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經營者(五十三)糾葛的私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企業能否永續發展,除了企業本身的核心業務必須不斷增長以外,外圍的商業關係以及社會關係是否良善發展,對企業的生存都是息息相關的。其中,企業主的個人上游關係,對公司的前景影響, 很多時候是很關鍵的。


當公司內部經營結構,以及公司文化的轉型,都過渡到了適合新時代的理想狀態,生意的發展也穩步朝向設定的模式發展,企業主仍須無懈的營造更理想的發展空間。諸多面向之中,仍屬原廠關係的經營最為重要,但也是最艱難的一個領域。


其中一個核心元素,應可歸咎於我和通路上游負責人的‘’詭異‘’雙人關係。也就是說,我倆的‘’私交‘’正是眾多能夠注入的資源裡頭,比較明顯負面的一塊。很遺憾的,商場或職場中的一些同儕交情,很多時候並非是「正資產」。但是,何以至此呢?


這位亞太區域市場負責人,是常駐新加坡的馬籍華人。論備份,他算是我的後進,當年他比我晚兩年入行。當他以“菜鳥”資格被新加坡分支機構錄取時,我已在台灣做得有聲有色,我因此曾受命帶領他做入門的實地培訓。這段交情的建立,得回溯到更久之前的台灣。


對公司產品和市場的關聯毫無概念的他,上任沒幾天,就被送去台北,我的上司要我帶他跑客戶,歷練有關的客戶互動。由於他也能說國語和福建話,也因此和台灣的銷售團隊相處得非常愉快。


由於他急欲了解集團的生態,對我的情況更是好奇,因此,兩人的相處算是熱絡,也是愉快的。我們屬於同階,但他的加入是着眼東南亞市場的未來發展,我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一個星期下來,有了不淺的交情。


後來,我倆的職場發展,算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相對來說,他一路走得比較順遂。而我的路徑就比較多變,但是基本上,各自的表現還是有一套相同的標準在衡量著。也因此,無可避免的,有幾個年度,竟然出現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狀況。


稍後,負責東北亞市場的我,有幾個業務年度,經常會有耀眼的成績,而且是遠超年度預算的高標業務增長。因此,年度結算公佈時,我的名字經常被列在獎勵名單的高位欄內。


至於,同期位居東南亞區域總經理位置的他,由於市場的強健程度沒法和東北亞相比,年度的成績即便不是平平,也只會有小幅的增長。因此,名字就會被置於比較沒聚光燈的區塊。年輕氣盛的我,是不會留意到,我在興高采烈時,或許身邊的同事心裡正有些不是滋味。


這位同事曾跟我說過:「你怎麼不把第四季度的訂單做一些聰明的調度,這麼一來,隔年的第一季不就會有不錯的開場了嗎?」


我把這樣的話,當成是專業且善意的勸告。多年之後回想起其他的一些互動,其實他是對我的超高業績有些怨懟的,可是又不能直言。或許他想影響我的行為模式,希望我把一部份業績壓後,讓它併入次年的營收,那麼當年度的數字就會減低,也不會那麼刺眼了。


當年在職場還不算老練的時代,成天只顧著拼命達成使命,哪裡想得到自己的成績和別區的主管會有什麼關聯?事實上,我們都處於同一個賽場,就像同場賽跑一樣,我跑贏同儕或可被接受。若是贏得太多,對其他賽道的同仁形同羞辱式的碾壓獲勝,他們將情何以堪!


這類雖屬無意的比拼,但是否已經鑄成了我倆的「瑜亮情節」,我並不很確定。但是稍後確實又發生了另一章節,或許又再度讓雙方的交情轉成了更加負面的關係。


經過十七年的服務,由於一直支持我的原任執行長,即將高升為集團董事主席。高層從內部擢升,換上了一位我認定能力差距頗大的新人,我感覺好日子到頭了,因而興起了不如歸去的念頭。


提出辭呈之後,如預料的引起不小的騷動,最努力慰留我的,正是執行長本人。他弄清楚我想離開香港的工作,就因為大兒子升大學的志向不在當地,而是英語系的國家。他當然不清楚,那只是個表面藉口。無論如何,他很快的想到了我曾經工作過的新加坡,也想到用東北亞和東南亞兩個主管互調的方式,希望我能放棄離職的念頭。


這麼一來,對我那新加坡的同事而言,真的是個無妄之災,‘’沒事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可想而知,安穩的工作馬上要因為我的關係而受到干擾。若他毫無意願互換角色,那麼心裡的不快就可以理解了。


這個事件,幕後發生了什麼事,我沒去多想,我反正想盡辦法要結束那十幾年的勞資關係。雖然我最終如願離去,但此事是否已在新加坡同事心裏留下了什麼芥蒂,我也無暇顧及了。因為這一切,我也只是事後推理而已。


