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智者說,行孝行善不能等,原因是無常沒得商量,每個人總以為會有很多的再等等、很多的明天,其實有些人連十分鐘也等不到。善因緣很珍貴,來去匆匆,能把握住的人,不僅能開智慧,洗滌習氣,扭轉一切不好的惡違與逆境,若是沒有把握,只能隨波逐流,隨宿命載浮載沉,或是一路沉淪。
有一位先生叫文德,從軍二十三年,最後五年轉駐校學校教官,二十多年來,兩個孩子都是太太自己招計程車去醫院生下的,回雲林老家探望的時間也是屈指可數。文德說,軍旅生涯讓他錯失很多寶貴的家庭時間,與太太孩子的相處,以及差一點來不及盡的孝道。
文德退役後領有終身退休俸,這是一份薪水,勤勞的他也回到民間公司上班,希望兩份薪水讓家庭的日常用度更寬鬆一些。然而,有一回,文德回雲林探望父親,發現一生務農的父親說話顛三倒四而且不斷重覆,隔天即跟公司請假帶父親看醫生,沒想到文德的父親確診中度失智。文德非常痛心而且內疚,他跟太太商量兩件事,第一,他要把工作辭了,第二,將父親從雲林接到台北照顧。善良孝順的太太統統答應了。
文德是主要照顧者,太太則充當後援,文德每天陪父親散步運動,為他洗澡洗頭剪指甲,帶他去做簡單的掃地義工,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把父親帶在身邊。文德開始全職照顧爸爸,並不被兒子認同,兒子說,爸爸把工作辭了,生活開銷加重薪水反而減少一份,為什麼不請專人照顧阿公。兩夫妻沒有多解釋,但是半年後,兒子每天「耳濡目染」父親對阿公的細心照顧,就像在小時候媽媽照顧不懂事的自己一樣,兒子深受感動,從不認同轉為全力支持。
文德照顧父親一年就得到胃潰瘍,醫生說是太緊張的緣故,親友建議文德將父親送到日間照護機構,晚上再接回來。文德沒有這樣做,他說生活可以再調整,他希望在極有限的時間裡,每天都能陪伴爸爸,老人家所剩時間不多,也許一年、半年,一個月,三天,無人知曉。自己的爸爸自己顧,世間財賺不完,陪伴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
總是,父母是孩子的模,父母怎麼做,孩子分分秒秒都在學,如果我們在孝道這一塊沒有做好,便無法對孩子有任何的期待或要求,因為孝不是求來的,是從身教言教而來的。
#行孝行善不能等
#子欲養而親不待
#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