並賦予新的意義。解構是指當一個問題持續發生,找出背後支撐的信念後予以分解重構,協助個案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以便發展故事的不同情節與面向。
  • 應用:
    在解構的過程中,諮商師會以真誠、好奇的態度來與個案合作。敘事學派的諮商師就像一名考古學家,一同探索個案的歷史、問題始末和其對生活的影響,並從中捕捉獨特事件為新故事尋找開發契機。透過外化與解構的對話過程,能夠讓個案從他們原以為理所當然的信念保持距離,而能理性地去評斷與修正那些想法。
avatar-img
3會員
43內容數
擷取日常,無疑是泛型浪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泛型浪漫 的其他內容
混淆(confluence) 混淆是常見的抗拒接觸方式之一,意指與他人互動時無法區分個人界線,將自己與他人的想法或感情混為一談。以此種方式與環境互動的人,通常具有需要高度被接納、喜愛的傾向。
外化(externalizing) 敘事治療的重要技術之一便是外化,意指諮商師與個案共同合作將內在的問題予以外化出來,也就是「問題是問題,人本身不是問題」,將個體與問題分開,其目的在於協助當事人以不同角度、觀點來看待自己的經歷,進而重構出對其更具有意義的生命故事。
SAMIC3 現實學派透過WDEP系統來教導與輔導個案。WDEP系統是一諮商歷程,分別代表W=想要;D=行動及方向;E=自我評鑑;P=計畫。其中,P的計畫又以SAMIC3為原則,諮商師會協助個案擬定簡單、可達成、具測量性、能立即執行、內容與目標一致,且是個案能掌控並且承諾執行的計畫。
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 學派立基於選擇(抉擇)理論,認為人的一舉一動都是透過選擇而來,主張人的一生是一連串選擇的過程及其帶出的結果。
眼動心身重建法(EMDR) EMDR是一種整合性的心理治療取向。主要是將個案目前的精神健康問題概念化為因過去經驗不適當地儲存於未加工過的神經生理記憶。治療過程運用快速的、規律的眼球左右來回運動刺激大腦雙側,以治療經驗創傷的個案。
場地理論(field theory) 完形學派是以存在、現象學及歷程導向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立基於場地理論,意指由其環境、整體脈絡來看一個人才能得出較清晰的架構,並且顯示出個體是不斷變動中場地的一部份。
混淆(confluence) 混淆是常見的抗拒接觸方式之一,意指與他人互動時無法區分個人界線,將自己與他人的想法或感情混為一談。以此種方式與環境互動的人,通常具有需要高度被接納、喜愛的傾向。
外化(externalizing) 敘事治療的重要技術之一便是外化,意指諮商師與個案共同合作將內在的問題予以外化出來,也就是「問題是問題,人本身不是問題」,將個體與問題分開,其目的在於協助當事人以不同角度、觀點來看待自己的經歷,進而重構出對其更具有意義的生命故事。
SAMIC3 現實學派透過WDEP系統來教導與輔導個案。WDEP系統是一諮商歷程,分別代表W=想要;D=行動及方向;E=自我評鑑;P=計畫。其中,P的計畫又以SAMIC3為原則,諮商師會協助個案擬定簡單、可達成、具測量性、能立即執行、內容與目標一致,且是個案能掌控並且承諾執行的計畫。
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 學派立基於選擇(抉擇)理論,認為人的一舉一動都是透過選擇而來,主張人的一生是一連串選擇的過程及其帶出的結果。
眼動心身重建法(EMDR) EMDR是一種整合性的心理治療取向。主要是將個案目前的精神健康問題概念化為因過去經驗不適當地儲存於未加工過的神經生理記憶。治療過程運用快速的、規律的眼球左右來回運動刺激大腦雙側,以治療經驗創傷的個案。
場地理論(field theory) 完形學派是以存在、現象學及歷程導向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立基於場地理論,意指由其環境、整體脈絡來看一個人才能得出較清晰的架構,並且顯示出個體是不斷變動中場地的一部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透過故事的方式,探討人生面臨各種疑難雜症的問題......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是生涯諮詢師,他輔導個案時,發現個案心裡常常有一堵看不見的牆,把自我局限在很小的地方,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把思維裡的牆全部拆掉,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有的時候,所謂的限制就是限制本身而已,如果你願意的話,總是可以掌控些什麼東西。誰沒有痛苦,誰沒有糾結呢?你可以在被
Thumbnail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Thumbnail
多數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透過「故事」來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和屬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不僅能讓人記憶長久,並能使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有所改變。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及眾多的案例,介紹該如何從零開始創造滿足聽眾需求的故事,同時激發聽眾的行動。
Thumbnail
探討瞭如何從淺意識中發現問題,以及對「孝順」觀唸的再詮釋,提出愛是相互的觀點。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回家過年的焦慮感和內心反思的心得。
Thumbnail
最近在某本書上看到一個101010旁觀者思維,我覺得對於解決一些人生難題上還蠻有幫助的,所以想特別談一下這個思維。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走的太遠了,得靠故事才能洄游。   這些年我在敘事治療的工作現場裡,不斷地經驗到人如何在敘說和對話中靠近心中湧泉之處。敘說,像是一場透過探索來回歸的歷程。   學習與理解敘事治療對我來說一直有兩條路徑,一條是探索
Thumbnail
總結來說,今年也看過不少與精神疾病、心理相關的作品,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卻以完全不同的敘事邏輯,帶來同樣豐富的自我覺察與收穫。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透過故事的方式,探討人生面臨各種疑難雜症的問題......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是生涯諮詢師,他輔導個案時,發現個案心裡常常有一堵看不見的牆,把自我局限在很小的地方,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把思維裡的牆全部拆掉,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有的時候,所謂的限制就是限制本身而已,如果你願意的話,總是可以掌控些什麼東西。誰沒有痛苦,誰沒有糾結呢?你可以在被
Thumbnail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Thumbnail
多數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透過「故事」來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和屬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不僅能讓人記憶長久,並能使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有所改變。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及眾多的案例,介紹該如何從零開始創造滿足聽眾需求的故事,同時激發聽眾的行動。
Thumbnail
探討瞭如何從淺意識中發現問題,以及對「孝順」觀唸的再詮釋,提出愛是相互的觀點。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回家過年的焦慮感和內心反思的心得。
Thumbnail
最近在某本書上看到一個101010旁觀者思維,我覺得對於解決一些人生難題上還蠻有幫助的,所以想特別談一下這個思維。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走的太遠了,得靠故事才能洄游。   這些年我在敘事治療的工作現場裡,不斷地經驗到人如何在敘說和對話中靠近心中湧泉之處。敘說,像是一場透過探索來回歸的歷程。   學習與理解敘事治療對我來說一直有兩條路徑,一條是探索
Thumbnail
總結來說,今年也看過不少與精神疾病、心理相關的作品,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卻以完全不同的敘事邏輯,帶來同樣豐富的自我覺察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