最諷刺的是,我離職半年,在澳洲安家後,竟然出現了更勁爆的發展,我提出收購新加坡管轄的紐澳經銷商。這下我這個「麻煩」又出現在他的工作範圍的視野,我們這長達十幾年的"恩怨情仇"又得繼續牽扯下去,這是天意嗎?


avatar-img
193會員
285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立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家公司在原創辦家族手上時,和我接手之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實際帶領經營團隊的是專業經理人,而企業主並沒有參與日常的經營。 可是,我和原企業主背景不同的地方,他是富二代,出生就是準備承接父輩衣缽的,據說他對專業的理解並不深入。這情況,對於公司和原廠對
「隱形經營者」,在公司管治架構上,或是行政流程上,並沒有一個常設的位置。換個角度看,就是老闆自願的、有條件的把自己的權力關起來。那麼,對於生意的經營管理,又能有什麼實質的影響呢? 為了生意的穩定過渡,接手這家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公司,原則上,在員工薪資配套,以及獎懲制度,由於牽涉當地有關法令適法性
前往美國之前,我帶領紐澳主管訪問亞洲的工業產品製造商,就是想讓紐澳同事把亞洲產品融入他們日常的專業思考。但是能否達成預期目標,我只能說,那會是個艱難的任務。 美國行,對澳洲團隊確實是有心理建設的意涵,但實際設想還不只如此而已。從策略的層面來看,美國品牌的加入對於我們的產品配套確有行銷學上的正面
亞洲行之後,很快我和總經理同事安排了跑一趟美國。此行目的,我是想看美國產品到底行不行?其實,另一個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具體的目標,而是,為了讓團隊看到我是嚴肅看待美國產品併入我們生意的議題。我若毫無美國行的動作,會不會讓他們解讀成「言行不一」,這樣行嗎? 公司總經理和我分兩路從澳洲飛抵洛杉磯,他
我選擇創業的澳洲市場,其實本身是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尤其天然礦藏的先進開採規模,以及其周邊的產業,多數屬於大型投資,而且重工業規模龐大。但多年下來,由於環保意識抬頭,以及幾度社會主義色彩政黨的執政,上游製造業慢慢的式微。政府收入,靠珍稀礦石的出口,就賺得盆滿砵滿了。因此,對於傳統產業有關的資源分配,
有一經典名句:「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 很能說明當年的處境。也就是說,公司和原廠的苦澀關係何以至此,再究其原委,已經沒有意義了。 我的接手,或可延緩雙方關係進一步劣質化的進程。但是,我必須要有一定的急迫感,我要確定下一波風浪到達前,萬一是極端的發展,我公司的營運狀況要能頂得住衝擊。 為
這家公司在原創辦家族手上時,和我接手之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實際帶領經營團隊的是專業經理人,而企業主並沒有參與日常的經營。 可是,我和原企業主背景不同的地方,他是富二代,出生就是準備承接父輩衣缽的,據說他對專業的理解並不深入。這情況,對於公司和原廠對
「隱形經營者」,在公司管治架構上,或是行政流程上,並沒有一個常設的位置。換個角度看,就是老闆自願的、有條件的把自己的權力關起來。那麼,對於生意的經營管理,又能有什麼實質的影響呢? 為了生意的穩定過渡,接手這家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公司,原則上,在員工薪資配套,以及獎懲制度,由於牽涉當地有關法令適法性
前往美國之前,我帶領紐澳主管訪問亞洲的工業產品製造商,就是想讓紐澳同事把亞洲產品融入他們日常的專業思考。但是能否達成預期目標,我只能說,那會是個艱難的任務。 美國行,對澳洲團隊確實是有心理建設的意涵,但實際設想還不只如此而已。從策略的層面來看,美國品牌的加入對於我們的產品配套確有行銷學上的正面
亞洲行之後,很快我和總經理同事安排了跑一趟美國。此行目的,我是想看美國產品到底行不行?其實,另一個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具體的目標,而是,為了讓團隊看到我是嚴肅看待美國產品併入我們生意的議題。我若毫無美國行的動作,會不會讓他們解讀成「言行不一」,這樣行嗎? 公司總經理和我分兩路從澳洲飛抵洛杉磯,他
我選擇創業的澳洲市場,其實本身是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尤其天然礦藏的先進開採規模,以及其周邊的產業,多數屬於大型投資,而且重工業規模龐大。但多年下來,由於環保意識抬頭,以及幾度社會主義色彩政黨的執政,上游製造業慢慢的式微。政府收入,靠珍稀礦石的出口,就賺得盆滿砵滿了。因此,對於傳統產業有關的資源分配,
有一經典名句:「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 很能說明當年的處境。也就是說,公司和原廠的苦澀關係何以至此,再究其原委,已經沒有意義了。 我的接手,或可延緩雙方關係進一步劣質化的進程。但是,我必須要有一定的急迫感,我要確定下一波風浪到達前,萬一是極端的發展,我公司的營運狀況要能頂得住衝擊。 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企業若真心落實永續,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互動則為首要,那到底什麼是利害關係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職場中的競爭與挑戰,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和策略。它列舉了許多具體例子,讓讀者一同解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
