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行與歸來:尋找家的模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成長的過程:家的溫暖,卻也帶來掙扎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仰望著父母,覺得他們是無所不能的存在。他們照顧我們、教導我們,甚至替我們做出許多重要的選擇。


但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也開始思考:「我的未來,應該由誰來決定?」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父母不理解我們,他們的世界似乎停留在過去,而我們的世界卻在快速變化。我們渴望離開,想要探索外面的世界,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卻也在內心深處猶豫——離開家,真的會讓我們變得更好嗎?


✈️ 遠行:在迷惘中尋找方向

旅行,或許是許多人尋找自己的方式。當我們踏出熟悉的環境,去到陌生的地方,才會發現原來世界比想像中更大,也更複雜。


🚶‍♂️ 在異鄉,我們學會獨立——沒有人再為我們安排一切,我們必須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後果。

🌏 在不同文化中,我們學會包容——理解不同的價值觀,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

💭 在獨處的時刻,我們開始思考——我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真正的「家」,又是什麼樣子?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即使身處異地,內心仍然掛念著某個地方,那個地方或許就是我們真正的「家」。


🔄 歸來:理解家的真正意義

當我們走得夠遠,再次回頭看家時,才會發現父母的偉大從未改變。他們或許無法完全理解我們的世界,但他們的愛,始終沒有改變。


有時候,父母的擔心和嘮叨,並不是因為他們不信任我們,而是因為愛。他們害怕我們受傷、害怕我們走錯路,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希望我們去探索、去飛翔。


真正的成長,並不是一味地逃離,而是理解了愛的本質後,帶著這份愛,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 只盼,你們也願飛翔


我們這一代,擁有不同的天空,看到不同的風景。或許,我們可以帶著父母,一起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


🌟 我們可以與他們分享我們的體驗,讓他們了解我們的世界。

🌟 我們可以理解他們的擔憂,讓他們知道我們並不是無謂的叛逆,而是有目標的前進。

🌟 我們可以用行動證明,成長並不是背棄,而是帶著家的力量,走向更遼闊的未來。


願我們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路,願我們的父母,也願意張開翅膀,看看我們為他們準備的世界。


只盼,你們也願飛翔。


🤔 反思題目

1. 為什麼有些人會選擇離開家,去探索世界?

👉 因為他們想要獨立、想要尋找自己的價值,並希望了解更廣闊的世界。


2. 為什麼當我們走得夠遠,回頭看家時,會有不同的感受?

👉 因為我們經歷了更多事情,懂得珍惜家人的愛,也理解了家的真正意義。


3. 你認為「成長」的關鍵是什麼?

👉 成長不只是獨立,而是能夠理解與珍惜愛,並帶著這份愛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成長 #探索世界 #家的意義 #理解與珍惜 #父母的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尖上的遇見|PETER的打工筆記
126會員
329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木柵邊陲,牧養後山森林,也靜靜與自然為伍。深夜裡,我時常獨自漫跑於山徑,與星光與靜默對話。 學成之後,幸運踏上心理師之路,歸隱已七年。成為學生的玩伴、鄉間的旅人,在多元民情與人心間遊走,慢慢學會以平凡的眼睛看見不凡。 寫作,記住與每個生命交會時的激盪與激昂,也試著在字句之間與彼此產生漣漪,共振、相映。
2025/03/29
現代生活忙碌,飲食不均衡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適當的營養補充對於維持健康至關重要。但市面上的營養品琳琅滿目,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補充品?本篇文章將為你解析營養補充的基本概念,幫助你做出聰明選擇!
2025/03/29
現代生活忙碌,飲食不均衡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適當的營養補充對於維持健康至關重要。但市面上的營養品琳琅滿目,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補充品?本篇文章將為你解析營養補充的基本概念,幫助你做出聰明選擇!
2025/02/11
有點驚奇的反思 當有人問:「我的人生到底在幹嘛?」時,有一位哲學家的回答,他說:「把人生和偉大的史詩主角相比,是錯誤的。」 理由是,現實人生通常邋遢又混亂,無法達到偉大故事的水準。期待越高,失望越深,這現象被稱為「偉大故事的詛咒」。
2025/02/11
有點驚奇的反思 當有人問:「我的人生到底在幹嘛?」時,有一位哲學家的回答,他說:「把人生和偉大的史詩主角相比,是錯誤的。」 理由是,現實人生通常邋遢又混亂,無法達到偉大故事的水準。期待越高,失望越深,這現象被稱為「偉大故事的詛咒」。
2025/02/01
初五是「迎財神日」,為新年的重要節日!財神日宜迎財納福、祈求新年事業順遂,財源滾滾。以下結合傳統習俗與十二生肖建議,助你在新年邁向成功!
2025/02/01
初五是「迎財神日」,為新年的重要節日!財神日宜迎財納福、祈求新年事業順遂,財源滾滾。以下結合傳統習俗與十二生肖建議,助你在新年邁向成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