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學測:階層流動的門檻,還是穩定的假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公平的夢想還是枷鎖的現實?

在台灣,學測被賦予改變命運的意義,是基層翻身的希望、中層焦慮的出口、也是上層穩定結構的工具。然而,這場「人人平等競爭」的考試,真的能打破階層壁壘,還是只是在既有的規則下加深不平等?當基層投注所有、中層陷入內耗、上層高枕無憂,學測這座橋梁,到底是通往未來的機會,還是穩固結構的枷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8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點亮💡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399會員
610內容數
脆上累積超過 「1億」次閱讀、300萬次互動,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思›語室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自由只是「拿掉限制」,不是「創造幸福」。
2025/05/01
自由只是「拿掉限制」,不是「創造幸福」。
2025/04/30
孩子小時候都很乖,從沒想過長大之後會讓我們這麼煩惱。
2025/04/30
孩子小時候都很乖,從沒想過長大之後會讓我們這麼煩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灣社會太習慣用考試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從小學、國中、高中、學測、研究所, 到最後一關——國考。   每一關都在篩選,但篩的不只是知識, 篩的是考生耐性、焦慮承受度、撐住孤獨的能力。   一年只有一次機會,錯一題,多花 365 天, 人生就這樣一題一題地被磨平。   有人考了
Thumbnail
台灣社會太習慣用考試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從小學、國中、高中、學測、研究所, 到最後一關——國考。   每一關都在篩選,但篩的不只是知識, 篩的是考生耐性、焦慮承受度、撐住孤獨的能力。   一年只有一次機會,錯一題,多花 365 天, 人生就這樣一題一題地被磨平。   有人考了
Thumbnail
在台灣,學測被視為翻轉命運的關鍵,但真的能打破階層屏障嗎?基層視其為希望,卻難敵資源不足的現實;中層不斷內卷,卻發現只是維持現狀的困獸之鬥;而上層,則冷眼旁觀,穩固既得利益。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解析學測背後的社會博弈,揭開隱藏在公平表象下的階層真相。
Thumbnail
在台灣,學測被視為翻轉命運的關鍵,但真的能打破階層屏障嗎?基層視其為希望,卻難敵資源不足的現實;中層不斷內卷,卻發現只是維持現狀的困獸之鬥;而上層,則冷眼旁觀,穩固既得利益。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解析學測背後的社會博弈,揭開隱藏在公平表象下的階層真相。
Thumbnail
基層,作為台灣社會金字塔的底層,承擔著最沉重的壓力,卻被「希望幻象」困住。上層精心設計規則,中層疲於內卷,基層奮力掙扎卻難以翻身。這篇文章揭示台灣階層分化的隱性邏輯,探討穩定結構背後的不平等真相,並反思我們該如何掙脫這場遊戲的枷鎖。
Thumbnail
基層,作為台灣社會金字塔的底層,承擔著最沉重的壓力,卻被「希望幻象」困住。上層精心設計規則,中層疲於內卷,基層奮力掙扎卻難以翻身。這篇文章揭示台灣階層分化的隱性邏輯,探討穩定結構背後的不平等真相,並反思我們該如何掙脫這場遊戲的枷鎖。
Thumbnail
台灣社會表面充滿翻轉命運的可能,但背後卻隱藏著固定的階層屏障與內耗結構。上層以規則掌控全局,中層在內卷中疲於奔命,基層則在「希望幻象」中奮力掙扎。本文剖析三層階級的博弈策略,揭示台灣金字塔結構的穩定代價,並探索其中的矛盾與隱憂。
Thumbnail
台灣社會表面充滿翻轉命運的可能,但背後卻隱藏著固定的階層屏障與內耗結構。上層以規則掌控全局,中層在內卷中疲於奔命,基層則在「希望幻象」中奮力掙扎。本文剖析三層階級的博弈策略,揭示台灣金字塔結構的穩定代價,並探索其中的矛盾與隱憂。
Thumbnail
這問題一點都不小,可說是破壞既有階級架構的方法。在台灣由於分數跟學校的篩選關聯很重,若我今天考上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私校,學習門檻低,教授放水兇,玩了四年後畢業,這張文憑價值在哪?但若我真認為有這文憑,就具有知識分子的水準,會發生何事?
Thumbnail
這問題一點都不小,可說是破壞既有階級架構的方法。在台灣由於分數跟學校的篩選關聯很重,若我今天考上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私校,學習門檻低,教授放水兇,玩了四年後畢業,這張文憑價值在哪?但若我真認為有這文憑,就具有知識分子的水準,會發生何事?
Thumbnail
菁英階層正在做這種事,想盡辦法讓巨大的流量變成存量,不是把資金轉土地,現在主要是把資訊轉變成可利用資源。由於利用資訊獲利的方式,屬於社會文化型資本轉經濟,對越小的商家越不利,將會促成新的階級固化。
Thumbnail
菁英階層正在做這種事,想盡辦法讓巨大的流量變成存量,不是把資金轉土地,現在主要是把資訊轉變成可利用資源。由於利用資訊獲利的方式,屬於社會文化型資本轉經濟,對越小的商家越不利,將會促成新的階級固化。
Thumbnail
分歧點這個講法,感覺好像是多恐怖還是命運的抉擇,其實沒那麼誇張啦,只是個人認為這種講法比較可以連貫。在講分歧點前,要先提一下過去,這些年筆者看過不少在講「未來」的,往往都是邏輯合理,但是……因為對「過去」解釋得不夠清楚,陷入一種「大局觀很正確」,實際狀況卻不是如此的說法。
Thumbnail
分歧點這個講法,感覺好像是多恐怖還是命運的抉擇,其實沒那麼誇張啦,只是個人認為這種講法比較可以連貫。在講分歧點前,要先提一下過去,這些年筆者看過不少在講「未來」的,往往都是邏輯合理,但是……因為對「過去」解釋得不夠清楚,陷入一種「大局觀很正確」,實際狀況卻不是如此的說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