既然都聊了工作的事情,主管與員工不過算是問題的衍生而已,真正的源頭多數都來自我們所謂的老闆階層,講到這階層,真的很難說不帶情緒去撰寫,只能盡量抑制,畢竟,寫多了就有人要說所謂的仇富心態了,然,這又如何呢?只要是真實出現的事情,那就非得撰寫,這才是觀察與現實的精隨,在這邊寫的就是真實,而真實往往都是最
Thumbnail
管理團隊歷經半自主,和稍後幾乎完全獨立自主運作一段時間之後,成員的內心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慢慢的,他們之間的競爭性逐漸的高過合作性,因此,有時候從他們的言談間,我會聞出一絲詭異的氣氛。 事實上,他們各自的心態是很奇妙的,但相信他們也只能在自己心裡犯嘀咕。他們互相應該不會談到最後誰會勝出?至於,背後
Thumbnail
在職場上,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達成工作目標,提升工作效率,也能讓工作更加愉快。然而在建立與維護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時,仍是有許多需要注意一些細節事項,畢竟在職場上許多工作上,除了上級主管交代下來要執行,不論是單一獨立完成,亦或需要團隊互助合作完成,都攸關公司企業體的內
Thumbnail
不要以為你的離去會掀起波濤大浪 也許即便滅團了 公司還是會好好的營運下去 職場裡若有非誰不可 那肯定是家不健康的公司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當公司的Company,透過陪伴的意思與愛情連接後,才發現大道至簡。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不論是昔日主管會議中同病相連的戰友,還是不同單位相互吐苦的同事,當換了位置就會換了大頭腦袋。在達成績效目標優先 ,獲取個人利益當前;往日的情誼早已是過往雲煙,口中的關懷也都成為形象包裝的偽善糖依。 企業需要換血,世代交替的新陳代謝是一場持久戰。船長勾勒出航向目標的憧憬,掌舵手就要不計一切,將船隻駛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企業若真心落實永續,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互動則為首要,那到底什麼是利害關係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職場中的競爭與挑戰,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和策略。它列舉了許多具體例子,讓讀者一同解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
既然都聊了工作的事情,主管與員工不過算是問題的衍生而已,真正的源頭多數都來自我們所謂的老闆階層,講到這階層,真的很難說不帶情緒去撰寫,只能盡量抑制,畢竟,寫多了就有人要說所謂的仇富心態了,然,這又如何呢?只要是真實出現的事情,那就非得撰寫,這才是觀察與現實的精隨,在這邊寫的就是真實,而真實往往都是最
Thumbnail
管理團隊歷經半自主,和稍後幾乎完全獨立自主運作一段時間之後,成員的內心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慢慢的,他們之間的競爭性逐漸的高過合作性,因此,有時候從他們的言談間,我會聞出一絲詭異的氣氛。 事實上,他們各自的心態是很奇妙的,但相信他們也只能在自己心裡犯嘀咕。他們互相應該不會談到最後誰會勝出?至於,背後
Thumbnail
在職場上,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達成工作目標,提升工作效率,也能讓工作更加愉快。然而在建立與維護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時,仍是有許多需要注意一些細節事項,畢竟在職場上許多工作上,除了上級主管交代下來要執行,不論是單一獨立完成,亦或需要團隊互助合作完成,都攸關公司企業體的內
Thumbnail
不要以為你的離去會掀起波濤大浪 也許即便滅團了 公司還是會好好的營運下去 職場裡若有非誰不可 那肯定是家不健康的公司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當公司的Company,透過陪伴的意思與愛情連接後,才發現大道至簡。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不論是昔日主管會議中同病相連的戰友,還是不同單位相互吐苦的同事,當換了位置就會換了大頭腦袋。在達成績效目標優先 ,獲取個人利益當前;往日的情誼早已是過往雲煙,口中的關懷也都成為形象包裝的偽善糖依。 企業需要換血,世代交替的新陳代謝是一場持久戰。船長勾勒出航向目標的憧憬,掌舵手就要不計一切,將船隻駛