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原住民農業,以「三姊妹」農法著稱。所謂的三姊妹,就是把玉米、南瓜與豆類混種。匍匐在地上的南瓜,以其寬大的葉片覆蓋地面,一方面抑制雜草的生長,一方面又可以降低水分的蒸散;豆類可以固氮,提供玉米與南瓜養分;玉米高大的莖桿讓豆類可以攀爬,省略掉搭架子的功夫,真的是很方便!其實在花東這一帶的原住民,也會把豆類作物種植在高大的樹旁邊,讓豆類可以沿著樹幹往上爬喔!
但是等到歐洲人來了以後,他們對於這樣混作大感不以為然。畢竟,混作提高了照顧的人工,而且也不好收穫。特別是在農業機械化之後,為了讓機械可以有效率的處理,如三姊妹農法這樣的混作,更是不受歡迎。
但是,隨著有機農業風潮興起,三姊妹農法再次得到重視。有許多研究團隊想瞭解,到底這樣混作有什麼益處呢?過去做過的研究都發現,以產量而言,似乎沒有什麼幫助,甚至在不同的研究團隊,還觀察到豆類與南瓜產量都降低了!
最近有研究團隊想要再次深入探討三姊妹農法。畢竟,如果會帶來減產,為什麼美洲原住民會堅持要進行這樣的農業模式呢?
於是他們做了一個非常精細的研究,這次,他們還計算了「每顆」種子的產出效率,也記錄了每個環節的人力投入,並結合當地原住民的實際需求。
所以,他們計算了種下去的種子數量。他們的實驗分為「三姊妹」與「單作」。「三姊妹」組,他們種了六個種植床;單作則是每一種作物五個種植床。
結果發現,在「三姊妹」組,玉米的產量是單作的將近六倍;不過豆類與南瓜則是單作的產量較高。其中,南瓜單作是三姊妹組的4.5倍;而豆類更是驚人,單作竟然達到三姊妹的2977倍!不過,在三姊妹農法中,為了要讓玉米能生長良好,豆類作物其實是晚兩週種植的;加上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他們遭遇到了鹿的採食以及病害(豆銹病)的問題;雖然搭了籬笆也用了蘇力菌,但是仍然造成損害。
至於生長表現方面,研究團隊發現,三姊妹組的玉米長得更快、植株也更高大、存活率也更高。另外,在他們實驗的過程中遇到了風暴,他們發現,風暴對三姊妹混作組的玉米影響較小,只有48%倒伏;而單作組的玉米則73%都倒了。
由於玉米是美洲原住民的主食,考慮到這一點的話,為什麼原住民會採用三姊妹種植法應該頗合理。畢竟這樣子種田,可以生產較多的主食。
至於人力的消耗方面,他們發現單作豆類需要最多人力,因為要幫豆豆搭架子。但是,整體計算下來,單作還是消耗比較少的人力。
而土地利用方面,他們發現以三姊妹組的土地利用效率最高!以「土地當量」來計算,他們發現要1.788個單作區才能達到一個三姊妹混作區的產量。考慮到隨著社群發展人口會愈來愈多,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三姊妹種植法在原住民社群中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
不過,我對於他們遇到病害這件事感到好奇,畢竟之前曾有研究發現,三姊妹種植法讓這三種作物之間建立了一種「守望相助」的關係;那麼為何在這個研究裡似乎沒有效果呢?
回顧了一下之前的文章,發現他們的實驗主要是針對害蟲而不是微生物。這樣是否意味著,三姊妹種植法並不能防禦病害呢?這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解答了。
最後,他們提到實驗的過程中遇到風暴,所以玉米倒了不少。雖然研究結果顯示三姊妹種植法的玉米倒伏的數量大減,但有時風暴會因為地形而異。例如去年(2024)花蓮的颱風,有些地方沒有什麼損失,有些區域則損失慘重,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可能需要多測試幾次吧?
提到風暴,就想到他們引用的2023年的研究。那個研究遇到颶風,所以玉米全部都回去見玉米神了。做植物的研究就是這樣,好不容易要收成,要有實驗結果了,結果颶風一來,全完了...唉。所以,研究植物的人最瞭解農夫的心情啊!
參考文獻:
Cryan, T., Musselman, O., Baumgardner, A. W., Osborn, S., Beuscher, C. J., Stehn, C., Burt, A., Chaaban, R., Lopez, A., Lewis, G., Mata, G., Rothenberg, M., Plascencia-Marquez, A., Greer, R., Stremlau, R., Murphy, H., Newman, L. R., Merrill, A., & Wadgymar, S. M. (2025). Yield, growth, and labor demands of growing maize, beans, and squash in monoculture versus the Three Sisters. Plants, People, Planet, 7(1), 204-214. https://doi.org/10.1002/ppp3.1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